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13
先给所有读者道个歉,上一章的内容过于真实和糟糕了,有悖于我写本书的目的。
对不起。
初中时家里还没有买轿车,我同样是和那些村小的伙伴们在周五一起骑车回家,有些熟悉的面孔在身边的感觉真是让人无比踏实。
阳光拖着五彩斑斓的尾巴在空中画出一座彩虹桥,在一滩清澈的水坑旁照耀着我蓝色的校裤和白色的校服,我和周围一样着急赶着回家的住宿生一样,躁动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终于迎来解放的自由。
乌黑亮丽的头发从我身边一闪而过,那便是她——霍雷雷。
周围有很多同样的女生,有的比天使还要美丽,但总是照她逊色三分。
以至于——我只敢偷偷地瞄她那么几眼。
初中和小学的我没有一点变化,但仿佛周围的人却变的愈加陌生。
即使我们共同骑车在路上,也不会再去聊一聊六年级的时候那部《火力少年王》——
“你的悠悠球还有继续在练吗?”
聊想当年,我便是斥巨资25元大洋买了个悠悠球。
哈哈!当时真是威风十足。
当所有都在那里“一提一拉”的时候,我已在研究如何将“死眠”的时间延长。
班里13人将尽7、8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悠悠球。
那是悠悠的鼎盛,也是我最珍贵的记忆片段之一。
除了悠悠作为娱乐,我们小学生的自由当然还有更多——
什么扇“piaji”啊,什么弹“liuliu”啊!还有打沙包啊!跳格子呀!真是我想说是永远都说不完的。
在小学,印象深刻的朋友有太多了,每一位我都喜欢。
而在初中,印象深刻的朋友便变的更少许多了,仿佛大家更多的在意自己。
但这对我一直以来注意身边空气,讨好身边朋友的原则有些出入,那便是——我少了一些机会。
况且因为自己害羞却弱的性格,也没法右手一下子拍到墙上,身体前倾,目光紧紧地注视猎物的眼睛,仔细观察她每一处的细微变化,吸食她的清香,左手撩动她的秀发,进而突然一下抓住她的手腕,慢慢地拉近和她的距离“嗨!可爱的小动物,能让我有幸陪你喝一杯咖啡吗?”
思绪一下被打断的过长,以至于暴露了什么东西。
我们暂且不管好了,我没写,你也没看到。
在通往家乡的路上,总是有些兴致勃勃,不止身边有“香车美女”作伴,还有一些让人不得不在意的小学同伴。
过了柏油路便是用沙和土垫基的乡村土路,星期五放学的时间各外的早,而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上的兴致仿佛也被我们所感染,倒也总是活跃而不感时间缓慢。
下了河城镇的有些坑坑洼洼的柏油路,便是更加坑坑洼洼的土路,有些地方还算能走,但也是经过了多次垫修。
路的周围尽是些水稻田地,有些葱绿,有些嫩绿,有些绿中甚至参了些金黄。
在阳光的打量下,让我们每一个经过此地的行客都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是一篇宏伟壮丽的诗篇的缩影。
只消再往前走上几里地便能看到一片片的玉米杆,此地便是黄金国的秘密宝库。
我迎着山上吹来的野风,跨越数十里地的路程,只为寻求在人间共鸣的心魂激**,而若寻不见归途,不如就来这黄金国的宝库,即将丰收的海洋。
再往前走,安、福屯便就在眼前。
路上的风景迷人,是田野中的水稻和秸秆。
经过一个算还陡峭的上坡路,便会迎来一个叫人些许欣然的大下坡。
此时你便可以放松双脚,把控住刹车,在一片有些陡峭的缓坡上,像鸟儿一样翱翔。
“簌簌”的风鸣声,慢慢地走到了路的尽头,便也就到了福屯。
福屯的岔路上,一个通往老家,一个通往姥姥家。
每次到姥姥家,她都给我买上一大堆的零食,鸡爪子啊!辣条呀!饮料啦!
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每次都如此——
我不值得她对我这么好啊!
以至于她葬礼的时候,我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
“雨雷啊!你有没有想姥姥呀!姥姥可想你啦!”
姥姥啊!我也想你啊!我想你啊!——
路还有不少要走,只是风景有些变化,总有春夏秋冬。
另一条路便是通往我家,按左右分的话是右,按上下分的话是上。
这条路下来就变的窄小一些,但路反而变的更为平坦。
这是连接福屯和牛村的路,是我们初中、高中、大学乃至未来人生的路。
“呼呼”地喘着大气,本来平稳的道路我们可以悠闲悠闲,但反而因为胜利就在眼前而乱了阵脚。
旁边儿的田又一次变为水稻,这大概是牛村人自带的习性。
慢慢地我和伙伴们便来到了又一个岔路口,前路是我家的方向,右边儿便是通往牛村,而霍雷雷的家在经过牛村的更里面,是另一幅光景和习性。
只是她的路更远一些,即使我也同样需要再往前走一段路而后才能到家。
从那个分叉路口上去,便是又一个上坡路,此时我便不得不站起来疾驰,或是停下来缓慢行走。
上坡路的周围便还剩下尚未搬走的两户人家,在家里的一片土地上种着玉米。
再以后便很少会看到地了,前方便是一个水库——牛村水库。
牛村水库正正的对着牛村也对着我脚下的此路,我有时会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想一些东西或是什么也不想。
水库从那个小上坡路后便就呈现在眼前,有些下午的阳光调皮,非要把自己的羽翼放到波澜不惊的水面,吵闹地去叫醒她,我们的母亲水库。
换来的熠熠生辉也是罪有应得,谁允许你去叨扰那纯洁的水库母亲,即使现在污浊不堪,即使鱼儿再不像从前那般欢喜,即使她遭受了太多太多不公平不合理太随意的污染,儿子又岂能随便的放弃自己的母亲。
这是一位上了年纪的母亲,从我出生便陪在我的身边,一条河,染尽铅华,最终被人遗忘。
在往前走,便要穿过石场。
石场的那座山已经和水库一样尽力了,沧桑了。
通过石场,便能看到我的马屯,这是我的城池,我赖以生存的地方,我引以为傲的城池,我的乐园,我的家乡。
家乡有乡俗,这乡俗便是落叶归根。
一棵小草都有它的归宿,何况是人。
我是家乡的一根羽毛,祖国一根微不足道的小草,我的人生于我于家乡是珍贵的,我的家乡于我于祖国是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