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讹传之言
大明京师,大雪。
边塞之地,涌来了无数民众,跑向京师,寻求庇护。
这些人不是流民,而是蓟州附近的殷实人家。
流民可没有这些人能跑。
为了不引起混乱,京城九门关闭,不让这些人进城。
住在庙中的首辅朱赓,已经在十一月死去。
朱赓到死都没有等来万历的批复,就这么病死在了任上。
现在的内阁首辅,是叶向高。
叶向高是福州府清县人。
在大明朝,福建人可是了不得!
虽然那里山多地少,好似一个穷困之地。
但那里可出了不少京官!
只因那里山多地少,不想点法子谋生,还真没活路。
那里天高皇帝远,靠近海边。
大明虽然禁海,但那里跑海商的不要太多!
有钱自然就可以读书,又是商人之子,脑壳子活泛,又会讨喜,考中进士的也多。
作为万历皇帝中后期的官员,不上书劝诫一番税监之害,都不是一个好官员。
叶向高当然也在这上面下了大功夫。
叶向高觉得税监危害巨大。
因为叶向高的朋友,大部分都是拥有着大量商业利益的东林党。
他们都在说税监如何祸害百姓,如何横征暴敛!
和万历皇帝过不去,一向是文官们乐意做的事情!
因此,叶向高这个首辅的位置坐得很稳固,没人弹劾他!
还有一个内阁成员李廷机就不一样了。
李廷机办事很严厉,并且也不在税监上面做文章。
李廷机曾经是礼部尚书,他将贡使的车马费停了,还将高丽戍饷也停了!
这就得罪很多人!
要知道有多少人伸手从这里面捞银子!
李廷机因此受到了很多官员的弹劾和攻击。
作为读书人,李廷机生气了,生气了以后,干脆就装病不理事!
本来内阁就叶向高和李廷机两个人,现在李廷机不理事,就只剩下了叶向高。
叶向高因此大权独揽,被称为独相!
面对京城外来的难民,以及紧随而来的“盗匪将到”的消息,叶向高声称这是讹传,不可信,以安抚京都的高官显贵。
同时叶向高上书皇帝,请求增补兵部的人员,称兵部空额太多,兵部尚书李化龙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才会有难民之事。
不过万历皇帝依然不予理睬!
这些文官,素来就和万历皇帝对着干,万历皇帝想想都膈应,自然是越少耳根越清静!
至于“盗匪将到”的消息,是不是讹传,那需要等正规途径的消息。
“盗匪将到”的消息可不是个谣言。
在十二月份,鞑靼朵颜部大举侵犯蓟州!
蓟州,大家可能不知道是哪里,但如果说到天津卫,大家就知道在哪里了。
蓟州在天津卫北部,就在大明京师的边上!
也就是说,大明的京师,其实就在边境线上。
堂堂大明,外族一入侵,几天不到,边民就跑到了京师,这是不是很意外!
有人说“大明铁血,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如果让朱棣知道,一定会掀开棺材板指着他的鼻子骂娘!
朱棣可没有让京城立在边境线之上!
朱棣五征漠北,打得瓦剌鞑靼哭爹叫娘,怎么可能让自己的老窝处在别人的兵锋之下!
那是后面那些不肖子孙,将他打下来的地盘弄丢了而已!
本来出了长城,还有百多公里,都是大明的直辖领土。
但到了万历时期,这些土地,都已经被鞑靼的朵颜部蚕食了!
鞑靼朵颜部,与大明京师的距离,最近的地方只有三十多公里。
当然,大明的文官是没有什么距离概念的。
三十多公里和三千多公里,在大明文官的心里,都是差不多远。
外邦蛮夷,离他们的天朝上国,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朵颜部的入侵,大明的官员不着急,皇帝也不着急!
反正这些鞑子抢一波就会走!
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意思,只要不来攻打京城,就可以一旁吃瓜,看着鞑子们随便抢。
反正抢的不是大明官员家的,皇帝也不稀罕!
等到将鞑子们抢够了遁去。
大明朝开始找人背锅。
将刚刚代替了赵楫的巡抚张悌罢免,派遣了李炳去当新的辽东巡抚。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当没有发生过!
当堂首辅叶向高可是个忧国忧民之辈。
当然他的国和他的民,自然不包括被朵颜部搞得家破人亡的蓟州普通老百姓。
叶向高正在与万历皇帝打擂台,请求万历皇帝选贤臣良士给太子讲学。
太子已经五年没人给他讲学了,这可不行。
万一以后的皇帝不信奉圣人学说,那这大明王朝,不就走到头了!
可惜万历皇帝一根筋,不太好忽悠,就是不答应!
叶向高选了个良辰吉日,向万历皇帝恳求,希望能感动苍天。
也许是他们这种不顾穷困百姓死活的做法,连苍天也看不下去,叶向高的请求依然也没有得到回应!
辽左,杨延武早已经回到了九连城,来自京都的消息,让他大为惊叹。
就这样完结了吗?
在京城旁边强掳一番,然后大摇大摆地退走,啥事都没有!
杨延武也想去京城旁边掳掠一番,要知道杀人放火金腰带啊!
杨延武不由问正在给他捶背捏肩的龙小青。
“小青,你说这些明朝士大夫,都应该是圣人门徒吧,为什么却对普通老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龙小青停了下来,思索了一番,不知道怎么回答。
龙小青不知道为什么,她只是听别人说,圣人说的都是对的!
杨延武也不想为难自己的妻子,拉过来她柔嫩的手,爱怜道:“其实这些士大夫只是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