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在办公厅里,王一鸣从来就没有机会,单独和郑南起说过一次话,一年到头,郑南起作为这个大院子里的第一秘书,很少出现在办公厅的主楼里。即使偶尔出现,也从来没有到各个办公室里转转,许多人认识他,他却不认识别人。尤其是像王一鸣这样的新人,郑南起就是见了,也不会和你打招呼,因为他确实不知道,你是哪一个部门的。这一次热情的叫着王一鸣“兄弟”,王一鸣也感到,非常诧异。

到了赵书记的办公室,秘书长站在前面,说:“书记,这是小王,我把它带来了。”

赵书记正在看文件,戴着一副老花镜,看到乔远方进来了,慢慢的摘下老花镜,放在了桌子上,然后从老板椅里站了起来,绕了几步,伸出手来,握了握王一鸣的手说:“小伙子,还记得我们说过的话吗?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好,我就是冲你这句话,才决定用一用你。我就是喜欢爱读书,有文化的青年,尤其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是不能丢。你看毛主席当年写的东西,多有气魄,多有文采,简直是气迈千古啊!为什么?因为主席学问大啊!我们现在,还有谁比得了?你们年轻人,要多看主席的书,多学主席的思维方式,写的东西,要生动活泼,不要总是板起面孔,做八股文章,那样的东西,看着让人生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你今后在我身边服务,我这个老头子,不好伺候啊!就是对你发了什么脾气,也请你先原谅了!要做好思想准备,今后的苦头,可不会少了啊?”

说完,笑了笑。

王一鸣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继续微笑着,秘书长乔远方连忙过来打圆场,说:“书记说你是个好苗子,你一定要争气啊,多学习,多请教,争取早日进步。”

王一鸣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一个劲的点头说:“我会努力的,我会努力的。”

这个时候,王一鸣就看到,赵书记习惯性的挥了挥手,就知道他又该忙别的事情了,于是忙和乔远方退了出来,轻轻的掩上门,到了外面郑南起的办公室。

乔远方说:“好了,南起,你就好好教一下小王,这两天时间,你就带一带他,让他尽快进入角色。”说完,就扭过头,回自己的办公室去了。

郑南起连忙招呼王一鸣坐下来,亲自倒杯水,两个人开始交流起来,如何为赵书记做好服务工作。

郑南起就把赵书记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都简明扼要的对王一鸣做了交代。整个上午,王一鸣就在郑南起的办公室里,帮助他整理材料,办理公文,来了客人,帮助招呼客人。过半个小时,为赵书记倒一次开水。一开始赵书记还有些客气,点一下头,后面就基本上把他当成自己的影子了,他出入办公室,赵书记根本不在意,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王一鸣想,这可能就是秘书和领导的关系,相互信任,虽然是两个人,配合的好了,跟一个人一样。秘书就是领导加长的手,是储备的脑,是运动的腿,可以帮助领导减轻不少负担。

到了十二点,赵书记办公室里还是等的有人,等着领导接见。郑南起就进去了,提醒客人,时间到了,领导该休息了,如果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就下午再来。

客人识趣的告辞了,郑南起才去提醒赵书记,下班的时间到了。赵书记才把自己办公室里最后的一批客人打发走,站了起来,慢慢的踱着方步,向外面走去。到了外面,看王一鸣还没有走,就说:“下班了,一起吃饭去吧?”

王一鸣看了郑南起一眼,不知道如何回答。

郑南起一看就明白了,说:“一起去,一起去,你也顺便认认路,熟悉一下情况。不用回家吃饭了。”

王一鸣只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郑南起顺便把公文包交给王一鸣,示意他跟着赵书记先走,他自己转身关好灯、关住门,才飞快的跟上赵书记和王一鸣,顺着楼梯,走了下来。

一路下来,碰上好多人,有省委副书记,有秘书长,还有杂七杂八的秘书、服务员和其他来办事的客人。大家一看是赵书记下来了,连忙识趣的退到一边,正在准备拐弯下楼梯的,也连忙止住步子,退到走廊里,等着赵书记和郑南起、王一鸣紧跟着赵书记,下了楼梯,他们才敢跟着下来。

大家一律的脸上带着笑,含情脉脉的看着无比尊敬的赵书记,微微点着头,像一朵朵的向日葵,伸长的脖子,就像向日葵长长的杆,而赵书记就是那火红的红太阳,向日葵随着太阳的移动,而不由自主的移动。

赵书记抬着头,微笑着,用和蔼的目光在大家脸上扫视了一下,似乎每一个人的笑脸他都看到了,又似乎没有看到任何人,他的目光遥远而深邃,透露出无言的威慑力。整个楼道里鸦雀无声,这个时候,就是落了根针,也听的见。

这就是权力的力量,无处不在,而又那么润物无声。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位置,自己该怎样笑,怎样走,怎样处理每一个细节。

王一鸣看到,这中间只有郑南起,脸上是轻松的表情,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笑着向大家点着头,还挥了几下手。大家的目光和赵书记的对接后,就开始和郑南起对接。一个一个,向这个省委书记的秘书,一个即将就任的市委组织部长,权力的宠儿,不住的示好。

等他们看到郑南起身后跟着一个更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手里拿着的,竟是赵书记开会时经常要用的黑色大大的公文包时,他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小伙子,就是赵书记新找的秘书,准备接任郑南起的,这不,已经开始见习了。

王一鸣看到,那些原来看也不看自己一眼的大人物,像省委副书记敬致远、齐宝明,一个一个带着自己的秘书,等候在楼梯口和走廊的拐角处,等着赵书记下了楼梯,他们才开始跟在后面,下了楼梯。

他们看王一鸣的目光,是亲切的,自然的,是对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人才用的目光,王一鸣感到,自己好像和他们早就认识了一个世纪。

王一鸣对于投来的友好的目光,马上做了非常友善的回应。他频频点头,面带微笑,显得非常有礼貌。

到了一楼大厅的门口,武警战士立即双腿并拢,身体紧绷,举起右手,做出敬礼的姿势。

赵书记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就过去了。

王一鸣也学着郑南起的样子,点了点头。

三人一路向前走,穿过宽阔的林荫大道,向机关食堂的高干餐厅走去。一路上碰到大院许多机关的职工和家属,有的是步履匆匆,赶往食堂买饭。有的是已经买过了,端着忙着回家吃。大家看赵书记带着两个年轻人,一个在前,两个在后,排成“品”字形往前走,大家都不由自主的闪在一边,鸦雀无声,各人走着各人的路。那些认识王一鸣的人,这个时候,也不敢向他打招呼了,只是不解的看着王一鸣,似乎在心里说:“这个小子,怎样那么运气好!赵书记怎么会看上了他?”

走了一百多米,就到了机关的小食堂。这是专门为省委领导服务的一个小餐厅,在大食堂的后面,是一个新建的两层小楼,楼下是操作间,楼上是一个个的包厢。到了门口,就见一个穿蓝色工作服的女同志迎上来,她的胸前,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有她的名字和职务,看年纪也就三十多岁,身材是不胖不瘦,曲线玲珑,皮肤白皙,头发烫成了一个一个的卷,看着挺养眼的。

她早早就等候在门口了,一见赵书记,连忙脸上堆满了笑,说:“您好,赵书记,今天想吃点什么?”

赵书记说:“你看着安排吧,要快。最好是有什么吃什么。”

那女人不解的看了郑南起一眼,想从郑南起那里得到明确的答案。郑南起一看就明白了,说:“主食来点米饭和饺子,再炒几个淮扬菜,来个汤,就可以了。不要那么复杂。中午书记要按时休息。”

那女人点了点头,又看了王一鸣一眼,郑南起忙介绍了一句:“覃姐,这是王一鸣王秘书,以后就由他负责安排赵书记的生活,你们先认识一下。”

这个时候,王一鸣才看清楚了她的胸牌,上面写的是“经理覃云”。

覃云忙热情的冲王一鸣点了点头,笑了一下,就立即转回身,安排饭菜去了。

到了二楼,穿红色工作服的小姑娘又迎了上了,打开一个包厢,热情的倒水,递热毛巾。一会儿饭菜就端上来了,赵书记就开始吃饭。郑南起和王一鸣,一左一右,陪在旁边。三个人也没说什么话,三下五除二,很久就吃完了饭,擦擦嘴,走下楼去。

王一鸣看到,其他的包厢里也陆陆续续坐满了人,都是各个省委领导,带着他们的秘书和客人。但这里吃饭的气氛和别的饭店却不一样,都是静悄悄的,像是没有人一样,没有人大声喧哗,大声说笑。吃饭也这么有纪律性。

走下楼梯,覃云已经迎候在那里了,看赵书记下来了,连忙热情的打着招呼,问候着。赵书记点了点头,径直走了出去。郑南起和王一鸣,还是一前一后,跟在后面。

穿过一条小径,就到了一个小门前。门口仍然有站着的武警把门。王一鸣知道,这里就是省委常委们住的地方,一个单独的院子。里面有几十栋三层的小楼房,从外表看,几乎是一模一样,都是白色的墙壁,绿绿的屋顶。家家都有一个院子,里面养着一盆一盆的花。院子门口,都有宽阔的水泥地坪,可以用来停车、倒车。

走到最里面的一栋,门牌上面写的是101,郑南起熟悉的按了按门铃,里面立即跑出来一个姑娘,看样子也就是一二十岁,估计是赵书记的家的保姆。她迅速打开门,站在一边,冲着赵书记和郑南起笑。看了一眼王一鸣,笑了笑。

赵书记也笑了一笑,就穿过院子,走上台阶,到了大厅的门口。郑南起忙快步走上台阶,拉开纱窗门,让赵书记先进了屋里,自己才示意王一鸣,一起进去。

这是王一鸣第一进赵书记的家,一路上他都在仔细观察着所看到的一切,力求不忘记任何一个细节,一旦郑南起走了,自己不会毛手毛脚。进到屋里,他看到童阿姨面带微笑,对他和郑南起打着招呼。

郑南起叫了一声:“阿姨。”忙介绍说:“这是王一鸣,以后接我做赵书记的秘书的。”

王一鸣忙叫了一声:“童阿姨好!”

童阿姨点了点头,说:“小王,坐会吧,坐会吧。”

郑南起看赵书记已经上楼了,于是就没有坐下,对童阿姨说:“不坐了,我就是带王秘书先认认门,让他熟悉熟悉。这两天我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交代,等我过几天下去了,也放心。”

童阿姨说:“好,好,又让你们费心了。小郑不错,跟书记这么久,真舍不得你离开啊!但为了你的前途,老头子说了,让你们都早挑担子,趁他还在台上,该用的赶紧用,不用自己的人,还用谁?”

郑南起忙说:“谢谢阿姨,谢谢赵书记的栽培,我虽然下去,不做秘书了,但有什么事情,阿姨千万不要客气,我还是随叫随到。反正我还住在这个院子了,来也方便。”

童阿姨说:“好,好。”

他们站着聊天,王一鸣也插不上话,只好傻站在那里,干笑着。

郑南起提起手腕,看了看表,说:“快一点了,阿姨你也休息会吧,我和小王等到两点多的时候,再来接书记上班。”

童阿姨还是笑着说:“好,好,辛苦你们两个了。”

郑南起和王一鸣又向童阿姨说了声“再见”,就一前一后,出了门口,保姆跟上来,把他们送出了大门口。

走出十几米开外,郑南起对王一鸣说:“这是秋菊,是童阿姨远房的娘家侄女,在这里做保姆,你记住就是了。”

王一鸣点了点头。因为两个人的住处都在这个大院子里,郑南起的家在那个新建的家属楼上,是三房一厅。因为他当时是正处级,可以住那个房子。

郑南起对王一鸣说:“兄弟,我们回家休息一会儿,到两点二十的时候,我们还在这个家属院的门口会合,到家里去接书记上班。记住,今后你的任务,就是每天按时接书记上班,下班,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让书记休息好,又不能误了什么事情。其他的事情,你慢慢就会熟悉的。都有规律可循的。”

王一鸣充满感激的说:“多谢你了郑哥,这么关照我,感激不尽了。”

郑南起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跟着赵书记好好干吧,他这个人,领导水平不是一般的高,能够在他身边工作,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荣幸。你我都是有运气的人,希望你好好把握好机会,我相信用不了几年,你就上去了,说不定比我还强。”

王一鸣说:“哪能啊,老哥,你马上就是市委组织部长了,前途无量,说不定很快就当市委书记了,我资历太浅,跟你没法比的。”

郑南起拍了拍王一鸣的肩膀,说:“你会行的,兄弟,我看出来了,赵书记他喜欢你,这就叫有缘,再说你比我年轻,我给他做秘书的时候,已经过了三十岁了。而你,现在才25岁,前途无量,前途无量。你一定有很大的发展的。”

王一鸣看他这么说,也不好意思再解释什么了,只好说:“谢谢老哥关照。”

两个人分别后,各自回了家。

回到家里,于艳梅和秋玲,带着孩子,已经吃过饭了。看王一鸣才回来,以为他又是有事情加班,才这么晚。

秋玲叫了声:“哥,你回来了,还没有吃饭吧,我去把饭热一下。”

王一鸣说:“我吃过饭了,不用。”随后就对于艳梅说:“你过来,我给你说个事情。”

于艳梅看他笑嘻嘻的,以为有什么好事情,连忙跟过来,关上门,坐在**,等着王一鸣开口。

王一鸣故意卖了关子,说:“你说我干了一件什么大事情了?”

于艳梅看了他一眼,说:“怎么?你吃错药了,就你能有什么大事情啊!”

王一鸣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赵书记的秘书了,你信不信?”

于艳梅一听,简直傻了,说:“我的吗呀!你说的是真的吗?有这个可能吗?不是骗我玩的吧!”

王一鸣说:“骗什么?我都干了一个上午了,中午还和赵书记一起,在小食堂里吃的午饭,然后又送他回家。上午秘书长专门找我谈的话,要我准备接任郑南起,先试一试用几个月,如果通过了,就是我做。”

于艳梅高兴的拍了拍手,感到还是不解恨,又站起来,在屋子里跳了几下,然后冲上了,抱住王一鸣的脸,在上面狠狠的亲了几口,说:“我就知道,你会很棒的,怎么样?我没看错人吧!不行,我下午就去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王一鸣说:“先不要这么心急火燎吗!还没有最后定下来,只是先见习见习,如果不成功,我就只能回去,还做我的小秘书。”

于艳梅说:“我不许你失败,只能成功,从今天起,你什么家务多不用干了,儿子也不用你哄了,我和秋玲全部包下来,你就一心一意,为赵书记做好服务。我就不相信,就凭你的脑子,全身心的投入,会做不好。”

王一鸣说:“好,有了你的支持,我一定会做好的,比他们做的都好。”

其实在王一鸣的心里,他对做好秘书工作,还是有一定的准备的,他脑子好使,文字功底好,这几年又潜心研究各种文体的写作,在心中早就树立了目标,虽然当省委书记的秘书是他当初没有想到的,但超越权副秘书长的文字水平,他还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现在突然到了赵书记的身边,有了施展的平台,他的潜力,他为此所做的所有储备,都立马发挥了作用。

再加上他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王一鸣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只想着干好秘书工作,他的努力和勤奋,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三个月过去了,他很快就通过了考验期,获得了上上下下的认可,最关键的是,赵书记这几个月,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近距离的观察,开始全面了解了这个小伙子的朴实、勤奋和爱钻研的精神,对他非常满意,尤其是对他起草、参与的会议文件,讲话稿、题词什么的,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洁朴素,言之有物,还有文采,这是不可多得的秘书人才。

赵书记对他满意了,什么时候都开始高看他一眼了,看着他都是非常亲切的样子,他全天候的陪着赵书记,出席没完没了的会议,接见四面八方的来宾,在各种各样需要抛头露面的地方,堂而皇之的出现。赵书记家里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他几乎都介入,参与,他成了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成员,受到了充分的信任。

现在,走在省委大院里,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如今在这个院子里的地位了,见了他,都是带着最灿烂的笑容,老远就热情的和他打招呼。也就是在一夜之间,王一鸣感到,原来在这个大院子里,住了那么多的人。这些人前几年对于他来说,好像是不存在一样,他不认识别人,别人也不认识他,就是在路上或者食堂里碰见,也没几个人主动和他打招呼,所以他走在路上,也就不用观察任何人,勾着头,或者抬起头,大踏步的走就可以了。

现在不行了,他要观察每一个人脸上的表情,看他们是不是对自己点头了或者笑了,对于别人的笑脸,要立马还回去一个笑脸,要不然别人会在背后骂你,说你眼睛都长到天上去了,才得志几天啊,就这个样子了!看来也是个得志就猖狂的小人而已,没什么大出息!

每一个细节,王一鸣都要观察到,分析里面所包含的意思,立即做出恰当的回应,这样下来,一开始是挺好玩的,但时间长了,王一鸣感到,真他妈的累,简直是累死人了。你成了一个透明体,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接受那么多完全不相干的人目光的扫射,他们以或是挑剔,或是好奇、或是幸灾乐祸的目光打量着你,想从你的身上,发现些破绽,作为背后诋毁你的东西,几乎一夜之间,你就成了一个公开的靶子,让许多内心里不平衡的人,时时刻刻,留意着你的一切。

所以现在,除非陪着赵书记,王一鸣连平时自己非常喜欢的散步也没有兴致了,走在大院子里,到处是人和他打招呼,碰到那些资历老的处长或者副秘书长,一站下说起来话,还三五句打发不了。人家一个劲的表示着热情,虽然说的都是些冠冕堂皇的套话,但人家毕竟是老前辈,自己是小字辈,还要装出非常受用的样子,陪他们站一会,等他们说够了,才放你走。

王一鸣觉得,这就是自己当秘书的副产品,自己其实一瞬间失去了自由,成了这个大院子里的公共人物,走到哪里,都有眼光跟着,这非常让人不自在。

但另个一个方面,这一点确实也可以让他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从小人物陡然变成了众人瞩目的人物,这样的变化,本来就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尤其是和赵书记出席盛大的活动的时候,再万众瞩目之下,赵书记的豪华轿车,缓缓的停稳,年轻矫健的王一鸣,从副驾驶的位子上下来,轻轻的为赵书记打开车门,然后提着包,不紧不慢的跟在赵书记身后。那些早已等待在那里的各级领导,都一律的面带笑容,弯下腰,接受着赵书记的检阅。等赵书记过后,他们连忙万分热情的伸出手来,握着王一鸣的手,使劲的晃着,嘴里“老弟长老弟短”的叫着,像是早已经认识八百年的好兄弟。

王一鸣的办公室,更是各路神仙聚集的地方,只要赵书记在家的日子,王一鸣秘书的办公室,就成了最繁忙的接待办。这个来了,那个走了,进去的进去了,排队的正在排队,到了下班的时间,还是有一拨又一拨的人,等着会见,等着汇报事情,等着赵书记在他们拿的文件上,批上几个字。党政军,工青妇,个个都是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走在外面,都可以呼风唤雨。王一鸣原来听到这些人的名字,就感到如雷灌耳,只是在报纸上可以看见这些人的图片,在电视新闻里可以熟悉他们的面孔,如今他们一个一个,隔三差五,就要在王一鸣办公室里走一遭,王一鸣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事情,天天要见书记汇报。说不定他们也是没事找事,就是想和赵书记套套近乎,通融通融感情,也未可知。

心里虽然为赵书记的健康担心,要忙省里的大事情,还有没完没了的接见方方面面的人,但既然人家来了,肯定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你觉得不重要,是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已。所以,即使再忙再累,王一鸣都打起精神,压抑住自己的天性,用最灿烂的笑脸,最热情的举动,笑迎各路诸侯,各方神仙。端茶、倒水、微笑,接待,为客人安排吃,安排住,几乎是做到了没有一处不妥帖。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王一鸣的工作,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赵书记满意,办公厅的主任、副主任们满意,其他的处长、秘书们满意,上上下下,对他的评价就很高。

秘书长乔远方干脆趁热打铁,一不做二不休,在一次办公厅党组的会议上,征求了几个副秘书长的意见后,马上亲自签署了一道命令,任命王一鸣为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的副处长。他的理由是,王一鸣是省委赵书记的秘书,省委书记的秘书,哪有还是主任科员的道理,走遍全中国,也没有这样的。秘书和书记经常同时出差,在会议登记簿上,级别这一栏,还写着主任科员,不好看。他的意见自然是没有人敢反对,所以,王一鸣在刚刚做了赵书记的秘书三个多月后,就被提拔做了秘书处的副处长了,当然,这就是明确了一个职务,实际上他还是做赵书记的专职秘书。

原来和他一个办公室,对他原来呼来喝去的那些老秘书们,资历比王一鸣老的多的人,在心里是又气又恨,但表面上却不能有丝毫的表现,他们见了王一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热情,脸上都是带着夸张的表情,不敢叫“小王”,也不好意思叫“王秘书”,因为那是官称,显得生分。他们这几个曾经和王一鸣一个办公室的,都是叫王一鸣“一鸣老弟”。他们有的上班七八年了,还是个主任科员,看到王一鸣仅仅上班三四年,就是副处长了,真是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羡慕,嫉妒,辛酸,失意,估计什么样的心情都会有的。

王一鸣从他们看自己的眼神里,表面热情、内心疏远的举动里,已经猜测出了他们大体的心情。王一鸣觉得,这很可以理解,换了自己,也会有同样的感受的,毕竟是一个部门的同事,相互之间非常熟悉,谁又不比谁差多少,只是每个人的运气不同,机会不同,人生的际遇就有了如此大的差别。越是起点差不多的,越是容易嫉妒。我们嫉妒的往往是我们身边的人,和我们情况差不多的人。他们的偶然发迹,会引起我们内心里的嫉妒。就像我们不会嫉妒一个美国总统又写书发了大财一样,我们不会嫉妒那些和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的人。

王一鸣不知道从哪本书上,曾经看到过这句话。他也明白,要想消除这些嫉妒,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拉大这些差别,让别人觉得,不应该跟你比,你和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让这种差别无限大,根本就没有消除的可能,那个时侯,这些人就见怪不怪了,安然接受了现实的安排。这个时候,你就是再去做什么,人家心里都不可能接受,反而觉得,你是在羞辱他们。

所以对于这些老同事们,王一鸣只有采取超然的态度,和他们不卑不亢,不远不近,不温不火的处着,让他们自己去浇灭心中的妒火,回归平和,接受现实。

领导满意了,群众满意不满意,就不是最关键的了。有了赵书记的信任,有了秘书长的具体运作,王一鸣的前途,是越来越顺畅了。他的秘书工作,顺风顺水的又干了两年。正赶上办公厅里又调整一批干部,乔秘书长顺手就给他调整了一个处长的位子,兼任省委办公厅秘书二处的处长。当然他没有时间,管理处里的日常工作。具体的工作,由一个副处长负责,他的工作,还是为赵书记做好服务。这样的安排,王一鸣也知道,赵书记是独具匠心的,中央正在提出,要下大力气,培养年轻干部,自己要学历有学历,就是资历浅点,赵书记是想让自己尽快积累资历,等有了提拔的机会,好脱颖而出。

果然,又做了一年,终于有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团省委副书记出现一个空缺,省委常委会议讨论的结果,是要选拔一个比较年轻的干部,做团省委副书记。

具体多大年龄算是年轻,赵书记说:“根据文件精神,进中央,五十岁算年轻的;进省委领导班子,四十岁算年轻的;各个厅局,我看三十岁左右,算年轻的吧!以前我们都是把目光集中到三四十岁的干部身上,还搞论资排辈,什么干部履历,任职年限,哪一样少了,都不行,机械的很,僵化的很,当然按部就班,遵守文件的规定,并没有错。但是,须知人是活的,文件的精神实质是,我们一定要选对的人,到对的岗位上,让他们发挥作用。只有是看准了的,就要不拘一格,大胆提拔重用,争取让他们早发挥作用,早成长,早成才。我希望我们清江省,今后能向中央输送好苗子,好后备军。最好是多出几个中央领导,这样,才能说明,我们的干部路线是有成效的。现在一说提拔干部,就说年轻人不行,经验不足,还是用老成一些的,这些都是思想还不解放的原因所致。你看我们早期的干部,都是多么年轻,毛主席,周总理,哪一个不是年纪轻轻,就担当大任了。还有那些20多岁就当上军长、师长的,这些人怎么样,都是非常杰出吗?有的成了元帅,有的成了大将、上将了。我们不要自己年纪不小了,就吹毛求疵,说人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我们年轻时怎么样?不是照样被别人这么说过吗?所以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选拔一批新人,充实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为全省的长远发展,储备培养一批干部,往他们的身上早压担子,逼迫他们,早日成才,独当一面。这样,对我们省的未来有好处,对我们的国家也大有好处。”

在清江省里,赵书记的话就是圣旨,现在没有哪一个人,敢于对着干。他德高望重,雷厉风行,下面的人,理解的了的,也要执行;不理解的,只有在执行中加深理解了。各级、各部门的领导,马上传达了赵书记的讲话精神,组织部门,马上就开始落实了。当然,最能够理解执行的还是省委常委、秘书长乔远方,他就像是赵书记肚子里的蛔虫,赵书记的任何一个表示,他都能准确的把握,迅速的落实。经过筛选,省委办公厅很快就向省委组织部,上报了几个素质特别好,年轻有为,可堪大用的年轻处长的名单。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王一鸣。王一鸣是年龄最小的处长,才刚刚29岁。

省委常委会很快就研究了一批干部,这批干部,都是年轻干部,年龄大多在三十到四十岁之间,像王一鸣这样还不到三十岁的,只有他自己。不出众人所料,他很快就被任命为团省委副书记。仅仅两年后,在团省委书记下派当了市长后,他顺理成章,接任了一把手的团省委书记,31岁,就成了整个清江省里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

到北京参加团中央的会议时,他又引起了中组部领导的注意,把他列为省部级后备干部人选之一,想调到北京,重点培养。但赵书记觉得,他还缺乏基层的任职锻炼,就向组织部门建议,先缓一缓,然后找了个机会,就把他下放到了清江省最偏远的江北市,出任市长。

这样,王一鸣就在32岁的时候,成为整个清江省最年轻的地市级正职。

这个时候,赵书记也实现了个人前途的重大飞跃,他被任命为国务院的五位副总理中的一个,虽然排名最靠后,主抓农业,但毕竟成了国家领导人之一,他的地位,比他的老师黄克贵,还高了一点。当年黄克贵,才是个国务委员,排名屈居副总理之后。

王一鸣的政治前途,由于有了赵副总理的一再关照,所以顺风顺水,在37岁的时候,终于离开地方,到了北京,出任S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部级高官之一。

这就是王一鸣早年大致的经历。

王一鸣要到西江省出任省委副书记的消息,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后,这几天,他就接到了无数的电话,问候的,祝贺的,熟悉的,不熟悉的,甚至八不挨九不连的,沾边不沾边的人,都想方设法,和他取得了联系。家里的电话和手机,一天到晚响个不停,让人不胜其烦。王一鸣没有办法,连个安静的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只好果断的把家里的电话线拔掉,他和老婆于艳梅的手机通通关机。

但为了和外界保持联系,司机小吴和秘书小龚的手机,还都开着。小吴又专门为王一鸣准备买了一个新手机号,等晚上两个人都不在王一鸣身边时,有事联系。小吴和小龚,就成了王一鸣的电话接线员,别人有什么事情,要找王一鸣的,就先找他们联系。这样,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他们两个就想方设法推脱掉了,尤其是那些无关紧要的饭局,为自己的老板减轻了不少负担。

但最关键的电话还是不能漏掉的,他们两个,都跟王一鸣好几年了,熟悉王一鸣的社会关系,比如赵经天的电话,他们就不敢怠慢,马上就接通了,交给了王一鸣。

赵经天是赵老的大儿子。赵老一共有四个子女,大儿子经天,二儿子经华,排行老三的是个姑娘,叫经英,最小的儿子,叫经杰。

赵经天比王一鸣要大七八岁,是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天伦集团的董事长、党组书记。这是一家直属国务院的超级大公司,企业管理的资产有几千亿,横跨水利、电力、机械制造、矿山开采等诸多领域,近几年也开始涉足房地产领域,企业、项目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是国内赫赫有名的大型国企,赵经天的级别,也是副部长级,属于中组部直接任免的干部,但业务上,归国资委管理。

赵经华是职业军人,军校毕业后,在部队摸爬滚打二十多年,从排长做起,一步一步,做到了集团军的副军长,去年刚刚调到总参,担任一个部门的领导,军衔是少将。

经英虽然是唯一的女孩,但也巾帼不让须眉,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国家机关工作,后来调进了中纪委办公厅,从副处长做起,现在的职务是中纪委常委,兼任中纪委干部一室主任,曾经办理了许多轰动全国的大案子,像西江省的谢青松腐败案,钱名贵腐败案,都是在她的直接参与下,顺利地结的案。所以她现在是个全国知名的人物了,尤其是那些贪官污吏们,一听到她的名字,估计腿就发软。她到哪个省出差,哪个省的贪官污吏就害怕,哪个省的老百姓就拍手叫好。社会上的小道消息也立马就来了,说:“看吧,赵经英来了,估计有大鱼又要落网了!”

最小的经杰,算是唯一的体制外的人,经历也最复杂。他当过知青,下过乡,恢复高考后,属于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八十年代,公费出国热,他又考取了,然后去美国留学四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他留在了美国,在华尔街找到了一份工作,按他的话说,要切身体验资本主义是如何腐朽的,腐朽到什么程度了。他在美国获得了绿卡,也成了先富起来的人。后来,他和几个同学一起组建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文名字叫鸿运当头投资集团,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回归国内,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开始组建分公司,开展业务。他熟悉资本运作,能够调动国际上大批的资金,在国内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呼风唤雨,在政商两界,又拥有别人不可能完全具备的人脉资源,所以他的公司业务,这几年也是做的顺风顺水。他具体有多少钱,现在谁也说不清了,就是王一鸣,也只是从新闻媒体上,知道个大概。估计他自己的资产,现在十几个亿是没有问题的,也说不定是几十个亿。

这兄妹四个,虽然个性各异,风格不同,但都继承了他们父亲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精神,在各自的领域,都是行家里手,取得的成绩,都让人刮目相看。不由得不佩服,老爷子教子有方,儿女们也个个争气。论年龄,他们都比王一鸣要大些,所以他们把王一鸣,都看作是自己的弟弟,根本就没有把他当外人看。所以只要看到是赵家兄妹来的电话,不管是什么时候,秘书和司机都要在第一时间,通知王一鸣的。

王一鸣连忙接过司机小吴递过来的手机,用最亲切的语气说:“是经天大哥吗?”

“是我,一鸣老弟!怎么?连电话都关机了,家里的电话也打不同,你是想与世隔绝吧!”赵经天说。

“哪里啊?你也知道,电话太多,实在是没办法了。但是,想找我的人,总是会有办法的!更难不倒大哥你吧!”

赵经天笑呵呵说:“要是连我也找不到你了,哪你就成精了,或者到了月球上去了。”

两个人开了几句玩笑,开始言归正传。

赵经天说:“老爷子又想起你了,让我问问你,星期六晚上你有没有时间?老爷子的意思,是大家聚一聚,到家里吃顿饭,顺便算是为你送送行。”

王一鸣说:“有,有,我本来就安排,星期六和星期天这两个晚上,哪也不去,什么应酬也不再参加了,专心陪陪老爷子,聊聊天,说点他痛快的事。你不打电话,我到星期五,也会给你先联系的。我本来安排,星期五参加完部里的宴请,就和你联系的。”

赵经天说:“好,就这么定了,我回头告诉老爷子,你把弟妹艳梅也带着,王礼在家的话,也让他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经华、经英、经杰那里,我也都通知通知,让他们在外地的,抓紧时间乘飞机回来。在北京的,这几天就不要安排出差什么的了。另外啊,我告诉你,郑南起大哥这两天也在北京开会,到时候我也通知通知他,大家好久没有聚这么齐了,老爷子一定会很高兴的。”

王一鸣说:“好,大哥,这样安排最好。”

郑南起这些年,仕途发展得并不顺利,虽然比王一鸣起步早,但因为一直是在清江省里打转,省委书记换了几届,刚熟悉了这个,人家又调走了,换上另一个,又要开始重新熟悉。谁都知道他是赵老的秘书出身,人家谁也不去得罪他,但也绝不重用他。所以他的位子十几年了一直都是在副省级的位置上徘徊,做了四五年的副省长,又做了三四年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现在又回头,做了一年多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这一辈子,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做到省长。他的年龄也五十六七了,眼看着机会也不多了。

星期五晚上七点,是部里特意为王一鸣举行的欢送宴会,所有在京的部领导都全部参加了,田部长亲自主持宴会,出席的还有各个司局和二级单位的一把手。加上办公厅的工作人员,王一鸣算了算,出席自己欢送宴会的,大约有四十多人,坐了满满三大桌。全部安排在部里的招待酒店--京郊休闲大厦。

京郊休闲大厦原来是部里投资兴建的干部培训中心,里面客房有四百多间,有球场、羽毛球馆、游泳池、健身房,各种游乐设施一应俱全,是一家标准的五星级酒店的规模,每年的营业额有几个亿,是部里最肥的一个二层单位。

当年中央要求,各个部委机关单位,不准再经商办企业,原来有的,要和机关脱钩,划清资产,改组为独立的公司。但鉴于S部是强势部门,别的部门也轻易不敢得罪。部门每年又有那么多的会议要举行、人员要招待,没有个属于自己的宾馆,也实在是不方便。于是就来了个折衷,明里是脱钩了,经济上独立自主,自主经营。但实际上,这还是部里的一笔资产,现在的老总,就是原来的老部长袁部长的秘书小林。那个当年曾经嚷嚷着要不干的部长秘书。

小林叫林建强,自从经过王一鸣的一番开导后,开始一心一意,忍辱负重,为袁部长顺利的服务到底。后来袁部长终于在去全国人大上任之前,把他提拔为办公厅的副主任,当上了副司级的高级干部。

他对王一鸣非常感激,见了王一鸣,都是毕恭毕敬的。后来王一鸣推荐他,做了京郊休闲大厦的董事长。和机关名义上脱钩之后,他其实已经成了这家酒店的实际控制人,听说他一直在运作把这家酒店通过改制,改成股份制公司。那样,他个小子,真是一步登天了,从一个穷小子,一下子就可以变成千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真是运气来了,想挡都挡不住。要是到了这个份上,想不发财,都难了。

好在这小子还比较清醒,知道他的今天,是从哪里来的。隔三差五,都要向王一鸣打个电话,问候问候。王一鸣有什么需要接待的客人,老家的那些同乡、同学之类的,来到北京,找王一鸣办事的,王一鸣感到需要接待一下,表示自己的情分时,只要打个电话,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了。

这次欢送王一鸣的宴会,林董事长自然更不敢怠慢,亲自安排,在宴会上来往穿梭,照顾到了每一个细节。酒喝最高档的,菜要最新奇的,什么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有的东西还是酒店特意从外地订购的,通过空运,从海南岛送来的。像这样的一桌酒菜,没有上万元,是结不了账的。这一顿饭,不是一头牛的问题,而是几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