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长途奔袭
这掷弹筒是俄军最先发明,日军发扬光大。
原因就是为了省钱,掷弹筒的作用还是比不上迫击炮的,不过制造价格是前者的十分之一。
战力却至少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经济实力和制造能力都有限的日军,就把掷弹筒的作用尽可能的放大,发挥它无限的潜力。
有人做过统计,侵华战争的前两年,这小小的玩意儿给华夏军人造成的伤亡是全部人数的三分之一。
这个亏吃的不可谓不大,所以陈天民这次就要发客为主,抢了你的东西,用来杀伤你自己。
“排长!我觉得咱们人多,武器也上来了,打赢是肯定的,但是,想缴获这么多东西只怕……”
马小七没敢说完,忐忑的看着陈天民的脸色。
陈天民笑道,“你的担心有道理,不过到时候听指挥,看我的就行。”
二十几个战士中,伤势没好的还有九个,现在施凤荣和年小英正在给他们换绷带,上药。
陈天民集合了其他十五个战士,每人一支三八大盖,三个弹匣。手榴弹每人两颗都不够,只好一人一颗。
保卫科的两位股长,就留下做警卫任务。
陈天民和留守的伤员和
县干部们打个招呼,就带队出发了。
这河曲县的城南兵工厂,其实就是个小型加工厂,做不了大东西,只能搞些子弹复装,枪械修理,什么的,鬼子接手后,拉来一些机械,现在还可以造一些榴弹,手榴弹等简单的东西。
它的位置相对于河曲县来说,基本等同于那座集中营,只不过方向相反。
离县城十几里地,离陈天民等的距离,三十几里。
守卫兵工厂的鬼子,加起来大概是两个小队。因为不信任伪军,这个重要地方一个伪军都没有。
别小看这两个小队,我军一个五百人的县大队,也拿不下来。
因为鬼子两个小队,就装备了两门50MM迫击炮,两挺重机枪,六挺轻机枪,六个掷弹筒。
这火力赶上八路军的一正规营了。
主要差距还是武器上。
此时春寒料峭,山路上几乎没什么人。
即便如此,陈天民也命令大家隐蔽前进,避免被人看到,惹到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一仗,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只不过不能明说,以免伤了士气。
除了队伍中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其实根本不会是对方的对手。
鬼子的一个
班,可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战争机器,而且兵种搭配合理,单兵能力超强。
如果挑战这个巡逻分队,就算最后赢了,己方的伤亡也不可能小。
所以,陈天民打好了主意,这次就自己一个人动手,其他人还是歇歇吧。
“其实,我在黄埔军校毕业的时候,不小心伤到了眼睛,那以后眼睛里始终有个小血块,虽然生活上不影响,但是射击什么的,还是会模糊的。”
陈天民开始编故事,给自己一会儿的表现找好台阶。
“不过前几天集中营那一仗,我眼睛又被碰了一下,你们猜怎么着?”
“难道说?现在好了。”贺征疑惑的问道。
“还别说!真是。那天咱们排长大发神威,四个角落的机枪鬼子。一个没跑。全让排长给点名了。以前排长可没这么准。”
小战士王二宝恍然大悟的说。
孟德彪,马小七也都窃窃私语,“难怪!那天排长真是准。”
陈天民见目的达成,就说道,“所以,今天的打法,以我为主,你们辅助,帮我看好东边的那个巡逻分队就行。”
不是吧!排长要单挑鬼子分队?
大家这才明白陈天民说这些
话的用意,不由都半信半疑起来。三十多里的路,战士们走了大约两个小时。
快到兵工厂的时候,立刻隐蔽起来,远远的观察动静。
这兵工厂是在一个林场里面,里面有四个分队的鬼子把守。
林场大门外,还有两个分队的鬼子每天不断来回巡逻守卫。
因为大门到里面,距离比较远,一旦外面打起来,里面鬼子是不出来的。
只会龟缩防守。上次就是这样的。
陈天民带着大家,在远处的山林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中午的时候还吃了带来的饭团。
好在现在天气没那么冷了,不然十几个人呼出的热气,也会被敌人发现了。
“排长!观察清楚了,”徐宝根拿着一块老怀表,汇报情况。
“东边的这个巡逻分队,每次经过这里的间隔时间大概是十七八分钟左右,巡逻到那颗大杨树下。西边的分队是二十五分钟,应该是那边有石头堆,需要绕路。”
陈天民点了点头,“等一会儿,宝根你和小七他们这个组,去东边帮我顶着林场里的鬼子,要是里面的鬼子出来了,那就不用打了,立刻撤退。”
“贺征你和孟德彪这个组,在
西边看住了那个巡逻队,万一他们提前了,帮我阻击一下。”
大家一起点头,陈天民不放心,又叮嘱道,“轻易不要开枪,如果必须开枪,大家一起,排子枪命中率比较高。”
贺征点了点头,“排长!你一个人要小心啊,这是加强的分队,十六个人呢,多了三个掷弹筒手。”
“要的就是这小钢炮掷弹筒!都看到没,这伙小鬼子身上可都是宝贝啊,挂了多少枪!”
马小七道,“看到了!小鬼子是真有钱,那些机枪手身上背的都是王八盒子,加上他们队长的,王八盒子就有五支啊!”
“你光看到王八盒子了,没看到89式掷弹筒的榴弹嘛,每个人背了十二发,三个人就是三十六发,够打三四次战斗了。”
陈天民最想要的,甚至都不是歪把子轻机枪,而是那步兵王者小钢炮。
“准备行动吧!记住我比划一或二手势的时候,都对应什么战术,千万不要搞混。”
看到大家一起点头,陈天民把手一挥,“开始行动!”
呼啦啦!十五个人左右分散开去。
只留下了陈天民,和他面前的两支三八大盖,和四个压好子弹的弹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