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这算是国际丑闻吧
茅房杨买了一批蛮子!
不出意料,与杨凡相关的消息迅速在长安传播,然后激起一片讥笑和嘲讽:
“真是可笑至极,买蛮人有什么?”
“什么是蛮人?连人话都听不懂,那能算人吗?”
“确实如此,不过也不稀奇,得罪了弘农杨氏,茅房杨迟早完蛋。”
“唉,不自量力啊!你们年轻人可不要学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自找死路。”
……
满长安城内,杨凡的名字现在已经可以和臭狗屎划等号,臭不可闻。
上到八十八,下到刚会爬,只要有人提起杨凡二字,马上就有人能“嘟嘟嘟的”,把杨凡做过的蠢事列举一遍:
异想天开挖茅房赚钱;
螳臂当车得罪弘农杨氏;
病急乱投医买蛮子糟蹋钱财……
就连刚学会说话的稚童,都会在大人的逗弄下,傻呵呵的叫嚷:
“杨傻子,杨傻子。”
得益于流言的传播,现在柳巷的卫生间已经在长安城做到了人尽皆知,街知巷闻的程度。
每天都有无数吃饱了没事做的闲人,成群结队的前来“参观”。
有之前那个倒霉鬼癞九的例子在,这些闲人倒是不敢太放肆,只会在卫生间外面指指点点,讥笑嘲讽,完全当成稀奇物来对待。
不少刚才外地来到长安的商旅之人,也兴致勃勃的参与进来。
也就是大唐没有手机和朋友圈,换了是现代的话,“茅房杨”必然在超话霸榜,卫生间约等于长安城新晋网红打卡地。
面对这些越来越多的“游客”,杨凡根本没当回事,反而是乐见其成。
但其他人却慢慢受不了了,以往干起活来热火朝天的老卒们,现在都显得十分沉闷。
就连老卒当中最爱说笑的老猴子,现在也不怎么爱开口了。
脾气最暴躁的五魁,被杨凡以协助生产的名义,派到李家窑去监督质量,生怕他打人惹出事端来。
陈继这个老卒们的主心骨,更是几次主动找到杨凡,各种委婉的劝说,想要让杨凡打消这不切实际的主意。
就连安居不出的楚娘子,也主动到卫生间来找过杨凡,极力劝说杨凡迷途知返。
然而杨凡却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无论其他人怎么规劝,就是不肯听从。
这不,居然还变本加厉,买了一堆无用的蛮人来。
这些蛮人赤发碧眼,高鼻深目,如同佛经里的罗刹一般,狰狞可怖,直如恶鬼。
最重要的是,这些蛮人完全听不懂人话,根本无法交流,偏生还凶恶、贪吃、野蛮、肮脏……
简直是一无是处!
老卒们完全不懂杨凡为什么要买这些蛮人,再加上担心杨凡如此倒行逆施,前途堪忧,好几个老卒都动了心思,想要去投奔吴庆。
可以说,现在杨凡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时刻,似乎再有些风吹草动,就有可能轰然垮塌一般。
忧心忡忡之下,陈继做起事来,也开始丢三落四,明明是打扫院子门口的落叶,他也能把扫把拉在门外。
等他出门去捡扫把时,却无意中看见有人就在不远处,一边大声嘲笑,一边指手划脚。
这样的情形最近很平常,这样的人也很多。
但陈继还是很不安,因为这几个人无论穿着还是形貌,都大异常人,看着就有些古怪。
那些人也看到了陈继,指着卫生间这边大声说了几句什么,齐齐爆笑出声,然后就爬上路边的马车走了。
陈继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他想找杨凡汇报来着,杨凡却有事外出未归。
就这样,陈继心神不安的过了一整夜。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那几个形貌异常的观光者,身份很不一般。
这些人是来自新罗的使臣,奉善德女王之命,前来朝贡的使者。
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新罗女王仰慕天可汗,年年遣使入贡,大唐朝野上下,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事情坏就坏在这里,这几位新罗使者在大朝会上,朝觐大唐皇帝之后,突然提出要求:
听说长安城里有一座天下闻名的茅厕,他们这些外藩使臣想要去里面见识一番。
这个要求一提出来,整个朝堂顿时失声,无数的大唐君臣都难堪至极,恨不得用脚指头在地上抠个两室一厅出来,把自己藏进去。
御陛之下,内侍监黄元后背直接被冷汗浸透了。
旁人离得远,尚未察觉,他这个距离天子最近的人,却分明在刚才新罗使者提出要求的一瞬间,听到一阵“咯吱咯吱”的咬牙声。
就是现在,黄元偷偷用眼角余光偷瞄,也能看见天可汗的脸色发青,龙目之中,几欲喷火。
幸亏朝堂上的大唐臣子们,都是一时之选,很快就有人引开话题,把这个尴尬的时刻揭了过去。
但无论君臣,谁都知道一点:
这事没完。
朝会上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天子脚下的长安人马上就知道了。
这一下更是掀起轩然大波,整个长安城内外一片哗然。
若说之前,大家只当是个笑话,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用来逗闷子还是不错的。
没人真的把这事当回事,毕竟像这样的失心疯,也不是没有过。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
不仅仅是这事闹上了朝堂,更关键的是,这事居然是由一个外藩使者捅出来的。
这一下,骄傲的大唐人受不了了。
不知道多少老夫子,变得痛心疾首。
之前他们也只是拿杨凡作为反面例子,来鞭策自己的学生。
现在这些老夫子人人都捶胸顿足,恨不得杀杨凡而后快:
“丢人啊丢人,这是把脸都丢到新罗去了。”
“我泱泱大唐,天朝上国,居然出了一个如此不知廉耻的孽障,这让我等情何以堪?”
“长安城内,天子脚下,竟然有如此污秽之地,还被外藩使者知道了。天啊,这是要让天下都知道我大唐的臭名吗?”
与激动的老夫子们不同,其他的市民百姓们也十分愤怒,但却说不出这么多的道道来。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
该死的茅房杨,把大唐的脸面都丢尽了。
一股难以遏制的怒气,开始在长安百姓种酝酿,似乎只要有一点点火星丢进去,就会引燃一场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