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查房

夏芸芸已经进入大四,被学校安排去了距离省城100多公里之外的一个乡镇小学实习。国庆节的时候林南去了夏芸芸那里一趟。那个乡镇距离县城不远,各方面的条件还不错。

夏芸芸还是那么瘦,林南发现她时不时在咳嗽,问道:“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需不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夏芸芸道:“没事,估计是最近的天气变化有点大,稍微有些感冒。”

林南也没有特别在意,问道:“你还在外面做兼职吗?”

夏芸芸道:“我正在实习呢,怎么可能再去做兼职?那样的话会影响到我的实习成绩的。”

林南心想也是,说道:“你一定要注意身体。我们都还年轻,今后挣钱的机会多的是。”

夏芸芸问道:“你是不是准备考研?”

林南点头:“本科能够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我必须要考研才行。”

夏芸芸幽幽问道:“那我们俩今后怎么办?毕业后我肯定是要回去的。”

林南安慰道:“我研究生毕业后也回去,到时候我们俩就结婚。”

夏芸芸道:“其实你还可以继续读博士的,只要你不变心就行。”

林南摇头道:“我可不想我们俩今后夫妻分居。其实在县医院工作也不错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到时候我成了县医院的第一把刀也不错呀。”

夏芸芸禁不住就笑了起来:“那样的话,是不是大家见到你就叫你‘林一刀’?”

她的笑声还是那么的动听,林南的内心一下子就被融化了。

两个月后,也就是这一年最后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林南他们班上完成了外科的实习轮转到了内科。三个月的时间确实是太短了,实习生能够独立操作的也就是阑尾炎、疝气之类的小手术,即便是林南一直跟随着骆文东上夜班,在遇到一些复杂手术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在一旁当助手。

而且外科病人的诊断也似乎没那么的复杂,在有核磁共振、穿刺活检等现代医学手段的加持下绝大多数的疾病都可以得到比较明确的诊断,实在搞不清楚的病情还可以剖腹探查,于是,外科医生这个职业给人的感觉也就成了一种技术活。

在林南观摩了叶疆教授的那台手术之后才明白,顶端的外科学技术绝不是如此,而且还有许多新型的技术以及手术方法等待着人们去开发与创造,不过那样的境界对于现在的他来讲太过高远,但也因此足以坚定他的职业选择。

进入内科实习的时候,林南他们班上的同学被分成了两个大组,林南所在的大组被分到了消化科,另外的同学去了血液科。和在外科实习的时候一样,每个大组又被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林南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个小组的带教老师竟然是陶教授的那个助手。如今林南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杨艳秋。

林南并不认为这样的安排是一种偶然,他清楚地记得那天杨艳秋从厕所出来后特地问了他名字的事情。

对此,反应最强烈的是祝衡阳:“这下惨了,她肯定会故意刁难我们,搞不好我们几个的内科实习成绩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李敢道:“我们尽量不要和她搞得太僵,逆来顺受就是。”

赵宏亮道:“怕什么?如果她实在太过分的话,那我们就把事情闹大。”

祝衡阳摇头:“你们俩说的都不是办法。”他看向林南,“你说怎么办?”

林南也感到头痛:“到时候根据情况再说吧。”

江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是教学医院,有着十分规范的查房制度。主治医师每天对自己管辖的病人至少查房1次,属于常规查房;教授每周查房2次,被称为小查房;除此之外,科室主任每个星期一的上午都要进行大查房。

林南他们刚刚到消化科实习的第一天早上,杨艳秋就开始带着他们去查房。进入第一间病房后她问道:“这是谁管的病床?”

祝衡阳道:“是我管的。”

杨艳秋问道:“说说,这个病人是什么个情况?”

祝衡阳顿时傻眼:“杨老师,我们才刚刚转到这里来实习,我还没有来得及看病历。”

杨艳秋冷冷道:“如果你的心思真的放在了自己的病人身上,头天晚上就应该来把自己管的病人了解清楚。”

祝衡阳明明知道她这是在刁难自己但却又无话可说,急忙道:“确实是我没做好,下次我一定注意。”

杨艳秋道:“下次?病人会等着你下次再来给他看病?”

祝衡阳顿时涨红了脸。

杨艳秋将病历扔到了地上:“马上拿去看!”

祝衡阳去将地上的病历捡了起来,灰溜溜地朝病房外面跑去。杨艳秋却朝着他大喊了一声:“站住,我让你走了吗?”

赵宏亮在一旁实在是忍不下去了:“杨老师,不是你说让他马上去看病历的吗?”

杨艳秋看着他:“你管的是哪几张病床?了解病人的情况吗?”

赵宏亮一下子就呆在了那里。

杨艳秋又朝李敢看去:“你呢?”

李敢嘴巴哆嗦着说不出话来。杨艳秋冷哼了一声,最后将目光看向林南:“你好像叫林南是吧?说说你管的几个病床病人的情况。”

林南暗自庆幸自己头天晚上来了一趟。当然,他并没有想到杨艳秋会以这样的方式刁难自己,只不过是觉得应该提前来熟悉自己所管病人的情况而已。他略略回忆了一下自己所管的几个床位病人的情况,回答道:“32床是一个男性病人,38岁,因为胃痛1周、黑便收入院,目前已经明确诊断为胃溃疡出血,正在治疗中;33床,男性病人,今年29岁,1个月前入院,慢性肠炎,目前病情基本缓解,今天将出院……”

当林南将几个病人的情况讲完后,杨艳秋依然是一副不满意的表情,说道:“你只是比他们三个稍微好那么一点点。”说到这里,她一下子就变得怒气冲冲起来,“你们连自己所管病人的基本情况都不清楚,这房还怎么查?”

说完后她转身就离开了病房。赵宏亮觉得心里面憋屈得慌,愤愤道:“她这是……”

林南急忙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我们在病人面前不要说这些。”当几个人到了病房外面后才继续说道:“赶快去熟悉病历吧,尽快开出今天的医嘱。”

祝衡阳道:“其实也不用先熟悉病历,反正是住院病人,治疗期间的治疗方案早已确定,按照头天的医嘱复制一份就可以了。”

李敢道:“这倒是。”

林南提醒道:“还是先大致了解一下病人的情况吧,说不定个别的病人需要调整用药量什么的。”

正如林南担心的那样,祝衡阳他们几个又被杨艳秋抓住了把柄:“这个病人昨天的检验报告你看了没有?他的肠道菌群失调,要调整用药!还有这个病人,他马上就要出院了,你还给他那么大剂量的药物干什么?还有你,28床病人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你看了没有?为什么不给他换一种抗生素……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们这么笨的学生!”

科室里面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实习生都在朝他们看来,祝衡阳、李敢和赵宏亮都尴尬得抬不起头来,虽然杨艳秋最终没能够挑出林南所开医嘱的大错,他还是感到灰头土脸很没面子。

林南所管的33床病人当天下午出院后很快就住进来了一个新病人。这个新病人今年56岁,男性,是从某县医院转来的。主诉为“腹胀6个多月,加重并伴双下肢浮肿3个月”。可是这个病人在3个月前就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肠梗阻”并随后进行了剖腹探查手术,然而在手术过程中却并没有发现肠梗阻和肠坏死的情况,而且肠系膜淋巴结的活检结果仅仅是反应性增生。

林南问完病史并对他进行体格检查后回到实习生办公室开始填写病历的后半部分,这时候李敢从外面进来了,问道:“你收新病人了?”

林南点头:“是啊。这个病人的情况有些复杂,我都不知道该如何下诊断呢。”

李敢道:“门诊病历上不是有初步的诊断结论吗,填上去就是了。”

林南摇头道:“问题是门诊也没有对这个病人做出明确的诊断啊。”

李敢很是好奇,拿起门诊病历看了看:“嗯,是有点奇怪啊。”

林南苦笑道:“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学得还不错,可是当我面对这个病人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差得太远了,就感觉好像我学过的那些东西根本就没有用处似的。”

祝衡阳和赵宏亮也将这个病人的病历看了一遍。祝衡阳道:“林南,搞不好这次你也会被她刁难。”

林南道:“那倒是无所谓,关键是现在如何给这个病人下诊断的问题。”

李敢道:“她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刁难吧?毕竟我们才刚刚接触临床,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

林南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被杨艳秋刁难的事情,他坐在那里思考了好一会儿,可还是觉得一筹莫展,最终只好在诊断后面的空格里面填写上“腹胀待查”几个字。

林南在外科实习的时候也遇到过入院时候诊断为“腹痛待查”的病人,这其实是在诊断不明确情况下的含糊其词,不过如此一来后面的实验室和器械检查就没办法具有针对性了,林南只好带着病历去了杨艳秋那里。

杨艳秋见敲门进来的是林南,不耐烦地问道:“什么事情?”

林南道:“刚刚来的新病人……”

杨艳秋不耐烦道:“有什么问题明天查房的时候再说。”

林南急忙道:“可是,如果没有一个大致的诊断方向的话,接下来怎么开出针对性的检查项目?”

杨艳秋道:“那就把所有的检查都做一遍。”

林南急忙提醒道:“杨老师,病人的经济状况不大好,这样检查下来……”

杨艳秋道:“这个病人我已经看过了,他的情况比较复杂,如果诊断不明确的话,不但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会受到威胁,而且还会因为治疗不当花费掉更多的费用。诊断才是第一位的,明白吗?”

这其实就是搞大包围,排除法,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况看好像也就只能这样。林南觉得她说的似乎也很有道理,只好带着病历回到了实习生办公室。

按照杨艳秋的意思,接下来林南应该给这个病人开出一大堆的检查项目,除了三大常规之外,肝功能、心肌酶、血糖、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免疫、感染等等实验室检查都要做一遍,除此之外还有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超、腹膜彩超、腹腔平片、小肠加强CT,胃镜、肠镜……

林南顿时就犹豫了。

李敢见他在那里发呆,问道:“怎么了?”

林南就将杨艳秋的意见讲了。祝衡阳道:“我觉得她的想法是对的,不然的话,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

赵宏亮想了想,点头道:“是啊。”

李敢也道:“我觉得检查的项目实在太多了些,当然,如果病人的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倒是无所谓。”

林南道:“病人是多年前的下岗工人,就是经济条件不大好啊。”

李敢道:“要不你去问问邹老师?”

李敢说的那位邹老师是消化科的副教授,同时也是杨艳秋的上级医生。林南点头道:“这样也好。”

邹教授听完了林南的报告后说道:“这个病人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会儿我去看了后再说。”

于是林南就回到了实习生办公室。李敢问道:“邹教授是什么意见?”

林南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杨艳秋就进来了,质问道:“林南,为什么过了这么久还没有把33床病人的化验单开出来?”

林南解释道:“邹教授说等她去看了病人后再说。”

杨艳秋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林南,你懂不懂医院里面的规矩?你这是越级请示!”

在医院的管理制度中,确实有着层级管理和逐级负责,除特殊情况之外不得越级汇报的相关规定,不过林南对这样的规定并不清楚,他愣了一下,说道:“我认为,病人应该比所谓的规矩更重要。”

杨艳秋更怒:“你认为?你一个实习生懂什么?”

也许是杨艳秋在盛怒之下过于大声,引来了科室其他的医生和护士的注目,当大家都在议论纷纷的时候,陶教授走了过来,问道:“发生什么情况了?”

杨艳秋指着林南:“陶主任,这个实习生竟然不经过我的同意就越级去向邹教授汇报病人的病情,这医院的规定还要不要遵守了?”

陶教授将目光看向邹教授:“是这样的吗?”

邹教授点头:“确实有这么回事,不过……”她看了杨艳秋一眼,最终却没有把后面的话讲出来。

陶教授问林南:“那么,你越级向邹教授请示的理由呢?”

林南心里面非常的窝火,不过却只能强忍着,回答道:“陶老师,我首先要声明一点:关于越级请示的问题,我并不知道医院里面有这样的规定。此外,我手上的这个病人今天下午刚刚入院,因为病情比较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诊断,杨老师的意思是要对这个病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等这些检查结果出来后再说,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才去请示了邹教授。”

陶教授对林南说道:“病人的病历呢?拿来我看看。”

林南去将33床病人的病历拿了过来递到陶教授手上,他仔细看完后问邹教授:“你去看过这个病人没有?”

邹教授道:“看过了,这个病人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我也暂时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

陶教授点头,说道:“这样吧,明天上午加一次大查房,专门讨论这个病例。”他将目光看向林南,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赵宏亮道:“他叫林南,是我们这一届学生中学习成绩最好的。”

陶教授再次看向林南:“哦?林南,我问你,你不同意杨老师的意见,当面向她提出过你的看法了没有?”

林南回答道:“我是准备说的,可是……”

陶教授似乎有些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朝满脸怒容的杨艳秋说道:“杨医生,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是好的,我们应该多加鼓励才是。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回到实习生办公室后祝衡阳满脸的担忧:“林南,这下你可是把杨老师给彻底得罪了呀。”

赵宏亮却不以为然道:“我看陶主任还算得上是一个明白人,南哥,你用不着太过在意。”

林南倒是并不特别在意,说道:“就看明天陶主任大查房后的结果吧。”这时候他腰上的传呼机响了,拿出来看了后说道:“我去回个电话。”

林南的传呼机是最近才买的一个二手机,花了不到100块钱,主要是为了方便与在外地实习的夏芸芸保持联系。刚才的消息就是夏芸芸发来的,传呼机上面只是说让林南马上回电话。

林南知道夏芸芸此时正在公用电话旁边等候着,于是就急匆匆地去到了医院外边的那个小卖部。接电话的果然就是夏芸芸,林南问道:“有什么事情吗?”

夏芸芸不高兴道:“没事情不能找你?”

林南急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他简略地将刚才发生的事情讲了一下,“下班后我准备去一趟图书馆,看能不能找到一些与这个病例有关的资料。”

夏芸芸问道:“那你会不会因此和那个老师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林南道:“和我又没关系,明明是她在刁难我。”

夏芸芸劝道:“你是学生,还是要尽量维系好与她的关系。林南,最近我一直不大舒服,老是咳嗽,还经常全身没力气,你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林南顿时就想到了一种可能:“记得有一次我去看你的时候注意到你的脸色潮红,而且当时你也说身上没力气,会不会是你的结核病复发了?”

夏芸芸道:“高考过后我治疗了1个多月呢,虽然没有住院,但每天都坚持吃药了的。”

林南问道:“那你后来复查过没有?”

夏芸芸道:“没有。林南,你别吓我。”

林南想了想,建议道:“这样,你马上去做个胸片,千万不要讳疾忌医,即使是结核复发了也问题不大,紧接着治疗就是了。”

夏芸芸道:“我知道了。”

林南不大放心,第二天早上联系上夏芸芸后问道:“吃药了吗?咳嗽有好转没有?”

夏芸芸道:“卫生院的医生给我开了咳必清,吃了后就不怎么咳嗽了。”

林南道:“咳必清好像是中枢镇咳药,止咳的效果确实不错。不过咳嗽只是症状,一定要搞清楚病因,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去照一张胸片看看。”

夏芸芸道:“明天我一天的课呢,以后再说吧。”

林南又提醒了一句:“你那中枢镇咳药不要再吃了,症状被压制住了会影响到后面的诊断的。”

夏芸芸娇嗔道:“知道啦,你怎么变得像个婆婆一样?”

林南心里面想着大查房的事情,挂断电话后就急匆匆去了医院。

因为这次的大查房是临时增加的,实习生们在上午9点半之前就开好了每个病人当天的医嘱,由带教老师签字后交给护士去执行。

上午9点半,大查房正式开始。

消化内科所有的医生和实习生全部都挤在了33床病人的病房里面,科室的医生站在最前面,实习生靠后。陶教授站在33床病人的旁边,问道:“林南呢,来了没有?”

林南急忙道:“陶老师,我在呢。”

陶教授道:“到前面来,跑到后面去干什么?”他将病历夹递给林南,“简要说一下这个病人的情况。”

在外科实习期间,大查房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带教的主管医生汇报病情的,林南没想到陶主任会直接点他的名,一时间难免有些紧张,他暗暗深呼吸了几次后才开始:“这是一位56岁的男性病人,半年前因为不明原因的腹胀在当地医院做了腹部探查手术,同时还做了肠系膜淋巴结活检,结果却并没有发现肠梗阻和肠坏死的情况,活检的结果显示肠系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除此之外,病人在3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浮肿。既往病史除了有过椎间盘突出和双手偶尔发麻之外再无其他。入院查体发现病人全腹有压痛,腹肌稍有紧张之外还有双侧颌下、腋下及腹股沟均可扪及多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地柔软,可滑动,无压痛。病人在县医院做过很多检查,三大常规的情况是……”

林南在这个病例上确实是下了功夫的,10多分钟的汇报下来,让在场的每个人对这个病人的病情都十分的清晰明了。

陶教授问杨艳秋:“说说,你对这个病人的诊断是什么?”

杨艳秋道:“我觉得风湿性或者结核性肠系膜炎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不过这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去证实。”

陶教授又问邹教授:“你的看法呢?”

邹教授道:“我同意杨医生的意见。”

陶教授将目光看向在场的所有人:“你们呢?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这时候他忽然注意到了林南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林南,你好像有话要说?”

林南头天在图书馆泡了一晚上,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他说道:“我觉得当地医院不应该对这个病人进行剖腹探查。”

他回答的根本就不是陶教授刚才的那个问题。陶教授愣了一下后才问道:“为什么?”

林南回答道:“当地医院是因为怀疑病人肠梗阻才对他进行剖腹探查的,肠梗阻分为机械性、血运性和动力性三种类型。机械性肠梗阻是由肠内、肠壁和肠外各种不同机械性因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和血管栓塞,引起肠管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肠蠕动功能丧失,使得肠内容物停止运行;动力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壁肌肉运动功能失调所致。从当地医院的腹部CT看,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肠道积气,并无肠腔狭窄的情况,所以该病人的腹胀应该是由于轻度动力性肠梗阻引起的,而这样的情况并不符合剖腹探查的指针。”

陶教授惊讶地看着他:“嗯,讲得不错。还有吗?”

林南摇头。

陶教授叹息了一声,说道:“你们都没有注意这个病人其中的一个细节,那就是他的双手发麻。对,病人说他有过椎间盘突出的病史,但是你们问过他椎间盘突出究竟是颈椎还是胸椎、腰椎没有?都没有问过是不是?可是我问过,是第三腰椎!第三腰椎会造成双手发麻吗?肯定不会,因为第三腰椎神经控制的是性器官、**和大腿的膝部。你们想想,病人的肠道轻度动力性梗阻,双侧颌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再加上双手发麻,下肢血栓形成,这样的症状加在一起最可能是什么问题?”

邹教授恍然大悟:“多发性骨髓瘤!”

陶教授点头道:“这就对了嘛。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多发性骨髓瘤侵犯四肢及肾脏、肠道等器官,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大胆猜测,然后细心求证,不要动不动就一股脑去给病人做那么多的检查。”他将目光看向林南,“那你说说,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中老年男性多发,早期主要表现为轻度骨痛,淋巴结肿大,血栓或者梗塞,等等,而轻度骨痛也可能感觉到手脚发麻。教科书上有关于这种疾病的论述,但林南怎么也没有能够将它与33床的这个病人联系起来,而此时,当他反过来推演的时候才觉得这个病人确实很可能就是这样的问题,他回答道:“骨髓穿刺,还有拍摄全身骨骼X片。”

陶教授点头道:“那就这样吧,下周大查房的时候我们继续讨论这个病例。林南,一会儿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主任办公室在病房的最里面,当林南敲门进去后心里面依然有些惴惴不安。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内心的崇敬使然。

陶教授热情地请林南坐下,歉意道:“我给你们上大课时候发生的那件事情过去了这么久,我都几乎要忘记了。现在杨医生对你们的态度不大好,这其中我也有责任。虽然杨医生在课堂上面接听电话是不对的,不过你们当时的做法也确实过分了些。其实这算不上是什么大事,本可以解释清楚的,你说是不是?”

林南点头道:“作为学生,我们当时的做法确实不应该。”

陶主任道:“你放心吧,我会抽空找杨医生谈谈的。”

林南道:“只要不影响我们的实习成绩就行,其他的我们倒是不担心。陶老师,我可以问您几个问题吗?”

陶教授问道:“哦?你说来听听。”

林南道:“陶老师,在这消化内科里面,您是不是诊断水平最高的那个人?”

陶教授怔了一下,微笑着点头道:“应该算是吧。”

林南又问道:“在这个科室的专家当中,您并不是最年长的,反而还比较年轻,也就是说,或许您的临床经验并不如其他那些教授,所以我觉得有些奇怪:您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原来他想要问的是这个。陶教授笑了笑,说道:“关键在于临床思维。”

林南问道:“我知道这个词,可是,究竟什么是临床思维呢?”

陶教授想了想,回答道:“在我看来,临床思维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注重临床实践,尽量多地去了解病情,不断更新医学知识。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抛开疾病的表面现象然后看清楚疾病的本质。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也依然处于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阶段。”他见林南一直皱着眉头,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有些抽象?”

林南点头:“您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要真正做到却非常的困难。”

陶教授道:“这说到底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笑话:外星人在考察了地球后回去报告说:地球上有一种叫作车的生物,它们的形状各异,体内都生长着一种叫作人的寄生虫。”

林南禁不住就笑。陶主任继续说道:“这其实就是思维的角度问题,临床思维也需要从正确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疾病的起因、症状等等,否则的话也就只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实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临床症状,血液、尿液、体液的异常,器官形态的改变等。其实我们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大多时候采用的是逆向推理,也就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数据、器械检查结论去反推疾病的类型,而中医采用的却是正向推论,他们通过号脉就可以发现疾病的大致性质,甚至是疾病发生的部位。而对于西医来讲,正向推论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具有这方面天赋的医生才能够产生出直觉,也就是直接就想到患者可能得的是某种疾病,然后正向去推导这种疾病应该出现哪些临床症状以及血液、尿液等等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所以,临床思维既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又包含一些有时是很重要的非逻辑因素。”

林南惊讶地问道:“您的意思是说,在疾病诊断的过程中天赋才是最重要的?”

陶教授摇头道:“疾病的诊断主要还是要靠逻辑思维,而逻辑思维的基础是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不过对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来讲,直觉或者天赋有时候可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林南又问道:“陶老师,在您看来,病历模板的设计是严密而且科学的吗?”

陶教授回答道:“所谓模板,不过就是某个行业的标准罢了,只不过是一种非常普通而且基础的东西。病历模板也是一样,它除了具有规范病历写作的作用之外,还有就是为了让大多数的医生尽量少犯错误。一位真正优秀的医生,他的思维层次肯定是远远高于这个模板所规定的内容的,特别是当我们在面对一些疑难病例的时候,更应该先大胆猜测,然后再去细心求证。”

这一刻,林南更是有了一种拨云见日般的豁然开朗。他问道:“陶老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无论诊断还是治疗,其实就如同解题一样,只要思维的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再难的题目最终都是可以被解析出来并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的?”

陶教授问道:“确实是如此,林南,你的这个想法是从哪里来的?”

林南不好意思道:“我伯父是县医院的外科医生,他曾经对我说过诊断就像是解题一样,不过当时我才刚刚进校不久,没引起注意。刚才我听您谈到逻辑思维的时候心里面就想,我们以前在学习数理化的过程中应用的不就是逻辑思维吗?”

陶教授点头说道:“这样的思维模式是对的,不过要做到并不容易,因为这样的思维模式一样需要有牢固的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经常性的知识更新加持。”他看向林南的目光中充满着欣赏,问道:“你有考研的打算吗?”

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时间是在上个月的中旬。林南道:“我已经报名了。”

陶教授问道:“那你准备报考哪位教授的研究生?”

林南当然明白他这样问自己的意思,歉意道:“我准备报考外科叶疆教授的研究生。”

陶教授顿觉遗憾,说道:“叶疆教授的研究生可不好考啊,而且……”

林南明白陶教授的意思,说道:“我都知道的。”

李敢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报名参加这次的研究生考试。

田蕊担心道:“你上次在警察面前什么都没有说,陈诵肯定对你有看法。”

李敢苦笑:“他不是对我有看法,是我已经彻底得罪了他。幸好我们寝室的人还不知道那件事情是我泄露出去的,不然的话我真的就两头难做人了。”

田蕊歉意道:“都是我不好……你不会怪我吧?”

李敢摆手:“你也没有错,只不过是我一时间鬼迷心窍。我想好了,还是去考一下试试,万一考上了呢?到时候你再去省城周边的县级医院应聘,应该没多大的问题。”

田蕊点头,问道:“万一你没考上呢?”

李敢摇头道:“我的外语成绩太差了,专业课也很一般,考不上的概率很大。到时候再说吧。”

田蕊依偎在李敢的怀里:“我早就决定了,要一辈子和你在一起。”

李敢轻轻将她拥抱:“我也是。”

林南被邹教授叫了去。邹教授问他道:“你以前做过骨髓穿刺术吗?”

林南摇头:“没有做过。”

邹教授道:“这次33床病人的骨髓穿刺术就由你来做怎么样?”

林南有些发怵:“可是……”

邹教授笑道:“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的。骨髓穿刺的步骤你是知道的是不是?”

林南觉得有些奇怪,问道:“杨老师呢?”

邹教授道:“她身体有些不大舒服……林南,你现在就去准备吧,一会儿我在一旁看着你做。”

邹教授所说的准备不仅仅是消毒、局部麻醉和行骨髓穿刺术所需要的器械等等,还包括在穿刺之前去与病人及家属谈话,告诉他们这项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要求他们签字。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程序而已,在一般情况下病人都会配合的,所以,林南并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做好了前面的准备工作。

在去往病房之前邹教授问林南:“你觉得行骨髓穿刺最好选择哪个点?”

林南回答道:“髂前上棘和髂后上棘当然是首选,除非是这两个地方的穿刺都失败了才考虑胸骨柄的位置,虽然胸骨柄的骨髓比较丰富,但那个地方的骨质太脆了,在穿刺的过程中很容易伤害到它后方的心房和大血管。”

邹教授点头:“就是这个道理。”

林南在病人的穿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皮肤后戴上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的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接下来他固定好骨髓穿刺针的固定器,以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从骨面垂直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用力左右旋转,缓缓将穿刺针钻刺骨质。不多一会儿之后,林南感觉到阻力一下子消失了,对邹教授说道:“好像已经进入骨髓腔了。”

邹教授点头道:“我从你手上的动作已经看出来了,继续吧。”

林南拿出一支注射器,将其内栓退出一点点。拔出穿刺针的针芯,然后接上注射器,用适当的力度缓慢抽吸,随即就见到少量红色的**进入了注射器内。他问道:“这就是骨髓液吧?”

邹教授表扬了他一句:“你的动手能力不错。”

林南对自己刚才的手感也很满意,却谦逊地说道:“主要还是因为运气比较好。”

邹教授道:“光靠运气可不行,今后你要多加训练才是。”

当天下午,病人的骨髓样本检查和全身骨骼X光片的结果出来了,最终的结论证明,陶教授的诊断完全正确。

因为病人的症状尚属于早期,接下来就是常规治疗加传统的化疗方案。

在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杨艳秋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林南他们故意刁难,不过始终保持着不冷不热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