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惊天变故,朝廷命卢象升率军勤王
之后三个多月,宣大镇一片安详。
李毅经常往返于杀虎口堡和大同城李府,这样虽然很累,但每次看到林汐的俏脸和李麒的可爱面孔,李毅就感觉幸福满满,浑身气劲十足。
入冬后,宣大镇一连三天下起暴雪,地面上积雪很厚,一脚踩下去能淹没膝盖。
从北京城往宣府阳和卫的官道上,一队骑兵正策马奔驰,战马跑得热气腾腾,锦衣卫缇骑恨不得把马鞭子都抽断。
急促的铁蹄声一路打破了宣大镇的宁静,锦衣卫绨骑每到一处驿站便立刻换马,终于赶在三天内到达卢象升近期的办公驻地—阳和卫。
锦衣卫绨骑来到驻地,下马后来不及喘气,又急匆匆闯入卢象升的临时府邸,大呼道:“圣旨到!”
卢象升听到呼喊,连忙命人摆香案接旨,他之前没有得到一点传闻,不知道来的是什么消息,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清虏两白旗于十二月二日破墙子岭长城入关,两红旗及镶黄旗十二月三日破青岭关入塞,蓟辽总督吴阿衡战死,京城有难,命宣大总督卢象升即刻调集兵马进京勤王。”
锦衣卫焦急的话语逐字传入卢象升的耳朵,让他本就苍白的脸变得没有一点血色,就好似门外那皑皑的白雪。
“事态紧急,请总督大人速速调兵吧!”锦衣卫把圣旨交到卢象升手中。
“这是怎么回事?”卢象升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清军八月才从漠南草原退兵,怎么会毫无征兆地在十二月初从蓟辽镇入关杀向京城。
“前些天雪大,吴总督外出赏雪饮酒,喝的有点多了,夜晚清虏偷袭长城,无人调集兵马支援,被清虏攻破边塞,吴总督醒来的时候,多尔衮率两白旗大军已经入塞,在密云县大败守军,吴总督也战死在了沙场上。”这锦衣卫千户知道的不少,把事情始末大略告诉给卢象升。
“吴阿衡醉酒,清虏连夜突袭,这无疑是蓄谋已久啊!”卢象升脊背发凉,连他也小看了辽东的皇太极。
随着宣大镇防御稳固,清军想从宣大镇入关难度大幅提升,八月清军被迫退走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
蓟辽镇那边险关不逊色宣大镇,山海关防线更是固若金汤,如果不是找准了这个机会,清军想入关可谓是难如登天,恐怕吴阿衡那一醉不会这么简单。
卢象升想到这一点,念头自然转到曾经和满清有过勾结的晋地商人身上,那些人虽然眼下看起来老实了,但随时有可能蹦跶出来咬宣大镇一口,这么一想,卢象升觉得那些人还是留不得。
锦衣卫绨骑不知道眼前的卢象升转了这么多念头,接着说道:“除夕将至,京城百姓在家中等着过春节,如今官道上全是逃难的百姓,天气寒冷,路边常有冻死者,请总督大人速速带兵入京。”
“本官这就召集兵马!”卢象升醒悟过来,命杨陆凯先安置精疲力尽的锦衣卫绨骑前去歇息。
阳和卫瞬间从安静转向忙碌,一匹又一匹快马冲出城门,奔向宣大镇各地。
这样的天气和路况,宣大镇兵马要集结前往京城最快也要半个月时间,不知道那时北京城已成了何等模样。
清军骑兵众多,机动性很强,擅长野外厮杀。
宣大镇明军则以步卒为主,守城时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但要和清军在野外厮杀,那就属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了。
卢象升知己知彼,心里明白这一战不可急躁,唯有徐徐等待战机方可一胜。
但问题的关键是,京城里的皇帝和大臣们有等待的耐心吗?他们又会理解卢象升的苦衷吗?
显然,京城里的皇帝和大臣们没有等待的耐心,也不会体谅卢象升的苦衷。
从接到勤王的诏令起,卢象升就陷入一种不可摆脱的焦躁状态,他担任宣大总督以来,最怕的就是清军入寇京畿。
因为在北京城周边和清军厮杀,战场的主动权全在清军手中,他像是头顶被悬挂着一柄利刃,一个不小心,袁崇焕的千刀万剐便会是他的下场。
宣府的兵马距离阳和卫最近,在杨国柱的调配下,他们仅用半天时间便集结完毕,并准备了一些军需物资。
卢象升没有急着率军出发,而是先派斥候前往京畿地区探查,他想看看战局到底恶化到了什么程度。
一天过后,斥候回来禀报,说入寇的清军骑兵足有六七万,且全是满人八旗。
这个消息让卢象升心神一紧,本来他想带宣府兵马先行一步,现在看来,如果不等大同府和太原府的兵马一起出战,那相当于杯水车薪。
宣大三镇当中,以太原府的兵马最多,偏偏太原府驻军离京城最远。
卢象升接到圣旨后的第三天,北京城那边又送来兵部的紧急文书,京城上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全指着宣大镇兵马前来救命。
此刻的北京城外茫茫雪地上烽火连天,逃难的百姓只来得及背上一个包袱,便拖儿带女沿官道蹒跚向南。
天寒地冻,饥寒交迫,身体稍弱的百姓坚持不了几天便会倒在路边。
清军攻破蓟辽镇长城后兵分两路,一路由睿亲王多尔衮统领,一路由豫亲王多铎统领。
他们攻入长城后不急着往大明腹地进军,而是执行皇太极制定的以战养战策略,沿着北京城郊烧杀抢掠囤积物资。
相比于征伐蒙古的清苦和南侵宣大镇的艰辛,清军杀入京畿的俘获要丰厚得多。
冬日天气忽晴忽阴,白天积雪融化让道路化成泥泞,夜晚又冻的结实。
清军骑兵沿着汉人逃难的踪迹行军,一路上纵横驰骋,没有大明军队前来御敌。
入明后第八天,两部清军在通州会师,抢掠了维持大军两个月的军粮,多尔衮和多铎心情不错,在大帐中温了一壶小酒浅酌以示庆祝。
这种天气对汉人来说有些无法忍受,但对生活在辽东地区的满人来说其实算不得什么。
在大明京畿,多尔衮的消息很灵通,早在几年前,他就在宣大、蓟辽和京畿等地埋下无数条暗线。
在宣大镇的眼线因为东口八大家被打击暂时收敛了,但蓟辽和京畿仍然畅通无阻,否则清军怎能如此顺利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