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谁的大业(二)
新皇帝的登基大典是在年初一进行的,按照朱少铭的说法,不要让先皇去世的消息打断了全国人过年的气氛,毕竟按照礼制,大丧开始后的100天内,全国都不会举行任何庆祝活动。
“让大家过个好年吧,尤其是让军队里的将士们,他们中的一些人注定是见不到下一个新年了的。”朱少铭这样吩咐着,而这同样也向军队释放出了一个隐晦的信号,既然先皇去世的丧期都不会影响全国的节假日的庆祝活动,那么自然就更加不会影响到接下来军队将会进行的任何军事行动。
和军队有关的军事部署,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部门都像军队那么顺利,因为朱篪去世的非常突然,虽然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的身体并不好,并且对这样的情况也有所准备,但是真的等到事情突然到来的时候,才会发现。很多事情依然是会手忙脚乱。
因为现在的情况非常的特殊,所以朱少铭的登基大典,也可以说是这百余年来最为简单的登基大典,无论是从参与的人数,到场人员的身份,以及现场的布置,可以说都尽可能的因陋就简,尤其是因为现在明面上在准备着对俄国人的北伐之战,而且暗地里还有应对东边可能发生的另一场战争,所以很多军方的重臣都没有参加朱少铭的登基大典,他们大多数在这时候都身负重责,高居要职,所肩负的使命和任务将会在未来决定大明的国运。
但是对于参加大点的各国大使和公使来说,这次的大典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不是说他到底是否豪华或者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只要看着跟着朱少铭一同走向天台准备焚香祷告的安琪儿,就可以知道这绝对是改变大明帝国历史的一次大典,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现在的皇后陛下,居然真的是一个红发碧眼的西方人。在此之前,欧洲的皇室们互相通婚,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甚至被称为欧洲老祖母,就是因为他的公主们远嫁到欧洲各国。
而东方此前也曾互相通婚,这些年纪有朝鲜的妃子进贡给大明的皇室或者是某位亲王,也有大明的公主嫁到他国,比如兰芳王国开国国王就是迎娶了当时大明皇帝的女儿。这种东西双方彼此都保持着这种几百年下来的传统或者说成见,在这一刻终于被人所打破。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朱少铭最终只是会把安琪儿当做一个宠妃,人们对于这个来自欧洲的公主最高的期望,也不过是他成为未来大明的皇贵妃,而之前大明太孙妃最有力的呼声是兰芳的公主罗琦韵。许多人相信她才是未来大明的皇后,就算不是她,朱少铭也会选择一个中国人来当他的皇后,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这么多年,只有这个女人走进了太子府,并且在今天会由朱少铭亲手给她戴上大明皇后的凤冠。
这对于在场所有的大使和公使们来看来,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意味着这位新的大明皇帝陛下的目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大明的国内,而是投向了更遥远的国外,投向了代表着现在世界中心的欧洲,甚至已经有人考虑到大明是不是有可能在未来参与进欧洲的政治游戏当中。
在此之前,大明皇室对于血统的看重可以说极其苛刻,所有的皇位继承人都是纯正的汉人血统,虽然说这种顽固几乎是可以说极度偏执,但是这种几百年下来的传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罗琦韵的呼声之所以高就是因为兰芳实质上就是一个汉人的附属王国,她作为皇后不会影响下一代继承人的血统。
但是最终朱少铭没有选择她,而是在重重的压力下选择了安琪儿。所以在皇族内部朱少铭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很多老顽固认为这个太孙背叛了朱氏宗祠。甚至可以说,如果放在前面几个皇帝身上的话,他们在身为太孙时期根本不可能把一个西方的女子立为太子妃。但是朱少铭和之前的皇储们都不一样,虽然他现在才刚刚即位,但是在几年前他就开始逐渐履行一个实际上的皇帝的职责,在过去的几年当中,他甚至就是这个帝国的无冕之王,实权在手的他根本不是那些半个身子埋进土里的老顽固所能够影响的。
那么按照皇位继承法,朱少铭和安琪儿的第一个儿子将会成为大明皇位第一继承人,只要他们生出的儿子没有残疾,并且发育健康,那么这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现在朱少铭正在穿着黑底赤纹的龙袍一步地走上天坛,中国所有的皇帝,自秦始皇开始就自命为天子,一方面带有着几分君权神授的神性,自古以来不少老百姓都认为皇帝是紫薇星君转世,受命于天,既寿永康!
然而另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皇帝轮流做,今天到我家”的反叛。
那么,自己应该当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这个问题朱少铭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
登基大典繁杂的礼仪绝对是枯燥的,哪怕是在如此寒冬的北京,朱少铭都能瞥见安琪儿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明朝的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礼服。洪武元年,朝廷参考前代制度拟定皇后冠服,以袆衣、九龙四凤冠等作为皇后礼服。洪武二十四年对冠服制度进行了修改,定皇后礼服为九龙四凤冠、翟衣、黻领中单等,此后一直沿用,虽然中国的服饰这么多年已经多次改良,尤其是皇帝的龙袍现在已经简化和修身了很多,但是皇后的大礼服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尤其是那个九龙四凤冠,因为大小和材质的原因,这个东西的分量一点都不轻,看着安琪儿的小脑袋盯着这么大的一个凤冠,是个人就觉得沉。
朱少铭焚烧了祭天的经文以后,安琪儿接着上前,在专派的大典负责人的一声声浑厚的吆喝声中,一步步完成了焚香祷告的所有程序,直到这之前下面实际上还有人嘲讽这个埃尔施塔特王国出身的皇后可能没办法把祭文念出来,但是当这个红头发的皇后在数千人的注视下用中文流利的把整篇祭文全部念出来以后,谁也没法阻止她作为第一个欧洲人写入大明皇氏宗祠。
当朱少铭和安琪尔完成了焚香祭天的大典以后,再转过身来,面对着天坛下面分列两旁的文武百官,一个武官和一个文官同时手捧着用红绸子盖着的木盘子走上了天坛,随后在朱少铭面前单膝跪下。旁边的两个侍卫上前来掀开了他们手中木盘子上面盖着的红绸子,武官手里捧着的是一柄仿古风的汉剑,这是几百年前大明的明武宗陛下偶然得到的据说是刘邦斩白蛇的那柄神剑——帝道赤霄。
不过是个人都知道这肯定是胡扯。但是这并不能阻止这把剑在大明立宪以后作为众多形势主义的一部分成为大明皇帝军权的象征,甚至朱少铭都觉得这把剑不可能是当年武宗找到的那一把。
从木盘里面拿过赤霄,抽出来看了一眼,嗯,这把剑的做旧工艺看样子还真像那么回事,当年“以汉为师”的大旗下所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不过这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毕竟如果你是世界霸主,就算你在推特上满嘴跑火车,别人也不敢无视你做出的任何决定。
接着他又从那个礼部的文官手里取过一柄手杖,大明以前的皇帝自然是不会有手杖这种东西的,以前代表皇位的就是玉玺,不过在立宪以后很明显,皇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到死都呆在这一个小小的紫禁城里面,皇帝出行的时候肯定需要有和自己相称的能够代表皇权的东西,电视剧里金牌令箭这种东西先不说到底它是否能代表皇帝,大明也不用着东西,总不能皇帝走到哪都揣着一个玉玺吧,见人高兴了往脸上戳一个?
腰上挂着赤霄,手里提着权杖,文武百官都在等着朱少铭按照惯例将手里的权杖举过头顶,大家山呼万岁之后,就可以结束大典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毕竟现在的大名也是多事之秋,各部的官员都没有闲着,手里的事儿一大堆。谁也没有心思在这个大典上真的耗上多久。
但是接下来出上明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举动。
他把手杖拿的手里看了看,但是却并没有把这枚手杖举起来,接着,他把那只手杖直接交给自己身后站立的侍从,然后,他在下面众人目瞪口呆的目光当中,缓缓地将那柄华丽的长剑缓缓的从剑鞘当中抽了出来,将它拔出以后竖在自己的面前,缓缓地打量着剑锋表面漂亮的金属打击纹理,随后他把这柄剑高高的举起来,取过自己的头顶,剑锋直指上方的苍天,在金色的阳光下反射出夺目的光彩。
虽然皇帝突然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走,但是底下的大臣们这个时候也不能当自己是木头人,稍许的迟疑之后,所有人都向着天坛单膝跪下,文官们将手按在膝盖上,武官们将自己的右手握拳,攥在心口。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少铭感受着自己成为皇帝之后受到的第一次朝拜,这种权力带来的快感分泌出了更多的多巴胺,让他现在有些陶醉于此刻。
“众爱卿平身!”他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语气说出了这简单的一句话——以大明帝国皇帝的身份。
“谢万岁!”
同样参加了大典的法国大使李梅(你们别笑啊,这人和二战的火法德鲁伊李梅将军一点关系都没有!)捅了捅在旁边还在发轫的英国大使欧格讷:“嘿,爵士,看到没有?大明现在新的皇帝骨子里就在燃烧着好战的血液,我们要不要打一个赌?赌一赌,中国人和俄国人的战争什么时候发生?或者。您可以在大典结束以后再和这位皇帝陛下谈一谈,关于远东和平的那点事?”
欧格讷没有搭理现在阴阳怪气的李梅,他深深的看了一眼现在在天坛上风光无限的朱少铭。
“看来我们接下来要打交道的这位新陛下有拿破仑大帝的雄心,就是不知道有没有拿破仑的本事,希望他不会像拿破仑大帝的那位侄子一样吧,在战场上被普鲁士这样的小国打败。”
李梅的脸上顿时像吃了屎一样难看,这些英国人果然是极其讨厌!但是在这种场合他也不好向欧格讷发作,这是干笑两声就不再和欧格讷讲话了,而欧格讷则回头看了看在后面站着的俄国公使,俄国公司的脸色也不比刚才的法国公使好多少,甚至可以说是更难看,相信如果刚才法国公使是不小心吃了一口屎的话,这位俄国公使刚才一定是把屎给咽下去了。
毕竟,一个好战的大明皇帝,最有可能向哪个国家发动战争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很快欧格讷就发现了一个本该出现在大典上却没有出现的人。
大明帝国迎来了新的皇帝,像齐王,鲁王这些离京城近的亲王这两天都已经快马加鞭的赶到北京出席大典,至于像衡山王这样的王爷们更是站了一排。
但是欧格讷却发现了,在今天的大典上,没有辽王的人。
如果说辽王本人是因为身在北疆没法及时赶回来的话,那么连辽王在北京城内的几个未成年的王子也没有参加大典,这绝对不是什么正常的情况。
是现在的新皇帝不让辽王参加,还是辽王自己拒绝参加?
“现在的远东,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不知道现的唐宁街和白厅,又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