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从刘备建立蜀国后,我们可以把整个蜀国的主要执政者大致有四代人。

第一代人就是蜀国的缔造者,刘备。刘备所建立的蜀国,一开始奉行的是诸葛亮隆中对中所规划的联吴抗曹的一种外交路线。但是随着关羽的死亡,刘备的这种外交路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联吴抗曹变成了抗吴抗曹,这样做的结果便是自寻死路。

刘备死后,传位给刘禅,托孤给两位大臣。一位是诸葛亮,更一位就是李严。有了这两位托孤重臣,特别是有诸葛亮的存在,事实上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到他自己病死时期一直都是大权独揽的。所以刘禅基本上是一种名义的皇帝,只行皇帝之名,不做皇帝之事。

因此第二代执政者自然要属诸葛亮。这个时期诸葛亮所奉行的外交路线基本上是恢复蜀国还未成立之前他所为先主刘备所创立的一种政治路线。这条治国方针不仅仅是在诸葛亮时期一直在坚守,在诸葛亮死后一直到蜀国的灭亡基本奉行的都是这条路线。

而后的第三代第四代执政者蒋琬,姜维基本都是坚守这样的一样路线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总结,整个蜀国从刘备一建国到最终的灭亡所奉行的外交方针基本是一致的。至于刘备的抗吴抗曹只不过是在这条路线上的一条弯道,而随着诸葛亮的掌权,诸葛亮迅速修复了这样一条弯道,让他重新弯回到了主道上(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所以整个蜀国虽然发生纵多的战争,但他们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而做为蜀国的盟友吴国呢?他们的执政者会比较多,但决策者只有一个,便是孙权。

这点同蜀国是不太一样的。

东吴方面前面四任辅臣是最具特色的,而后面孙权宣布建国后,相反他的那些丞相却基本上只是名义上的丞相,吴国的执政方针由第一任的大都督周喻开始到最后的决策大权归至孙权一个人,这期间的过程是非常复杂。

而他的每位大都督也就是为孙权提供外交路线的决定人选都是各有特色的。

第一位大都督周喻,他和孙权的关系已经不是普通的君臣的关系,他们可以升堂拜母的铁杆兄弟。孙策交班时,曾留有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喻。这说明孙策已经将周喻安排为孙权接班的托孤之臣了。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时还只是小孩子的孙权坐上主公之位时,便是张昭和周喻带着行君臣礼。帮助孙权稳住了东吴的政权。

周喻做为孙权的第一任大都督,内心里还是非常赞同诸葛亮的所提的联盟抗曹的策略的。

但,也有不同之处,诸葛亮所提的联吴抗曹是一个长期规划,就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行使这样的外交风格,外交路线。周喻不是,周喻是在对曹操有重大军事任务时希望同蜀国联盟,但他自己心里的算盘找得是嘭嘭响。

因为以吴国之力单挑当时强大的曹操基本上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他希望借助蜀国的力量,但战争打完后。他周喻就要跟你蜀国桥归桥,路归路。各人做各人的事,别胡乱称兄道弟的。

这种做法非常现实,但他的确是为吴国的利益在着想。

当时的形势是吴强蜀弱,如果吴国不停地帮助蜀国,甚至坐视蜀国的做大,对东吴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因此周喻的这一套做法看起来不近人情,但非常适合当时夹在中间的东吴(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周喻死后,像孙权推荐了鲁肃,这个鲁肃在三国演义中就是一老好人,只会到处卖顺水人情。

其实据史料分析鲁肃还是一位非常有才,有德的人。

他所奉行的外交路线和完全是否决了周喻的这种做法,他的理念和诸葛亮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吴蜀双方联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吴国势力要比蜀国强大,所以吴国可以帮助蜀国建立自己的实力。这便有了借荆州给蜀国一说。

有一个题外话不得不说,鲁肃是周喻推荐给孙权的。从这两个人的处事风格及外交路线上看是有相同之处但也是有不小矛盾的,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周喻仍然像孙权推荐了鲁肃足以说明周喻的大功无私。虽然在理念上有强烈冲突,但周喻仍认为鲁肃是接替他大都督的最佳人选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而鲁肃上台后便说服孙权将荆州借给了刘备。但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刘备会如此耍无赖,借着就是不还。即便这样,鲁肃仍然坚持着他的风格,一方面从明面上催着刘备还荆州,一方面却说服孙权不用急着收服荆州。

从三国演义的表述来看,鲁肃就像是一个和事佬,所以后来有很多人都认为鲁肃就是一打酱油的,他的上台对吴国损失不小。但鲁肃并不如这些人想的那样,在他心中荆州是维系蜀国和吴国联盟的一个条件。鲁肃表面上催着刘备还荆州实质上即是对吴国内部或者是对孙权的一个交代,同样也是极力在维护吴蜀之间的联盟。

这样,只有两国不停的合作,才能对当时强大的魏国形成巨大的压力。但这个思想只有他鲁肃知道,而且还不能明说。

可孙权不知道这是最麻烦的事。

于是,鲁肃死后,接替鲁肃的便是那个被孙权教训着要读书的吕蒙。这个吕蒙本是武将出身,骨子里是一个强硬派。他的主张又似乎回到周喻的时期。他完全撇开了鲁肃的外交路线,完全不理解鲁肃这样两边讨好的政治用意。他一上任便像孙权提出了要收回荆州。

孙权其实内心也是想收回荆州的。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哪个君主希望自己的领土在别人手中,哪怕是盟国又如何?维护同一个比自己实力弱小的国家居然需要用自己的领土去讨好,孙权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非常的不爽。吕蒙一提出要收回荆州,孙权当然批准。

于是东吴集团一直在等待时机,随着关羽的盲目发动战争及对东吴势力的忽视,吕蒙同他那个吴国的第四任都督陆逊联合做掉了关羽,并且夺回了荆州。荆州是回到了孙权手里,可麻烦同样来了(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

刘备失去了关羽,失去了荆州,怒不可揭举全国之力发动了讨伐东吴的夷陵战争。虽然刘备是以失败告终,但这场战争下来,双方损失都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蜀国,好不容易积蓄的实力一下倾泻的差不多了,可惜对象错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荆州不再是维系双方的纽带。吴蜀双方由同盟变成了死敌,一个荆州使吴蜀两国撕破了脸皮,却便宜了他们曾经的共同的敌人曹操。也许,当刘备决定发动攻吴战争的时侯,曹操要在家里摆庆功宴呢。

看起来聪明的吕蒙和陆逊实际是为吴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损失。

但是随着诸葛亮的掌权,双方的外交关系再次回到了老路,这就是诸葛亮的功劳。如果没有诸葛亮对这种外交路线的坚守,恐怕三国的历史未必会发展这么久。

陆逊做为第四任都督基本上是沿续了前任遗留下来的风格,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不过当时的情况也不允许有他有什么新的奇思妙想。(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一旦决策上有什么失误,可能就会遭受亡国之痛,毕竟当时的魏国非常强大,而蜀国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诸葛亮的治理下,也恢复了不少的实力。

从陆逊死后,孙权建国当上了皇帝,实际上他已经不再按照以前的思路出牌了。这个时侯随着身份的变更,自己处理各项事务的熟练,整个吴国的重大事件基本由他自己来决定,难以有其他的声音存在。孙权建立吴国后所立的几任丞相基本都是名义上的丞相,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做为,不知道他们的路数,而且替他们做为的就只是孙权。

所以,纵观整个吴国的发展,他的外交路线是随着他最重要的近臣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也就是吴国和蜀国之间外交风格上最大的不同。

而魏国呢?魏国的这个风格又是一道风景。那么曹操建立魏国后,做了行为上的准皇帝。他欠缺的只是皇帝这个封号而已。

整个魏国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称之为前魏国时期,这个时期就是曹操做为掌权者的时期,他们的特点非常明显。就是攻击!(各位看官,求个好评哟)如果不是不停地攻击,怎么可能统一整个北方,在以后的三国鼎立的环境中取得如此大的优势。

第二个时期便是后魏国时期,也就是曹操死之后,曹丕曹睿等人执政的时期。这个时期,相对于曹操所领导的前魏国时期,要更难一点。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而且这守江山守的还是这种要名分没名分,外面的敌对势力又强大的江山。更难!

正因为魏,蜀,吴这三国这种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导致了各个历史时期发生了那么多的战争,而战争真正受苦受难的只能是老百姓。

所以做为一个有理想的谋士或者将军,就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解决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让天下一统,这样才能避免各个时期各个掌权者对权力的追逐和对天下苍生的无视。而这种实际行动便只能是--战争。这样也就解开了为什么姜维会不遗余力地去完成诸葛亮的夙愿。

那么姜维该怎样去做呢?

夜已深,各位请静心调养,容某明日再吹。

(在下第一次写东西,可能在过程中没有那种带故事情节的小说那么**迭起,所以在下现在正在构思一部三国题材的穿越剧,如果各位看官有兴趣的话短信一下,提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下不胜感激,最后求好评一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