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实践检验真理
自治区商业局主任办公室里。
一通电话打断了正在审核材料的李成敏,他接起电话道:“是我,对,来了么。行,让他进来吧。”
放下电话的李成敏简单地收拾了一下桌面,又取出了一只纸杯倒了满满一杯浓茶后。办公室的门也被敲响了。
“请进。”李成敏放下茶壶,看着走进来的马辉,“来了?坐吧。”
“李主任好。”马辉同李成敏打了个招呼后,径直走到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来得刚刚好,我刚想去吃饭呢,你来了就算了。”李成敏笑道。
见马辉不知所措的样子,李成敏又是一笑:“好了,我刚吃完饭过来的。得了,不扯皮,我们直接聊正事吧。”李成敏说罢,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两张复印文件,那是马辉之前写的行业分析报告。
“你的行业分析报告写得很不错。前不久,我们商业局内部开了个会,主题也是和经济相关。讨论出的说法也是老调重弹的,什么要鼓励个体创业,什么引入外资等等。听得我耳朵都要生茧子了。所以我想问问马辉你对这方面有什么看法吗?”
李成敏抛出了问题。又见马辉有些顾虑的样子,便补充道:“放心,现在是休息日,这里只有你和我,你大可以说出你的想法,不必有什么顾虑。”
“其实吧,我只对餐饮业方面有见解,至于别的嘛,最多是饭店的上下游产业。”马辉尝试说道。
见李成敏果真没有阻拦,反倒示意他继续,便大胆了些:“就拿我们乌市的餐饮业来说。正如我报告上所写的,现在乌市餐饮业没有形成体系,大多数饭店也没有摆脱原先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弊病。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打造一个头部产业,搞出一个模板来,这样就能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所以你之后才提出了用乌市饭店带动团结面馆的方案?”李成敏若有所思道。
“不是带动,是合作。也可以说是优势互补。”马辉纠正道。
“哦,合作。但你们现在只是两家饭店的合作。马辉,其实我想告诉你,经委里有部分人起先是不同意这样做的。因为担心你们搞成了资本主义。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国际卡尔特这个名词?”李成敏缓缓说道。
马辉被李成敏这一出搞得云里雾里,不是说让我提建议么,怎么感觉像在批判我的样子。还搞出了个国际卡尔特。马辉岂能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在资本主义世界里,有着这么一个经营模式,即企业联合垄断,也就是同类产品竞争者之间对产量,定价,市场占有率等有一定约定,同行之间联手,不能搞恶性竞争,这样能保持利润最大化。这种经营模式就是国际卡尔特。
马辉搞不清楚,自己促进两家店的合作,怎么成垄断了?
“李主任,这个词我听说过,但我觉得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了,我们不过是为了优势互补。”马辉毫不遮掩地表达了自己“不满”的情绪。
“我知道,所以包括我在内的另外一部分人是支持你的。”李成敏抿了抿嘴。他其实是想借此敲打一下马辉,毕竟马辉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创新”出了这么多东西,难说马辉是不是接受了什么人或思想的怂恿。
“李主任,我可以继续了么?”马辉问道。
在得到了李成敏肯定的答复后,马辉继续建言:“没有形成体系的餐饮产业,我个人感觉就像一团散沙,没有凝聚力。然后就是,李主任您不是说要引入外资嘛。现在我听说内地不少地方都引入了西方餐厅,将来乌市会不会也逐步引入呢?”
“这个我还没考虑到,但听说经委那边有些官员有这样的想法。”李成敏思考了片刻后说道。其实他私底下也听说部分有海外关系的人已经在着手引入外资餐厅的事情了。
对于外资饭店,国家是保持着宽松的政策要求。因为外资饭店的负责人要么是海外归侨,要么直接就是海外餐饮公司在国内的代理人。这样的外资饭店进入国内市场里,包括先行预付的入场费以及之后需上缴的利润都是由外汇结算。
在当下国家严重缺乏外汇储备的情况下,自然是不会阻拦这些外资饭店进场。
“据我了解,外资饭店的管理系统是自成体系的,服务态度也完全是以顾客为主,并且外资饭店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因而价格会与我们的个体饭店不相上下。李主任,试想一下如果将来外资饭店进入我们疆省,进入乌市。而我们具有优势的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个体饭店是一团散沙,并且口碑很不好,服务态度也不好。李主任,您说消费者会选择哪里?”马辉眨巴着眼睛道。
“当然是那些外资饭店。”李成敏几乎是脱口而出。望着马辉的笑脸,他很快反应过来,“你是说,到这个地步时,我们的餐饮业市场会被外资饭店所占领?”
马辉琢磨了一下:“也可以这么说。”
其实李成敏的说法夸大了。不管是哪省的人,绝大部分人都还是喜欢吃自己本土菜肴的,对于西餐,只是尝鲜的劲,大多不会去得比较频繁。
马辉本意也是想表达,个体饭店竞争力低于外资饭店,需要形成体系,提高乌市个体饭店的竞争力度。哪知李成敏理解成了这样。
马辉思考了一下后,换了个例子:“李主任,你知道我们与绵羊地区联营的饭店主要经营什么菜么?”
“绵羊地区的,那应该是川菜吧?”
马辉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不知李主任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绵羊地区要与我们联营中餐厅么?除了是两省的互帮互助外,其实还有个隐藏原因,就是借此向我们推销川菜。川菜作为我国的八大菜系之一,知名度很大,对吧?”
李成敏听马辉这么说,也只有点头的份。他的思维毕竟不是马辉的思维,理解得会比马辉慢一拍。
“我们疆省作为一个美食大省,却独立于八大菜系之外。那李主任你有没有想过,打造出一个疆省的美食品牌,以此把疆菜推销到疆外。我们也可以去内地建自己的餐厅。”马辉说道。
“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我就记得很多人去内地开饭店,不就是卖的我们的疆菜。为什么要打造一个品牌?”李成敏疑惑着。
“这怎么说呢。”马辉思考了一阵,一个灵光闪过,“因为名气,京城烤鸭种类很多,最好的知名度大的是不是‘好聚德’?打造出一个品牌就是为了提高知名度。”
“我大概听懂你说的了,原来你是这么想的。”李成敏忍不住点头道。
“还有一件事我得重新提出来,也就是我写在报告里的,我为什么说我们现阶段的餐饮产业是一团散沙。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完整的上游供应链体系,也没有一套成规模的经营模式。比如团结面馆,陈豫鲁师傅前阶段去采购食材,却面临着有钱难买食材的困难。那么其他个体饭店呢,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类似的问题?而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我们的个体饭店稍一遇到问题,就会面临危机甚至濒临关门。不知李主任是否想过这些?”
李成敏认真思考着马辉的话,心里早已如翻江倒海难以平静。原先李成敏想到的,是只要允许一部分个体户开饭店,兜售点零货就是符合中央的改开精神了,就是坚持“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
没想到,单单就这一餐饮业,都要联系到加工业,甚至生产业上。李成敏十分疑惑并且好奇,这个所谓的产业链应该怎么怎么建立?
“产业链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间。”马辉说了这么多,早已口干舌燥,要说的话和想说的话夹杂在一起,都想从嘴里蹦出来。
马辉只好暂停了一下,抿了口茶捋清了思路后,继续道,“起码在现阶段,疆省的形式还不至于建立一套成体系的产业链,我们部分食材供应还需要从内地进购,部分食材的供给得不到保障。目前内地实行的‘菜篮子工程’,我们疆省还没法进行,需要再等一等。目前能做的,我认为可以是逐步取消对个体户采购食材的限制,放宽营业执照的下发标准。”
“你说的这两件事,我会综合考虑后上报的。马辉,我还是有必要提醒你,你想得太多了,或者说太过超前。没有与现在疆省的形势做一个统筹考虑。”李成敏说着,拿出了一份文件,“这样,经委下个月月中会在你们饭店开下半年全疆经济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会组织干部,老中青混搭,分批深入地州调研考察。商业局这边要派几名局下的企业单位负责人去,我想的是让你去参加这次调研。”
“我?”马辉一惊。
“没错。所以这次的经济工作会议,你也要旁听。”李成敏说道。他并非心血**,而是疆省确实需要这些一线企业单位的人才与年轻的机关单位干部深入地州,发现并解决地州经济工作和实体产业中的困难。
这种形式也不是疆省独创,近几年来,内地早已实行这种调研模式,疆省实际上已经落后了。
“地州的情况与乌市截然不同,我需要你的头脑与见识去帮助他们。而你现在不必问你需要做什么,等经济工作过后,你自然会明白。我看好你。另外,马辉,回去顺便催一下老艾,你们饭店的收支情况该报上来了。”李成敏严肃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