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见镇守太监,山西高层心有默契

吴甡说话的时候,双眼死死地盯着万人坑,脑中同时想着战后宣大镇乃至整个山西将要面临的局势。

卢象升命李毅向吴甡报功,是想送他一个台阶,这一点吴甡心里很清楚。

马邑、山阴两座县城失守,吴甡身为山西巡抚难辞其咎,打了胜仗的李毅向他报捷,卢象升此举正是向他表示,这一份功劳会分润到他吴甡身上。

李毅混大明官场的时间比较短,不太明白这里面的隐情,有些疑惑地问道:“巡抚大人,由属下去上报吗?”

吴甡点头道:“本官会给你写一封书信,你可以拿着这信去太原报功!”

李毅没有再追问,恭敬应道:“遵命!”

八月十三日,李毅带着百余从骑进入太原府地界,一路所过,行人渐渐多了起来。

当李毅一行人进入太原城的时候,已是完全见不到兵灾带来的混乱,街道上热闹安详,南北商旅在此地汇集。

太原城不像大同城那般雄伟坚固,但城区范围和繁荣程度都远胜大同城,晋商无论来自西口还是东口,都会在太原城设立分号。

负责引路的巡抚营守备熟悉道路,带李毅径直奔向镇守太监府。

李毅一行人佩刀挂弓,个个杀气腾腾,倒是让镇守太监府的门房大吃一惊。

李毅甲胄在身,大步流星走到门前,拱手说道:“宣大镇都司李毅奉宣大总督以及山西吴巡抚之命前来拜见梁公公,有紧要军情相告!”

镇守太监上达天听,无论何人前来拜见梁贵,哪一个不是客客气气,门房还没见过这么楞粗粗的拜见。

不过,门房听李毅说话和架势好像来头挺大,犹豫再三还是决定不为难这些人,因为自家公公好像很关心北方的战事。

“先等着吧!”门房瞥了李毅一眼,虽然决定去通报,但他心里还是有些不爽。

“有劳!”李毅从未和太监打过交道,前世听见的传闻不少,心中既好奇又紧张。

不一会功夫,门房出来说道:“梁公公召见!”

在门房的示意下,李毅将佩刀和弓箭交给亲兵,然后单独一人跟着门房入府。

镇守太监府无论大小还是装饰,都胜过李毅见过的任何一座衙门,相比之下,卢象升的宣大总督府简直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李毅想起太监的形象,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连沿途的雕栏花草都没心思多看。

转了几道回廊,门房指向一座厅堂说道:“李都司是吧,公公正在里面等你!”

李毅道了一声谢,然后硬着头皮向前,到了厅堂门口,李毅见门口站着两个仆从,正要拱手说话,那两人却招手说道:“李都司请进!”

李毅谢过后入门,只见厅堂内开阔大气,正对面挂了一副群马奔腾图,看起来气势蓬勃。

群马奔腾图往下是一条长约三丈的红木案几,上面摆着一块玉雕如意,一块金鹿顶角的木雕。

案几前面是一张四方桌,桌子左侧椅子上坐了一个人,身材短小,好像蜷缩在椅子中间。

李毅的目光在屋中一扫而过,立刻低头拱手道:“宣大镇都司李毅拜见公公,属下奉宣大总督和山西巡抚之命前来报捷!”

李毅说话的同时,从怀中掏出吴甡写的书信,恭敬地呈过头顶。

对面那人半天没说话,李毅等得心里发毛,只好把手里的书信举得更高些。

也不知过了多久,李毅觉得手臂都有些僵硬,对面那人好像才明白怎么回事一般问道:“你就是李毅?”

李毅恭敬回道:“正是属下,属下奉吴巡抚之命在山阴县城外突袭清虏,斩首过三千,已将清虏驱逐出塞,特来报捷!”

梁贵幽幽道了一句‘呈上来’,却不见他伸手来接,迫得李毅只得躬身把书信放在桌角,然后退回原地。

“清虏全部退到塞外了吗?”

“宣大守军三天前收复镇川堡、镇羌堡、得胜堡,已把清虏全部驱离大明国境!”

“不错,不错,卢总督如今身在何处?”

“总督大人在大同府督促守军收复边堡!”

梁贵点点头,拿起桌角的书信,却并不急着拆开:“这次清虏寇边,卢总督能守住黑石岭不丢,不让清虏侵犯大明京城,实乃宣大之幸!”

梁贵和卢象升虽然没有太深厚的交情,但由于同期任职山西,也算是荣辱与共。

过去几年,经常有大明的总兵、巡抚、总督乃至镇守太监因为兵败而被集体论罪。

有了前车之鉴,这次清军入寇梁贵身在太原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一颗心却是一直悬着。

梁贵宫中出身,最清楚崇祯皇帝的脾气,哪一镇出事就追究该镇主官的责任,整个山西的官员实际上是吊在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李毅回想起卢象升在这场大战中发挥的作用,由衷地称赞道:“总督大人威武!”

梁贵轻哼一声,突然用尖锐的嗓音说道:“李都司,你尤其应该记住卢总督的恩情!”

梁贵说到这里,摆了摆手中书信说道:“你要说的事,咱家都知道了!”

梁贵和卢象升有书信来往,知道卢象升有保住李毅的心思,宣大镇有卢象升这样的总督,他这个镇守太监才能坐得安稳。

所以,这事梁贵会顺水推舟而不是横加阻拦,毕竟清军这次虽然退走了,但还可能卷土重来。

李毅也很清楚这一点,诚恳说道:“属下会铭记总督大人的恩情,同时不忘公公今日相助之恩!”

宣大镇巡抚、总督和镇守太监口径合一,基本可以保证清军入寇掀起的风浪大事化小,只要京城不受劫难,事情没有弄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崇祯皇帝也就没那么多精力再刨根问底。

这般一来,卢象升和李毅就安枕无忧了。

李毅走出镇守太监府时,已是傍晚时分,他命亲随到酒楼买了一些酒肉,然后连夜赶回大同府。

赶路过程中,李毅开始反思这场大战的全过程,宣大战事让他触摸到了朝廷争斗的一角,卢象升的决定不但要考虑战场胜败,还要顾及朝堂上的反应。

战争与政治相交夹,让李毅意识到该找个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了,特别是应对大明官场的斗争,李毅不想一直浑浑噩噩给别人当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