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与蔡行长约的时间是上午。

繁忙的早晨, 办公室外一个工作人员在耐心解释兑换香江币的规则。陈兰君将一叠手写的商业企划书递上,盯着办公桌发呆。朱红色漆已磨至发白,露出里面的木胎。

银行家也没有余粮呀, 陈兰君想。

纸页翻动,“哗”一声响, 蔡舒云抬起头,将目光从笔锋尽露的白纸黑纸转到眼前过分年轻的女孩身上。

“陈总, 其实我很好奇, 你为何坚持在这边贷款办厂呢?尤其是在当下的情况。”

蔡舒云的语气有些微妙:“依照令姐的经历,与陈总的本事,香江或许更有前景。”

能说出这话,看来蔡行长这两天也没闲着, 一准是仔细调查了一遍陈兰君的背景。

“没法呀, 我不擅长游水。”陈兰君说。

蔡舒云愣了一下,哈哈笑起来:“陈总真幽默。”

怀揣“督卒”想法的人, 练习游泳简直是必修课。练好游泳好上岸。毕竟,走水路要游过一段海湾,水急浪高, 还有鲨鱼出没, 水性不好的压根不可能游过去。

陈兰君么,虽然勉强称得上会游泳,但游不长, 游不了多远。

皆因小时候有一次在家乡的河里游泳,不小心被水草缠过一回, 虽然姐姐及时将她托了起来, 但也呛了好几口水,很难受, 从此不再愿意费心学游泳。

陈兰君微微含笑,说:“其他的原因,也许在于我有自信,眼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若能抓住这股东风,那我的成就,绝不会比去香江差。”

从务实的角度来说,现在的香江,已非几十年前适于制造商业传奇人物的环境。如今的香江,经济已得到极高的发展,与此同时,占据金字塔顶端的那一群人大体上已经固定。后来者想要进去分一杯羹,是很难的。

而内地,则是一条崭新的赛道,因此拥有无限可能。此后二十年,各种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将会陆续上演,陈兰君不想错过这一场盛宴。

她将这一番想法简要地叙述了一遍。

蔡舒云听完,思考了片刻,笑着向陈兰君伸出一只手:“祝愿我们一起赶上这股东风。”

“你的贷款,得到批准了。”

从银行走出,陈兰君的嘴角就没撇下来过。

整整三万港币啊!

一瞬间腰杆子就粗了。

她微笑着走在路上,心里开始计算起这笔贷款的用途。

重头戏是方便面生产设备的购入,万把块钱,应该能弄来一套二手的旧的生产线。

房租倒是不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也需考虑考虑如何给最合适。

一路微笑着,走回梧桐餐厅,连布鞋上溅了泥水也不在意。

“阿晶,你猜猜我带回了什么好消息?”

陈兰君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餐厅,却见阿晶和几个服务员沉默着,各自做各自的事。

阿晶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

一见陈兰君回来,阿晶就奔过来,哽咽着说:“阿桃出事了。”

陈兰君的笑容立刻消散了。

阿桃没能游过大海。

她死了。

海边的一个公社,专门的捞尸佬这些天很是忙碌。清晨睁眼,去海边查看,拉上来一具身体,整理好埋好,可领劳务费十五元。

今天拉上的一个不幸的年轻人,是阿桃。

南风村里,阿桃的家人哭声震天。

一声又一声的哭喊,仿佛乌云一样,压得陈兰君很难受。

那张年轻的娃娃脸前几天还在对她微笑,然而现在,已经不见了。

“二妹,这也是命。”听闻消息后赶来的陈凤君,伸出双臂将陈兰君抱在怀里,安慰她说,“也是没办法的事。”

陈兰君把脸贴在姐姐温热的臂弯里,问:“姐,你那个时候……”

“……也是有的。”陈凤君轻轻叹息一声,“那次也有一个人,被浪打下去,就没浮起来。”

陈兰君情不自禁地握紧陈凤君的手,心里无限后怕,万一姐姐真的没游过大海,那么……

她不敢细想。

“都过去了,”陈凤君怕吓着了妹妹,轻轻拍着她的背,说,“没事的,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人依旧得活着。

静默了十分钟,陈兰君睁开眼,站起身来。

陈凤君有些疑惑地问:“二妹?怎么了?”

“我去找村长谈建厂的事。”陈兰君微微侧颜,面无表情地说。

说完,她转身朝村长家走去。

到的时候,村长正在闷头抽烟。

听陈兰君说完来意,村长犹豫了片刻。

“这个时间向村民宣布建厂招工事宜,会不会不太合适。”

“合适。”陈兰君望向屋外,光线里浮动着尘埃。

她的声音很平静:“拼死过去,是为了挣钱挣前程,可若是家门口就能挣钱挣前程,也许就不一样了。”

*** ***

年轻后生的死,总是容易让人感到难过。

南风村一个普通的村民家,老婆婆想到曾经来串门的阿桃,也忍不住落了几滴泪。

老婆婆望向儿子媳妇,语气几近于请求:“要么,督卒的事就算了吧。”

父母不语,年轻气盛的孙子倒是开了口:“那闯过去的可比没闯过去的多,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她下水前一定没拜神。”

“也不好这么讲。”

“妈,你一年累死累活才赚300元,人家那边一个月抵你一年!”

“可是蛇头要价也太高了,几千呢。”

“实在不行,我也游水去!”

“诶呦,你是要气死奶奶。”

一家人争执着,忽然听见村里喇叭“刺啦”一声响。

被这声音一刺,几人都不再说话,只皱着眉望向外面。

村长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各位村民,有一个重要消息要向大家宣布。”

一阵“滋滋”声过后,传出了一个好听的女声:

“我是正梅公司的总经理,陈兰君。我们公司决定,将在南风村兴建一座方便面工厂,将进行公开招工,薪水丰厚、待遇从优。只要肯努力工作的,工资加上奖金,一个月最高可以到一两百元。”

屋里,父母面面相觑。

老婆婆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说:“你们听,我们村也要办厂招工了,工钱也能上百呢。”

孙子还是不太信的神气:“这也是这个什么总的单方面说法,万一变了呢?谁知道上面挂什么风。”

然而没过几天,这孙子便彻底没话好讲了。

这次发声的,不是村头简陋的大喇叭,而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级广播,传递的是中央的态度。

《经济特区条例》正式通过,特区鼓励一切客商在特区兴办企业,依法保护其资产与收入。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一律免除征收进口税。在条例公布的起先两年,投资兴办的企业享受税收特别优惠。

条例正式颁布的这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从此成为特区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