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酒后惊谈

第003章 酒后惊谈

曼达在自己武馆摆谢媒酒宴请罗老板,为示隆重,曼达从周围中餐馆点了丰盛的菜肴,饭桌就设在武馆一楼的演武厅。三人边吃喝边聊,越聊越开心,频频举杯。

席间大家都各自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莉诗(LUX)说道:“我是个独生女,从小就喜欢历史文化,这也是我刀唐人街工作的原因。”

曼达问道:“那你为何不研究美国文化。”

莉诗说道:“美国文化就是多元的移民文化,说白了也就是没自己的文化,三百多年历史的民族文化,怎么能和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相比?”说到这里三人哈哈大笑。

莉诗又提议道:“让我们为美国贫瘠的文化干杯!”三个人一饮而尽。

然后罗老板说道:“我是个二代华侨,新中国解放前,还是小孩子的我的父亲,随着地主东家,为了躲避阶级革命,搬到了美国。刚到美国不久,家父就被‘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潮给洗礼的,连一点封建帝制遗留下来的主仆观念都没有了。就这样家父和东家分了家,不再伺候了。”

罗老板喝了口酒,继续说道:“对外人说是和平分家,其实就是我爹趁着东家睡觉的时候,半夜里划拉了点儿瓶瓶罐罐和半根金条跑了。从此置业、娶妻、生子,还成了教人中文的私塾先生,我属于子承父业。”

三人越喝兴致越高,听过罗老板的叙述后又举杯:为了“自由、平等、民主”干杯!

不过,干杯时都说是干杯,但实际上三人之中只有曼达一人,是每逢举杯必一饮而尽。而罗老板和莉诗也就是点到即止。

也许是酒逢知己,也许是收获了和莉诗甜美的爱情。平时话不多,有点儿内向的曼达今天也来了兴致,要为莉诗和罗兴仁舞一套刀法助酒兴,罗老板和莉诗自然是鼓掌欢迎。

曼达的刀并不在大厅两侧的兵器架上。而是从二楼抱下来了大包袱。走回餐桌前,曼达把包袱往桌边上一放,就从包袱里面露出来了一个大木盒,罗老板一见盒盖儿上的图案,好像是中了邪一样,猛然站起身来!

由于动作过于激烈,罗老板把桌子撞得一晃,大家忙伸手去扶酒杯。罗老板也发觉自己反应有些过激,紧忙坐下整理一下碗筷,平复心情。

莉诗喝得并不多,看出罗老板的举动反常,便请教道:“罗老师是否认识这个盒子。”

罗兴仁喝了口酒,定了定神说:“也不能说就认识,只是觉得木盒上的图案很眼熟,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所以有点吃惊。”

莉诗一听就来了兴趣,罗老师长罗老师短的,不停的请教这盒子的来历。

罗兴仁仔细的端详了一下木盒上的人面图案,就发现这张脸眉宽口尖,尤其是眼睛非常突出,眼皮外面还露着半截眼球,就像是两根圆柱体插在眼眶里面一样,鼓鼓的,十分抢眼。

罗兴仁又掀开了盒盖,木盒里装着一把明晃晃的刀,整个刀非常的具有象形色彩,形状怪异。从刀尖看很像是鸟嘴,从刀背来看,就像鸟的后脑,还带着像鸟的缨毛,而刀柄末端很明显是鸟尾巴的形状,尾羽清晰。整把刀最为醒目的就是刀头三角区域内的一个球形突起,也就是鸟眼睛了。

罗兴仁自研究古董以来,古籍和字画方面的认识为自身强项,陶器和玉器也是行家里手,唯独金属类物件和木器方面见识略浅一些。今天还都给赶上了。但即便如此,这么好的钢口也能断定是新的。

罗兴仁想再看看刀子下面的盒底有没有其他图案,于是伸手握住刀柄,用力一提,刀却纹丝没动。莉诗和曼达被罗兴仁逗得哈哈大笑,罗老板也跟着自嘲的笑,这才轻松了一下气氛,曼达单手轻松的把刀从木盒里取出。

罗兴仁接着看盒底,盒底用料并无拼接,看样子是整块的原木制成,空隙是挖出来的。再看盒盖儿的反面是一张闭目的人面图形:宽眉、长鼻、阔口。罗兴仁看得啧啧称奇,不自觉的念道:“不对劲啊!这不像是装刀用的木盒,而分明是一口棺材!”

罗兴仁的话把莉诗吓了一跳,心说:“怎么桌子上摆的的大木头盒子是口棺材?”

但是已经喝高了的曼达一听这话,看着罗兴仁夸赞道:“罗老板果然见多识广!真不愧干古董生意的!这还真不是储刀盒,而是叫刀塚。是葬刀的器皿。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刀主人不再用刀时,才会举行葬刀仪式。”

“葬刀仪式?”

曼达:“不错!葬刀仪式一般都比较血腥,有大规模的人牲祭祀。届时刀主人就会用木头刨制这样一个刀塚,还会给刀身裹上新布,就像给死人穿上新衣服一样,下葬之前还得再往刀塚里扔几个……”

还没等曼达说完,罗兴仁抢过话头说:“再往扔几个象牙和海贝!”

曼达一惊!片刻之后,又转惊为赞,醉醺醺的说道:“罗老板神人,佩服!”

莉诗好奇的问道:“罗老师从何得知?”

罗兴仁把大木盒盖上讲道:“你来看这张脸,突出的眼睛和尖尖的嘴,这个图案我见过。那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实物展出上,其中有不少青铜物品是描述这样的脸部图案,其面部特征十分的相似。其中阔口的是人面,尖嘴脸则是一张鸟脸。”

讲到这里,罗老板突然转变了话题,不禁的感叹起来:“剧《探索频道》介绍,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根据同位素探测是距今3200年前的东西了。但其当时的工艺却让几千年后的今天,包括科技最发达的日本在内的国家复制实验都失败了,这说明现今的科技根本无法像古人一样制作出那么精美的金属制品。”

感慨过后,罗老板又继续给莉诗介绍道:“根据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葬法特点,我可以推断这个木盒底部的凸起要表现的分别是:人的头、身、腿、和**,在这周围撒几个海贝做墓底,以求来世多子多孙。以象牙盖墓则是希望来世成为能够通神的祭祀人员。我就是通过这一点推测这应该是口棺材的。”罗老板说完,莉诗和曼达又是一番夸赞。

罗兴仁又琢磨了片刻后,又继续说道:“3200多年前就能达到如此高生产工艺和科技水平的部族,大家普遍都认为,他们和他们所拥有的文明都一起毁灭了、消失了。很多疑问也就无法解答了,比如:那个部族为何在当时拥有那么高程度的文明?再比如,在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道具——海贝又从何得来?要知道他们的居住地远离印度洋。”随着罗老板的一个个提问莉诗也陷入了沉思,她对这个话题非常有兴趣。听得十分入神。

看到自己的推测引起了莉诗的思考,罗老板略有得意的继续问曼达:“这口刀是否是新近打造的?”

曼达醉得吐字含糊的说道:“罗老板眼力好。您说别看这刀虽不是什么古董,却是我按着神的兵刃仿制,形状和尺寸绝对一模一样!”

罗兴仁:“曼达,你喝醉了!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神,你又如何仿制神的刀?”

越是喝醉的人越是不承认自己喝醉了,曼达还信誓旦旦的说:“自己的刀就是仿造的神的刀,自己在一个神秘的地方看见过许多离奇的事情,也包括神的宝刀,而且自己这把刀仿的很好,很像……”罗兴仁摇摇头仍然表示不信。

这时莉诗看到曼达是真的喝醉了,有些失态。于是要扶他去楼上休息。

罗兴仁一看天也不早了,就说道:“你们早点歇着吧,我也要回去了。”说完,罗老板就起身要告辞。

可就在这时,曼达突然神秘兮兮的一手一个,拉着罗兴仁和莉诗说了句:“我告诉你俩人一个秘密,你们说的那个古老的文明部族并没有灭亡,而是找到了一个方法,集体迁移了。他们去的地方,和我们的世界截然不同!”

“这些事情,你又如何得知?”罗兴仁问道。

“我当然知道了,因为我就那个部族迁徙时,被遗忘下来的人……”曼达异常坚定的说道。

罗兴仁一看差不多了,越听越悬了,于是告辞走了。

第二天,莉诗告诉了曼达昨晚都说了哪些醉话,曼达后悔不已。莉诗又追问曼达所说是否是真的,曼达表示属实,并且决定有时间要把所有的事告诉莉诗。

早餐过后罗老板来看望曼达,曼达向罗老板解释道:“昨晚喝醉了,胡说八道,请罗老板别当真。”

打这以后,曼达就怕罗老板再追问那晚的话题,没想到罗老板非常识趣的再没问及。又过了几个月曼达和莉诗正式结婚,肖老头子和杨玲也带着新出生的艾然返美,一家三口来喝大哥曼达的喜酒。

来参加曼达与莉诗婚礼的人并不多,除了肖然老一家三口之外,就是以罗兴仁为首的,十来个周边店铺的街坊老板来捧场。莉诗的父亲是个非洲裔的大个子,莉诗的母亲乍一看简直就像是个华人,身材高挑修长。

一问之下,原来莉诗的母亲是印第安纳原住民,用莉诗的话来介绍她们母子,那就是:“从前美洲大陆的主人,现如今美国的少数民族。”

婚后不久曼达突然接到了一份工作:光鲜、高薪、政府部门,考虑到莉诗已经怀孕了,曼达觉得新工作比舞刀弄枪要强得多。于是曼达不再经营武馆,而是开起了更适合女人打理的餐馆。

很快地,地龙武馆更名为:“地龙中餐馆”。之后曼达便安心的从事他的新工作,将餐馆更多的交给莉诗管理。

肖叶曼开车载着肖艾然回家。

叶曼家的地龙中餐馆在唐人街的第四条街,还没等到家,叶曼就发现自家餐馆的位置冒着黑烟,叶曼心里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前面围观的人太多了,车开不进去,叶曼只好将车靠边停下,向人多处跑去,艾然紧跟在后面。叶曼就看见一片混乱。有三辆警车闪着警灯,还不时的传出对讲机喊话的声音,有一辆消防车正在向自家的餐馆喷水。

《鬼墓迷踪》最新章节由云起书院首发,最新最火最快网络小说首发地!(本站提供:传统翻页、瀑布阅读两种模式,可在设置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