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绝密启动

(十七) 符文密码 青豆

小六从未接触过国家机密这类让人想着都胆颤的事情,宣读完誓言后,他还在因各种因素的汇集而使得小身板抖个不停。

老杨快到中午时,已经能下床,刚一下来就忙个不停,他在找凌同拿给他的古籍。可他找遍了房间,也没看到。

“小六,你帮我想想,我会放在哪里了?”老杨时不时拿下眼镜擦拭,他不敢告诉其他人,只好让小六帮他找。

“我记得您就放在床头的!”

这几天老杨一直在研究这本古籍,就是睡觉时也会先看一阵再睡。

“不会,我可能收起来了,等我再想想。”老杨掩饰着,因为这里有外人。老严怕再出事,特意安排了战士守在门外。

其实古籍上的真文并不多,主要还是符咒之类的画法,说白了就是一本道教符文制作技法的教科书。可老杨谨慎的性格,还是让他想到很多。他似乎已经隐约感觉到军方的意图,尽管这与他最初的想法相违背,但他还是决定尽自己的能力完成工作。

这也是时代赋予当年的人性格特点,他们心中更多的是国家饱受欺凌后的自强信念,这种信念也许是现代人所难理解,可他们却能抛弃个人的荣誉与利益,全身心的投入理想世界的建设中。不能说他们崇高,因为他们朴实无华。不能说他们愚笨,因为他们的赤诚可昭日月。

小六现在还无法理解,他没有杨宏开的睿智,能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再说他现在涉及的领域也不可能让他参透出事情原委,所以他找起书来并不情愿。

直到吃午饭时,老杨也没找到他的书。老严又风风火火的来了,告诉小六下午就开始紧急发掘,这是北京方面的意思,要不惜一切代价在两天内完成发掘。

小六本来想上午就开始,可老严考虑安全问题,没同意。想来他上午就在安排安全工作,现在他是有把握了才来通知。

小六吃了几口饭就跑到山上,原来老严认为安全的方法就是参与发掘的全换成军人,而且外面也增加了两个连队的战士。给小六的感觉这里成了战场,虽没有战火硝烟,可一样让人紧张激动。

“晓陆同志,我是何大庆,现在这里由你指挥,你可以随意安全他们做事,如果有做错的请立刻指出来,我们需要时间,四十八小时内就必须完成发掘,这几位是省文物单位的同志,他们也会服从你的安排。”何大庆政委走过来,热情的握着他的手,站在他身后的几位小六也认识,都是小顾的同事。

“嗯,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小六认真的点点头,那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让他周身都火热起来。

军人们动起来,他们比起社员们干得更起劲,全是穿着白背心,挥动着手里的工兵铲,将铲出的土扔出几米。小六紧张完了以后就知道让大兵来干细腻活,实在是个错误,可开弓就没得回头箭,他只能不时的吩咐他们注意,不要铲到墓砖上。

有个战士显然对此有想法,小声嘀咕什么,没想到让何大庆听到。

“你在说什么,庄大牛同志,请你大声说出来。”

“报告政委,我们这是铲除封建地主坟,凭什么还要让我们小心!”庄大牛的话让在场的很多人有了娱乐的味道,何大庆本来准备狠狠批评他一顿,也让他的话逗乐了。

“好了,谁说这是封建地主的坟,这是国家的宝藏,我们这样做就是为国家保留下最珍贵的东西,让你们小心点就是怕你们这些粗手粗脚的大兵撞坏,知道了吗!”说到最后一句时,何大庆有意提高了声音。

“知道了!”干活的军人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让墓葬发掘现场响起轰鸣声。

小六也直到这时,才有了热血沸腾的感觉。到了傍晚七点多,工地四周点起很多的火把,虽然能照明,可问题是烟也很大,熏得人受不了。后来还社员们做了几个超大的灯笼送上来才解决问题,这种灯笼用的是煤油,悬在墓地四周,用长竿挑起,即没烟照明强度也高。

快到夜里十一点的时候,预备的照明用煤油快耗尽,潘队长又发动社员每家每户将自家的煤油拿出来,往山上送,一时间山路上尽是往来送煤油的社员,每个人手里都是拿着大大小小的瓶子,那情景看着真的很人感动。没有人会觉得这么做不可理解,真的就是非常心甘情愿的,百姓们会觉得军人需要他们的帮助是他们的荣光。应该说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人的精神世界中却充盈着关爱与互助。

潘队长家里拿来的最多,两瓶医院吊盐水用那种瓶子装的煤油,基本就是他们家半年照明用油。老杨看在眼里很感动,私底下将身上仅有的钱出来,都交给潘队长,让他给每家每户都分些,算是公家的补偿,可潘队长说什么也不要。

后来还是老严听说后,往市里打了个电话,紧急调运两桶煤油过来。那个年代电话是奢侈品,战争中的电话都是工兵部队临时铺设的,公社的电话还是在老杨来之前几天,省里特意装的,用于突发事件,从这点也说明省里一开始就对此处的考古发掘很重视。

发掘现场军人们轮班上,干起活来特别拼命,本来也有战士提出来可以先进去将文物拿出来就好。可小六谨记着老杨的叮嘱,不敢冒进。差不多快到清晨六点多的时候,整座墓葬都已经显露出来,外观上看像极了多边盒子。上方略有些拱起,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是墓葬,真的很容易联想到日本鬼子的碉堡。

有个战士玩笑着说,原来日本鬼子的碉堡是照着我们的坟墓造的。

不过说笑归说笑,古人的智慧确实值得后人学习,这种建筑在地下经历上千年的地质变迁,依然还能保存当初的模样。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实在是个天大的笑话,有的桥修好还不等通车就能趴河里去,只能说一头猪拱的窝还能挡风雨,比猪都不如啊!

小六让人将杨教授请上来,正式开始古墓发掘。那些个战士谁也没见过这种阵势,本来想看个热闹,但何大庆这时突然宣布除考古工作人员,其余人全部到外面警戒。

老杨原打算一直盯着发掘进度的,凌晨二点时老严怕他身体吃不消,硬是让人把他架到山下去了。现在看着战士们用一夜就完成了他们三天的工作量,心里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不甘。考古本来就不是挖战壕,可现在也只得接受事实。

“将墓室的砖先编好号,拆的时候注意按顺序放好,用石灰水写就好。注意不要涂到有文字或图案的地方,凡是这些文字和图案都要拓印,尽量清晰点,对最好是老同志。先在墓门这边进行就好。”老杨镇定的指挥,眼睛却一刻也没离开过墓室门,其实他之所以说得如此细致一方面是保护文物,另外就是想将开棺的时间拖到中午。他计算过,十点左右的阳光会正好照射进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