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三方会谈(中)

“各位同志们,晚上好。”

张力钦那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大会议厅内显得无比洪亮。

随着这第一声欢迎语道出,在座的所有人,无一不将精神高度集中起来。

“作为本次会议的揭幕发言人,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坦率的说,我的心里有很多话,但是鉴于本次会议背景环境的特殊性,我并不能将它们完整地说出来。

这间大会议厅很干净,也很敞亮,让人不禁有一种安逸感,可与此同时,外界的许多地方可能刚刚经历了或大或小的地震,所以,这种安逸感并不能渗透进我的身体。

我相信,眼下在座的每一位,应该都有着与我类似的感受,因此那些官话我就不再赘述了。

不过,我想再一次对来自俄方与美方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力钦后退两步,向左右两个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场下也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另外,我还要再次感谢四位勇敢的航天员同志。

来自俄罗斯的穆卡门·萨维斯基先生,来自美国的凯尔文·罗杰先生,来自我们中国的吴朵芸小姐,以及同样是我们中国,在这般危难之际告乡复职的章平先生。谢谢你们!”

在张力钦念出名字的同时,四名航天员接连起身,向着场上所有的工作人员鞠了一躬。

“好了,那下面,咱们就开门见山。”

“在2039年2月13日,一场史无前例的灾难砸到了我们人类头上,从此,我们就进入了与各种自然灾害对抗的时代。

这种对抗仿佛永无止境,未来的那一束光似乎在越变越弱,民众的情绪也走进了从未有过的低潮期。

而就在我们茫然无措的时候,‘尼比鲁星’却闯入了我们的视野。

和许多同胞一样,我冥冥之中也有一种感觉,也许它就是我们的希望之星。

在那之后,我们成立了联合宇航部,集结了世界上最前沿的航天科技力量,向着那颗尼比鲁星发出了探索。

结果大家也知道,非常的令人意外,它就像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而答案也就此摆在了我们眼前,也就是将尼比鲁打造成我们人类的新家园。

据此我们制定了一套方案,四位航天员将作为该方案的指定执行人,本次行动的代号也被正式命名为「尼比鲁行动」。

而这,也将是关系到我们人类命运转折点的关键行动。

接下来,就有请中国航天局航天工程中心主任,王盛,为大家做本次行动的说明!”

随后,王盛拿着文件,与张力钦点头示意,在掌声中迈步走上了讲台。

“各位好,我是现任中国航天局,航天工程中心主任,王盛。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有关尼比鲁的各项已知信息。”

“首先,联合宇航部档案显示,尼比鲁最早被发现于2041年,北京时间10月16日的下午15时37分,由中国紫金山天文台最先观测到。

其后,美国格里菲斯天文台,俄罗斯普尔科沃天文台,中国新疆天文台、鸡公山天文光学研究所,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等,先后对其进行了初步观测与记录。

彼时尼比鲁的第一现身点位于柯伊伯带内,距太阳十分遥远,表层温度非常低,从肉眼上看去,外层像是被冰雪所覆盖。”

说话间,王盛操作着身后的巨幕投影屏,调出了一组尼比鲁的最初观测版图片。

章平伸了伸脖子,想要看的更仔细一些。

“它看起来真冷啊,是吧,我的同志?”

这时,章平的同声传译器响了起来,说话的是坐在其身侧的穆卡门。

这位身材魁梧的俄罗斯大叔,笑起来却十分的和蔼,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

章平也回以微笑:“嗯,听说最低的时候接近绝对零度,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冷啊。”

“你知道吗?在我们国家,它被称作‘白色幽灵’,因为它出现的无声无息,又被冰雪环绕。”

“哈哈,很形象的形容,不过现在的它,既不是幽灵,应该也没有那么白了,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

两人相视一笑。

经过一番操作,王盛又调出来几组关于尼比鲁的模型数据图,其中还包括与地球的对照图,每张图片上都附带着大量的文字信息。

“根据研究的数据显示,尼比鲁的质量为5.97218×10²⁴kg,平均密度5516.74kg/m³,直径12744km,体积约为1.08321×10¹²km³,逃逸速度11.963km/s,自转周期约为23小时54分13秒。”

“在公转速度上,尼比鲁并没有精准的规律可循,最初发现它时,其公转速度仅为2.73km/s,但是在逼近冥王星轨道后,它的公转速度就开始逐步提升。

不过从越过天王星轨道后,尼比鲁的公转速度就开始渐渐趋于稳定,目前的速度也就是它达到过的最高公转速度,约为90km/s。”

“90km/s?!这么快??”章平在座位上发出了一声惊讶的轻叹。

“确实不可思议,如果让它一直维持这个速度运转下去,那要不了多久就能过来了。”

“那目前有没有减速的迹象呢?这个速度维持了多久?”

凯尔文与穆卡门也都发出了各自的疑问,显然,他们也并不知道这些数据。

吴朵芸没有吭声,她在专注地盯着投影屏,应该是在看里面的文字信息。

除了章平等几名航天员外,会上的其他人也都对此表露出十分诧异的神情。

地球的公转速度也不过约为30km/s,这个尼比鲁却足足翻了三倍。

王盛按动手里的遥控器,说道:

“这些数据已经更新了许多版本,这是最新的版本,至于尼比鲁这个高达90km/s的公转速度,已经连续三个版本没有更新了,中间的时间跨度大概有两个月。

我们认为这就或许就是它的极限速度,也就是说,它很有可能不会再增速或者减速,将以这个速度恒定运动至与地球无限逼近的近日点。

其它的数值型数据暂时没有放出来,就目前而言,参考作用也不是很大。”

“我们重点要说明一下尼比鲁能成为第二个地球的关键条件。

首先,就是它的上面存在着自然水,生命之源。根据冰层与陆地的分布,其海洋面积可能占有68%,其余的32%则是陆地,与地球略有差别。

尼比鲁的大气层与地球也十分相似,元素以氮和氧为主,分别占比74%与23%,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点。

另外,它同样存在天然磁性现象,分布有两个相对极点,配合着大气层,就是完美的屏障。

但是尼比鲁之前离太阳实在是太过于遥远,大气并未能发挥其作用,表层温度仍然十分低,现在它正接近太阳,这个问题也就不算是问题了。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挽留住它。”

王盛连续按动遥控器,一幅幅来自于“希望之火”探测器拍摄的图片被相继展示出来。

在那上面,有着一些奇形怪状的植物,看起来有一栋楼那么宽,个别图中出现了生物的形象,但是让人具体分辨,也辨不出个所以然。

“这些都是在尼比鲁上拍下来的吗?”这时,吴朵芸终于开口。

“是的,那里的环境还很恶劣,拍摄难度不小。”

“那么低的温度,那些生物怎么活下来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尼比鲁漫长的公转岁月中,能活下来的生物,恐怕早已进化出极强的耐寒性,只能说,这是完全超出我们现有认知的情况。”凯尔文朝吴朵芸这边摊了摊手。

“以上,就是关于尼比鲁的基本信息,也是必要信息,若是能让它并入地球的公转轨道,那么剩下的问题,都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

下面我要讲的,也是本次会议的重中之重,即如何将尼比鲁并入地球公转轨道,我知道,这是所有人都无比关心的事情。”

听闻此言,四名航天员端正坐姿,精神进入到高度专注的状态。

其他人只需要知晓,而他们四人可是执行者,性质完全不一样。

王刚翻开了另一个文件夹,继续说道:

“原本这场会议应该以更大的规模、更严肃的形式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但是那边的情况不太乐观,各地的办事处也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我们中国作为行动措施的提供方,理应对此承担更为厚重的责任,我们将会坚定不移的把设想转化为实践,给予所有工作人员最大的帮助。”

听到王盛这番话,章平明白了此次行动开展地设在中国的原因,原来最重要的措施方案,都是自己人提出的,这真是一件令人自豪的事!

“各位请看,这是我们模拟的尼比鲁经过地球近日点方位的动画。

简单来说,我们的构想就是在指定的时间内,利用强大的动能,在一瞬间打偏尼比鲁的公转方向,使其进入到与地球一致的轨道上。

由此而衍生出的两个关键问题就很明晰了。一是动力来源,二是执行方式。”

“而我们的动力来源,自然是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核武器。”

“核武器??”

“和我猜的一样,但是比起这个,我更好奇怎么去利用核武器来作为推动力,要知道,所有的核武器要么是裂变,要么就是聚变形式,不管怎样,它在爆炸的瞬间都是呈辐射状迅速将能量扩散出去的,如何才能朝既定的方向产生能量呢?”穆卡门疑惑道。

他的疑问,也正好是另外三人的疑问。

会上的其他人同样也有着同样的疑惑,事实上,他们中有不少人对该方案的部分消息已经有所耳闻,但是对于构想的实践措施毫无头绪。

“我知道大家都很好奇,实不相瞒,在联合宇航部秘密航天科研组最初确认这个方案时,我也非常震惊。

但更令我震惊的是,实行该方案的措施方面,早已进行至收尾阶段,可见上面在长时间以来都在为此费心费力。

现在,请各位继续看大屏幕。”

“这是……某种机器的设计图?”章平说道。

“没错,这就是能够将核武器的能量扩散方式,转化为线性释放的机器,我们给它起名为‘核子束能座’。”

“核子束能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