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阴阳颠倒阵

第三十三章 阴阳颠倒阵

最后一个案卷则几乎是和钱博力按同时发生的事情,也是萧青唯一去过现场的一起花盆案。

萧青记得那是一次群体目击事件,案情很简单,四个技校学生大半夜不睡觉,跳墙逃出学校去江边坐着喝酒。结果四个人全部喝的酩酊大醉,摇摇晃晃走到高架桥下面的时候其中一个女生忽然叫了一声,其余三人跟着抬头,就看见高架桥边上有人举着一个硕大的花盆对准他们。

四个都是年轻气盛的孩子,顿时对着个那个人大声叫嚣挑衅了起来。而其结果,就是他们全部被砸晕,躺在江边吹了一夜冷风,第二天清早才被环卫工人发现送进了医院。

而这件事之所以惊动了萧青,是因为当时在高架桥上发生了一起连环车祸。忽然刹车导致事故发生的司机声称有东西从边上冲出来跳上了他的车头,他是在惊吓之下才会踩刹车的。

监控录像里什么都没发现,但警方却在肇事汽车上发现了可疑的痕迹。

那是一个有整个车盖那么大的印记,姑且可以称之为脚印吧——根据化验结果和电脑复原,脚印分为脚掌部分和脚趾部分。

为什么要分为两个部分呢?因为测量结果显示脚掌和脚趾的长度是一样的。并且脚趾排列的方式也很诡异,有点像禽类,三根朝前,一根朝后。

这当然不可能是人类留下的脚印,也不是已知的任何一种动物。李长军接到报告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联系萧青。

当时萧青赶去现场的时候交警和刑警都还没有撤,萧青下车后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肇事司机惨叫了一声,接着好像被什么东西砸到了一样倒在了地上。离他较近的两位警察甚至听到了他骨头断裂的声音。司机醒来后接受了警方的询问,果然也说自己是被一个大花盆砸的。

这件事吊诡的地方就在于,萧青身负灵力,又有阴阳眼,她作为一个阴阳先生什么都没看到,但那司机却可以非常清楚地描述出花盆的样子。

三件几乎也是说是同一时间发生的案子:高空花盆案、吃人衣柜案、鱼缸溺水案。从造成的伤亡程度来看,花盆案是情节最轻的一个,所以萧青按照李长军的指示,先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溺亡案上。

当然了,那时候萧青包括S市警察局都只了解高架桥上的这一部分,没有将分散在S市各处的案件联系起来,因此也没有知道,原来这个案件早在大半年前就有苗头了。

而促使李长军下令彻查,各方案卷都被翻出来摆在刑警大队,让警队终于有了“这是一个连环案”的意识的,就是这一次的天宝大厦顶楼坠落物体,造成一死两伤的案件。

萧青翻阅杨警官整理好几份案件资料,渐渐看出了一点端倪:“老杨,你有没有发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瓯大爷那一次,除了当事人其他人别说是残渣,连声响都没听到。到了玲玲这里,虽然依旧没有人看见实物,但玲玲的伤却是最好的证明。再到四个学生和肇事司机,一边看到了凶手,一边的车上留下了凶手的痕迹。

杨警官赞同道:“没错,这一次造成的后果最严重,同时天台上留下的痕迹也最明显。”

天宝大厦很快就到了,杨警官跟在楼下戒严的同事打了声招呼,直接带着萧青上了最顶层。这栋大楼一共十九层,和周围矗立的格式高大的建筑比起来并不算高,但两人刚一踏上天台,迎面就刮来一阵大风,差点把体重较轻的萧青给掀飞了。

杨警官大惊,连忙死死地抓住萧青的胳膊。

这风来得怪异,如果硬要形容的话,它就像奇幻电影里怪物吐出的风刃一样,力道极大,又尖锐得好像可以将人的皮肤划破一样。它不像自然生成的风那样可以让人无时无刻都感觉得到,而更像是一种攻击手段,冷不丁地出现,一击过后立刻消失。

萧青站稳,环顾了一周后问道:“这天台是不是比十九层要大一圈?”

杨警官被萧青的问题搞懵了:“为什么这么问?”

“找人测量一下整栋楼,是不是地下层面积最小,每增高一层面积就加大一圈。”

杨警官不懂设计,但是按照普通人的思维,上大下小的房子不是最容易倒的吗?

萧青看出对方的疑惑,道:“所以设计图上肯定找不出破绽,我想应该是在施工的过程中悄悄改的。而且改动的距离很小,可能就几毫米,因此我们光凭肉眼去看的话,是完全辨别不出来有问题的。”

“那要是真测出来是上大下小,又代表什么呢?”

“那就说明这栋大厦是一个阵眼,在这一带形成了一个大阵。”

阳间所有的山川都是底部大、顶上尖的。阴阳相反,古时有人认为阴间的一切都是和阳间反着来的,因此设计出了一种上大下小的宝塔,叫做照影。

一开始,这种照影塔是被用来供奉先祖的。人们不舍得先辈离开人世前往阴间,就用和阳间建筑相反的方式来建造宝塔,将先祖遗骸送进去,让他们得以永远留在阳间。

后来,又有人根据照影塔的概念,画出了一个阴阳颠倒的阵法,以照影塔作为镇眼,当阵法启动的时候,阴间和阳间相互交错,亡魂就可以再次回到人间。

刚才袭击两人的风刃就是阴阳两界交错的地方,阳气和阴气发生碰撞而形成的罡风。这说明阴阳颠倒大阵已经在准备开启的阶段了。

杨警官听完萧青的描述,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声追问道:“那要怎么破解?只要你说,我们警方全力配合。”

“这个阵法是有缺陷的。”萧青道,“为了支撑阵法,布阵的人除了阵眼外还会挑选七个支点,但阴阳颠倒有违天道,所以其中必然有一个支点是坏的,只要我们把它找出来封印,毁掉它就等于毁掉了整个大阵。”

不过,布阵的人用这么大的一栋建筑做阵眼,势必会形成一个超级大阵,保守估计辐射范围覆盖将整个S市中心地区。要在这么大范围里找到七个支点,谈何容易。

这种时候萧青尤其想念凤梧,好像只要有他在,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了一样——萧青都说不清楚自己对那个男人莫名其妙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

趁着杨警官心急火燎地调动人手的时间,萧青在天台各处走了走。如杨警官说的那样,投掷花盆的人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痕迹。尤其是一种灰色粉末,几乎撒的到处都是。

萧青用指尖捻起一点闻了闻,很快判断出是草木灰和骨灰的混合物。早年这些东西曾经盛行过一段时间,蛊师尤其喜欢拿它们来做成罐子养蛊。看到这样东西,萧青心里就对花盆案的成因有了个底。她让杨警官找个理由把这个案件的所有受害人都集中在一起,方便她组一个小测验确认一下。

杨警官办事很有效率,不出一小时就将事情安排好了。在此期间,萧青跑去菜市场大肆采购了一番。

到达警局后萧青也不着急做事,而是先去了食堂,嘱咐大师傅将她特意挑选的两只老母鸡炖成汤。之后又跑到会议室,将鱼缸里的观赏鱼全部都捞走,换上了买来的黄鳝。最后又四处搜罗坐垫,拆开一个小口子,往里面倒了半捧糯米……

做完了上述所有事之后,萧青示意杨警官将人都带进会议室。

花盆案所有相关人员鱼贯而入,萧青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第一,他们所有人都是大小眼,左边的耳朵比右边的耳朵高半寸;

第二,无论是行、是走、是站、是坐,所有人都习惯将身体往右倾;

第三,他们的人中是歪的。不是说成了一条斜线,而是整条线都向右偏移。一般人的鼻尖、唇珠、下巴尖和人中可以连成一条直线,而这几个人,他们的鼻尖和下巴尖在同一条线上,偏偏只有人中往右移了一点。

事先安排好的民警在给这些人做第二次笔录,除了让他们重复过程外,还会问一些非常详细的问题。这些人在回答的过程中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眼神无法控制地一直盯着鱼缸里的黄鳝看。时间拖得久了,一些人的脸上便开始泛白,参了糯米的垫子让他们如坐针毡。

萧青看时间差不了了,便朝警员使了一个眼色。这时候从外面跑进来两只雄赳赳的大公鸡,一进门便长大翅膀朝那群人扑过去。这下所有人都惊叫了起来,慌乱地挤成了一团。

萧青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吩咐其中一个警员说:“每人多灌几碗鸡汤,最好灌到他们吐出来,然后集体送去医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