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何仇何怨

谢怀义和秦阁老是一派,他们在政见上一直与郑阁老不和,而徐远卿,正是郑阁老的同门。

谢辰故意将这一层关系说出来,就是想要借着谢怀义的手来整治谢修文,不过是一个农家子,就该乖乖地缩在高阳县那芝麻大的地方待着才对,竟然还敢肖想入京入朝,简直就是不自量力!

另一边的谢修文回家之后,就让方虎去打听外城谢三爷过继继子的事,尤其是当年的一些细节,越详细越好。

同时,谢修文又让远在高阳县的谢老三去打听一下高阳谢氏,哪一家的孩子被人过继了。

他将谢辰的年龄以及目前得知的他进京的年龄都写下来,就是希望谢老三能尽快地查到一些线索。

他有一种直觉,这个谢辰对自己有着十分强烈的恶意,虽然他并不知道这股恶意来自于何处。

谢修文自认并不认得这位谢辰,难不成是幼时曾见过?

同住高阳县,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谢修文脑海里再次浮现出谢辰的那张脸,以及他无意中看到的对他满是怨恨的眼神,这让他颇为不解。

二人早前甚至是不认识的,所以他们的仇怨到底来自于何处?

谢修文又将今日之感悟一一记下,谢林倒是一个不错的朋友,可惜了,若是他与谢氏主家亲近,那早晚他们都会成为仇敌。

这倒不是因为谢修文还惦记着祖父那一辈的恩怨,主要是因为谢怀义的政治主张与他不同。

谢怀义到底是世族出身,所以更多的时候,考虑的还是宗族的利益。

在谢怀义心中,宗族的利益永远都是至高无上的,莫说是老百姓了,就连皇权在他的眼中都不及宗族利益。

若是前朝,他这种思想倒也无隘,毕竟前朝皇族也看重世族高门。

可是如今不同了。

自打圣祖皇帝开国以来,一直都是推祟科举取仕,当然,也会有举荐这条官路。

只是这几十年的推行新政的后果就是,推举为官的人,再有才华,百人中也不见得有一位能升高位。

大多数都是在五品官以下徘徊,或者是干脆就在地方上干一辈子的父母官。

有些人不贪心,哪怕是当一任县令,能让他平安到老他也愿意。

可是有些人则不满足,总觉得自己才华无双,可是又科举不过,偏想要剑走偏锋,却又得不到重用,郁郁寡欢之余,免不得就会积累怨气。

谢怀义是维护高门世族的利益代表,自先帝始,便已经开始了皇权与勋贵的较量。

这种较量,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也不是单纯地谁胜了谁输了那么好看明白。

几十年的较量下来,双方都是各有输赢。

要说略占优势的,应该还是皇权。

圣祖皇帝开朝立国,那是民心所向,当初他就凭借的更多的平民百姓的力量,时至今日,那些武将们往上数三四代,都是普通的农人出身,甚至还有的人家祖上曾是贱籍。

只要兵权在手,那么就永远是更有底气的。

谢修文换上一身崭新的棉袍,让豆子和方虎陪他一同出门。

早在出发来京城前,徐远卿就给了他两个地址,并且一再提醒他要第一时间前往拜会。

今日是腊八,是谢修文第二次去王府。

王翰林并未归京,谢修文此次去的就是他的家,更准确地说,谢修文要拜访的是王翰林的父亲王勤山。

王勤山如今官拜户部尚书,且是阁臣,在百官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谢修文是以学子兼晚辈的身份前来拜见的,王勤山对这个后生倒是有几分期待,毕竟能让他那个师兄和儿子都赞不绝口的,必然是有着过人之处。

自那日文会之后,谢修文的大名也在京城勋贵之中传扬起来,也都知道了他并不认同先前秦大人所提的向商户加赋的政策,所以如今有不少人都盯着他呢。

有人是想着给他个教训,好让他出出丑,甚至是能彻底地远离官场。

有人同是想着将这位新晋的才子拉拔到自己这一派,指不定日后能有大用。

还有的人就是纯粹地看热闹了,只是单纯地想看看这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谢解元能不能在京城生存下去。

诸如此类种种,谢修文只作不知。

王勤山见他能沉下心来,且一直深居简出,更是对他满意。

“今日是腊八,我们那边的规矩,是要给亲戚朋友家送一些腊八粥的,学生特意给先生送了一些过来,都是用热水温着的,先生可要尝尝?”

王勤山的兴致还挺高,他这样的门户,什么样的粥吃不着?

不过,倒是对他们家乡的腊八粥还是多了几分期待。

待取出来看过之后,便发现与自家府上吃的也差不了太多,心中的期待值就有些下降,但是尝了一口后,便觉得香甜可口之余,却不会让人生腻,而且这里面再细品,似乎是还有着药材的味道。

“你这里面可是放了陈皮?”

“回先生,的确是加了陈皮,这陈皮需得提前泡发一个时辰,然后再将上面的一些白茸刮掉,然后再熬粥用,而且这里面的一些食材,也要根据火候的不同,分先后顺序放的。”

这话没错,王勤山还吃到了一枚莲子,舀进勺子里时是完整的一颗,但是入口一抿即软烂,可见是用了心的。

“不错,这粥是何人熬的?”

“能得先生喜欢就好。这粥是学生内子熬的,因着家有两个幼童,所以内子时常会将粥熬得更软烂一些。”

“哈哈,不错,不错。你娶了一位贤妻呀!”

这也不过是客套话,听一听就罢了。

王勤山在书房里看了一个时辰的书了,早膳本就用得不多,这会儿也的确是有几分饿了。

最重要的,还是这腊八粥做的对了他的胃口。

若是谢修文有意讨好他,就不会带如此寻常食材熬粥的腊八粥过来了。

“你老师曾在信中屡次对你称赞不已,今日可带了文章过来?”

这正是谢修文此行的目的,连忙作揖道:“带了,还请先生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