第45章 修谱

陈炽每天在推进著述。尽管著作的名称还没有想好,但目录出来了,就可以开始按章推进。就像他家的新居,虽然门楼还在等着他命名,但工程并不会停下。那些装修项目正在弟弟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陈焘果然从赣州找到了玻璃。安装玻璃的时候,四邻八村的乡民都来观看。这种采光的玻璃,让赣南的民居从此更加透亮。在参观的人群中,陈炽突然发现了童年伙伴陈鼎元。当时,陈炽只在热心地为乡民科普新生事物的名称和来由,不知道陈鼎元何时来到了村子里。

陈鼎元显然不想打断陈炽的热情。他只是末了插了一句话说,这东西当然是好,就是不便宜,我们一般人家呀,估计用不上!陈炽一看陈鼎元,大笑起来,说,你什么时候来了?

两人回到老屋,吃茶叙旧。陈炽问起陈鼎元的近况,问他怎么突然出现在横背这个小村子里。陈鼎元说,我早就该来拜访贤弟!我们上次还是什么时候见面的呢?对了,是1886年我到京城参加会试之后。

陈炽想了想说,正是,一晃六年过去。读私塾时,你还当过我的保镖。那年我们三人去南昌应考,你在万安帮我抢回了砚台!哎,岁月过得真是快,一切就像在昨天,如今我父亲不在人世!这些年,我们文武各道,实在是见面少,但我一直关注着你。那年你南昌乡试中举得了第二名,十四年后你在京城会试,参加朝考大挑列为第二等,修补了千总,前年兵部行文分发江西巡抚,以千总归抚标分发左营效力。

陈鼎元说,户部如此关注族弟,在下真是惭愧!我四十三岁才得了这个千总的实职,真是有负众望!陈炽笑着说,怎么说这也是我们族中的骄傲,也算是取得功名,小时候念念不忘的花红,你总算如愿以偿。

话说陈鼎元当的这个千总,相当于后世营级干部,也算是取得功名。只是,刚刚分发的岗位是“辕下顶马”,就是为巡抚护驾,骑着牲口走在前头。陈鼎元说,贤弟如此关心,为兄感激不尽!仕途不易,这些年我大都在家照顾老母亲,前年开始才进入正途,所以不敢轻易请假离营,令尊仙逝未曾归来吊唁,有失礼数,还请见谅!

陈炽说,这次离营回乡,所为何事呢?

陈鼎元说,母亲身体不适,同时我们白溪陈氏前几年就发起修族谱,我和你弟弟都是主修,这几年我一直因公离乡,现在正好回来议些大事!说罢,陈鼎元把修谱的分工安排表递给了陈炽。陈炽接过一看,不由得笑了,但很快又面容肃穆。陈鼎元知道,陈炽又想起父亲了!

这张名单上,第一行就写着“总理:克昌”。陈炽看到自己被摆在前头,却远在京城没有办一点事情,难为情地笑了。幸亏父亲陈斌替陈炽总理其事,陈炽只是挂了个名。名单中,主修有六人,分别是调卿、益斋、锡章、月华、玉文、昆生。这摆在第一的调卿,就是陈鼎元。鼎元,字隐山,后又易字超凡,号调卿。而排在最后的昆生,就是陈炽的弟弟陈焘。此外,参与修谱的还有考订八人,校阅八人,办理十二人。这支队伍,或合或散,如今陈斌走了,陈鼎元自然得担起主事的责任来。

陈鼎元说,按理叔父离世而你又回乡,这总理一职得你担起来。但听昆生说,你在潜心著述心无旁骛,这主事的还得我来挑。目前族谱进展顺利,我们计议了一下,还需要你出马担当两件大事。

陈炽说,何事如此重要?

陈鼎元说,这十修族谱得有个序,那里坑陈氏四修族谱就是你写的序,我们白溪的谱序自然非你莫属。此外,我们族中大事,除了修族谱就是修祠堂,所幸白溪陈氏的祠堂,在二十年前就蒙前辈陈廷书发起修缮,此等大事当该写入族谱,为此还得请你写一篇祠堂记,记述修祠盛举,载入谱中。

陈炽沉思了一下,说,这族谱既是我父亲主事,这谱序本当由我父亲撰写,可惜先父抱憾离世,未能等来族谱和新居竣工之日,想来实在悲痛!我写好后落上当父亲的名字,也算是个纪念。这祠堂记确实是值得撰写,宣扬我族中人文蔚起之势,合族团结之心。只是相关情况,还需吾兄介绍。

陈鼎元说,那年白溪做清明轮到你家当东,我因伤未能参加,你县城回乡扫墓,听说陈廷书就说起过修缮祠堂的事情?

陈炽说,是的,三十年前那场战火,可把赶考的父亲害苦了!兵火之后,百室**然,包括陈家旅馆。这陈家旅馆,至今州府的人叫它瑞金会馆,虽然只是智乡白溪陈氏试子的寓舍。焚烧之后,族中一直想修缮,但乱世之中人心不定,众说纷纭,终究没有修回去,我们去考试时都是散居市村,与贩夫贩妇杂居一起,秽杂难堪。前辈廷书发起倡议,听说筹资过程非常艰难。

陈鼎元说,此次修复,陈廷书建议不以建会馆的名义,而以修祠堂的名义。陈廷书前辈说,我们白溪自宁都到智乡白溪,已历二十余代,白溪始祖为俊卿公,其兄弟另迁会昌、石城。为此,州城内的祠堂,就定名为俊卿翁祠。族中子嗣繁多,不按红丁,而按牌座捐资,每捐三十缗(三十贯,相当于三十两银子)在祠堂中树一座牌,书牌一百五十余座,第一次集资就有四千缗,牌子则按照族中昭穆次序摆放,初步修成。后来装修的资金不足,于是发起第二次集资,六名一牌,集得六百余缗,不但修好了祠堂,而且购买了祠堂前一块空地。你看,就是这张图,四至界线记载明了。

陈炽看了看图纸,感慨地说,廷书前辈数年之间,心力交瘁而创建此祠,为万世子孙计者深且远矣!化馆为祠,福荫绵远,这祠堂建好之后第四年,我们三个就去南昌应考,结果三人都得中式,十二年后我弟弟又考了拔贡,这些硕果,与先祖和前辈购寓建祠之意正相吻合!

陈鼎元说,族谱记载代代子嗣,而《宁州城内白溪陈氏俊卿翁祠堂记》,当是族谱最大亮点之一,贤弟贡献墨宝,也正相吻合!

陈炽说,略尽绵薄之力,我族荣光还待后来者,而我以为最可珍惜之处,还是我替父亲撰写的谱序!

陈鼎元点了点头,说,令尊音容宛在,前几次聚会议事,英气与热情历历在目!将其未竟之事办完,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