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苏铭的讲解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又幽默诙谐,一场讲座才进行了十多分钟,就彻底把所有观众听入了迷。

此时,他说了半天稍微有点口渴,押了一口茶才继续道:

“终于,在袁绍的‘威逼利诱’下,何进这个二愣子算是彻底下定了决心,准备动手了!”

“中平六年七月,何进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

“这是项非常重要的人士任命。”

“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七郡的刺史,手中有千人左右的军队;上监朝堂,下监司隶七郡,后勤上人家比禁军的弹性更大,起着监控京畿要害的作用。”

为了方便这些历史知识极度匮乏的玄国观众们理解,苏铭每每提到专业词汇时,不得不耐心的和他们做一番讲解:

“啥叫“假节”呢?”

“就是可以自己做主杀犯军令者。”

“也就是说,他袁绍的军令下达后谁要是执行不利他当时就能砍人!”

“‘司隶校尉’可以监控京畿,而‘假节’则可以保证军事行动的执行力,‘专命击断’更表示袁绍可以相时而动。”

“正是靠着这个重要任命,袁绍后面才可以合法乱杀人。”

哦!

苏铭这番话落地,观众席上顿时响起了一阵恍悟的轻叹。

就连周清源那些教育系统的大佬,也都是挂上了一副释然的表情,频频点头。

想来,如果苏铭不和他们解释的话,恐怕这些人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假节”等专业术语的含义。

“袁绍这边拿下“司隶校尉假节”后,命小弟去侦察宦官动静(绍使雒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然后又催促董卓等人继续上书,扩大事态!(“而促董卓等使驰驿上奏”,没批准他们进兵)。”

“看见没有,自始至终,都是袁导在控制节奏!”

说这番话时,苏铭不由把眼神瞥向了VIP席的郜萧颂三人,这些话其实就是说给他们听的。

他们先前不是看不起袁绍,就知道瞎吹曹操吗?

现在就让你们知道知道,凡是能在我华夏史书中留名千古的英杰,根本就没有一个……

是善与之辈!

“外兵又开始了闹闹哄哄的吓唬人。”

“最终,何太后虚了,把中常侍、小黄门等宦官都下召罢免了。”

“诸常侍、小黄门也表示出了彻底的认怂姿态,向何进请罪,表示一切听从他的处置。”

“何进对他们说:“天下动**不定,是因为你们太缺德老天爷生气了,如今董卓们马上要来了,你们为什么还不早日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去!”

“眼看何进居然要放宦官们了,袁绍再次拱火,大哥不能让他们走!必须斩草除根!(袁绍劝进便于此决之,至于再三)”

“这次何进没同意。”

“因为何进已经得到了所有的胜利果实,太监要滚蛋了。”

“既然要滚蛋了,杀不杀就两可了。”

“但是,这并不符合袁绍的最终利益。”

“袁绍露出了最后的獠牙,你何进这个二愣子……才是我的终极目标!”

哦?

听到这里,观众席上顿时再次爆发出了一阵惊叹。

什么?

何进才是袁绍的终极目标?

这袁绍图谋的未免也太大了吧?

要知道,对方可是权势滔天的大将军啊!

他们袁家虽然有着“四世三公”的名望,但无论是兵权还是影响力,恐怕都不能跟何进正面抗衡吧?

他凭什么敢图谋何进的权位?

苏铭没理会观众的质疑,自顾自分析着袁绍之后的行动:

“袁绍在何进准备放宦官返乡的重要关头,用公文通知各州、郡官府,假借何进的名义,要各地逮捕宦官们的亲属。(绍又为书靠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按中官亲属)”

“由此看来,袁绍还控制了何进的文书处理部门,很可能袁绍草拟的文书何进根本就不看,甚至根本就不知道!”

“袁绍靠着何进心腹的关键角色,把宦官们返乡的最后可能堵死了。”

“你不是要放太监们回家嘛!”

“但我安排给太监的任务,其实是让他们杀了你!”

“你说的不算!我才是导演!”

哗!

此语落地,不单是观众们一片哗然,就连周清源周老,都是不由自主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好狠的心机,好凌厉的手段!

宣传系统历来是一个政权的喉舌,可如今,袁家却居然早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洛阳的咽喉中枢,这……

这岂不是直接从发声渠道上,整个架空了大将军吗!?

不待众人惊呼落地,苏铭便继续道:

“八月,戊辰,何进人生中最后一次进入长乐宫觐见太后讨论太监问题,这一次,他再也没能走出禁宫……”

“张让带领常侍段珪,毕岚等几十人,拿着兵器悄悄地自侧门进,埋伏在禁门门前,太监们在内宫终于把何进堵住了。”

“张让等责问何进:“天下大乱,就因为我们吗?当年先帝曾经与太后不和,几乎要把太后废了,我们哭泣解救,各人拿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才最终保下太后,我们只想依托你何氏的门户而已!(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我曹涕泣救解,各出家财千万为礼,和悦上意,但欲托卿门户耳)。”

“你现在却要杀灭我们的种族,太尼玛不是东西了!你说宫中污!秽!肮!脏,那公卿里面忠诚廉洁的是谁呢!”

“太监们的中心思想就一条:你何进得寸进尺忒特么不讲究了!”

“说完何进被杀,张让、段珪等矫诏,令原来太尉樊陵为司隶校附,少府许相为河南尹。”

死了?

何进这样一位权柄滔天的权臣,居然就这么死了!?

虽然在座所有人这几天都把《三国》看了好几遍,每个人都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局。

但自己看书和高人逐字逐句的帮忙分析,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悟。

大多数普通观众自己看书时,很多隐秘的细节,往往会因为种种原因被他们忽略。

尤其是像何进这样,在整部作品中占比幅度不算太多的配角,一般观众都只是记了个大概结局就一带而过了。

而此刻,当苏铭把何进、袁绍、董卓这几个配角单独拉出来讲的时候,他们那原本在史书中平平无奇的经历,却蓦地变得**气回肠了起来。

尤其是何进,在苏铭之前的讲解中,他甚至能算得上是半个“主角”的戏份了。

可此刻,在苏铭关于他人生做最后的总结时,却只是用了寥寥数语,就终结了他那传奇的一生。

不由自主的,所有玄国观众心中都升起了一丝怅然。

但苏铭,却依旧用他那不着一丝感情色彩的音调,平稳的叙说着之后的事情。

或许。

这才是一个有着厚重积淀国度的子民,真正看待历史的角度吧……

“尚书台得诏,怀疑有假,说:“请大将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把何进的脑袋扔了出来,说:“何进谋反,已经被杀了。”

“这个时候,在何进大意入宫后,其实太监已经完成了逆转。”

“匪首被诛,人家太监手里还有皇帝与太后,你们能咋办呢?”

“但是,袁绍最后出手了!”

“何进被太监杀了,他终于完成了这幕大戏的所有布局,该收官了……”

“袁绍手中有着当初何进官方给予的权力,人家‘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

“袁绍下达了总攻的指示,对太监的血洗开始了。”

“先是何进的部曲吴匡、张璋听说何进被害,欲引兵入宫,结果宫门关闭。”

“不要紧,我虎贲中郎将袁术来啦!袁术对何进手下的大奖吴匡说:大将军都被太监杀了,爷们咱得开干啦!咱跟太监们拼啦!”

“这边,袁术与吴匡等开始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匡共斫攻之)”

“袁绍则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

“看见没有,人家袁家每个人都有角色,每个步骤都安排的精妙无比!”

“这部东汉版的《教父》堪称两千年华夏封建史的政变巅峰之作!”

“袁绍又带着司隶校尉武装与何进的弟弟何苗率兵驻扎在朱誉门下,捉住赵忠等人处斩。”

“然后呢,何进的弟弟何苗现在掌兵,也得死。”

“何进的手下吴匡等人一向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被人挑唆说是何苗想搞死他哥哥自己上位。”

“谁挑唆的呢?”

“谁刚才跟吴匡攻打宫门呢?”

“袁术嘛!”

“吴匡号令全军:“杀死大将军的人是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全体将士们哭着说:“愿致死!”

“吴匡率兵与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一起又杀了何苗,将何家的宫外势力连根拔起。(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攻杀苗)”

“注意,这个时候袁家可没掺和,这种下黑手的事儿,咱老袁家可不能沾,黑活儿……得让外人去干!”

“太监们裹胁着何太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

“袁绍关上北宫门开始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甚至有人因为未长胡须也被误杀了,可见,那些说袁绍干大事而惜身的学者,明显是对袁绍有了太深的固有印象,其实这位爷真到了摘果实的时候,那发起狠心来,也是丝毫不手软的!”

“八月二十七日,张让、段珪等被困宫中,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刘辩、刘协等数十人逃出皇宫。”

“夜里,到达小平津,皇帝所用的六颗御玺都没有带上。”

“尚书卢植、河南中部掾闵贡夜里到达黄河岸边,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还不快死吗?”随后又杀数名宦官。”

“张让等最终向刘辩叩头辞别:“我们这就死了,请陛下自己保重!”

“说罢,投河而死。”

“最后的告别,太监其实还挺有人情味的,还知道叩头保个重。”

“太监可恨归可恨,但说到底还是保皇的。”

“就这样,一夜间,作为保卫皇权最重要的两股力量,太监和外戚全部灰飞烟灭了。”

“袁绍完成了自己的构想,他们家马上就要一统江湖了。”

“他叔叔袁隗是太傅录尚书事,主管官员的任命,掌握着文官系统的最高权利。”

“他是司隶校尉,假节。”

“他兄弟袁术是虎贲中郎将。”

“真可以说的上是:大权在握,天下我有!”

“但是,袁家的一统江湖也许就差几天而已。”

“如果再过几天,刘家天下将在袁隗这个文担当和他袁绍这个武担当这里完成对政权和军权的消化与控制。”

“但历史并没有给他这几天。”

“董卓在这个极其凑巧的时间段率兵赶到了洛阳!”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袁绍机关算尽,却终究还是败给了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