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年规划

县令忙完下乡劝农的大事回到县衙,刚坐下喝茶缓口气,张书吏便来了。

“大人忧国忧民劳苦功高,乃是百姓之福啊。”

张书吏殷殷勤勤拍了几句马屁,县令自然要谦虚几句,礼尚往来问他怎么还没下衙。

“韩家那小子烦人得很,一天三趟跑来问小人,何时才能有幸得见大人,小人对他烦不胜烦,晚些回去,省得又要被他缠上。”

张书吏故意露出一脸苦不堪言,暗中观察县令的神色。

这话县令并不全信,张书吏好歹是官身,能怕了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后生晚辈?

不过,花花轿子众人抬,有些事看破没必要说破,反正已经答应要见韩影了,就尽快见一面吧。

“倒是让你费心了,明日无甚要事,你让韩影来一趟吧。”

张书吏又奉承几句,欢天喜地回到家中,打发张大炮,明日一早就把韩影叫来。

韩影等了好几天,总算能见上县令了,连忙重新洗漱一番,头发也梳理的整整齐齐,换上最新的长袍,坐上张大炮的马车往镇上来。

当然,没有忘了带上两块肥皂。

张书吏先叮嘱韩影一番,见了县令要守礼数,怕他紧张反而误事,又安慰他。

“你之前是见过大人的,就是那天你和大炮玩闹时,我身边的中年人。那天大人微服私访,我不说破他的身份。”

“你只要记得不错了礼数,就出不了大错。”

韩影早就猜到县令的身份,就算第一次见,也就觉得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不过张书吏一片好心,他总不能不领情,含笑听得认真,等他说完,又道谢不已。

总体来说,张书吏对韩影还是很有信心的。

交代一番便带他来到县衙见县令。

县令换上官服,比微服私访时多了几分威严,不过对于韩影来说,这点威严还不足以让他失了分寸。

“学生见过大人。”

端正行礼后,韩影长身玉立,和那天一身粗布旧衣,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大哭的模样,简直就是两个人,倒让县令有点刮目相看之感。

“听说你想和本官做生意?”

县令见韩影头发束在头顶,只以一条布带束紧,而没有戴代表童生身份的方巾,便知道他没有任何功名在身,便没有问他读书之事,开问见山直接问生意。

韩影微微一笑,将带来的肥皂呈到县令面前。

县令摆了摆手,“此物的好处,张书吏已经向本官展示过了,本官只想知道,你想和本官做什么生意。”

“大人请听学生细细道来。”韩影态度不卑不亢,双手交握放在小腹上,侃侃而谈。

说了半天话,县令都没有让他坐,说明根本没打算和他做生意。

不过是碍于张书吏的面子,不得不见他一面,应付几句而已。

韩影却对自己有十足的信心,只要县令不是个傻的,就绝对会同意和他合作。

“大人大概不知道,肥皂的主要材料是猪油,以及一些增加香味的花草。”

“您用过肥皂,定然看出此物的销量不会低,学生不妨坦白告诉您,此物的利润高达数倍。”

“我想请大人出面,发动更多农户养猪,种花草。”

“我可以全部收购。”

县令皱了眉。

他相信肥皂可以大赚,但,决定生意成败的因素很多,天灾、人祸、人脉……缺一不可。

由他出面发动农户做这些,万一韩影这边出了问题,责任就要由他来负。

韩影看出县令的顾虑,笑了笑,抛出更大的好处。

“学生鲁钝,苦读十余载却未能取得功名,但忠君爱国之心却未泯。只是苦于人微言轻,报国无门。”

“这桩生意若能做成,两成红利用于应付人情往来,其余所得,学生打算分为三份,一份自是分于大人。”

“另外两份,一份归学生所有,还有一份捐给书院,资助更多学子上进。”

县令倒吸一口凉气,看向韩影的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

县令身为一县之父母,促学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绩。

时县人口少,而且穷,读得起书的孩子少之又少,近百年没出过进士。

官府办的书院也形同虚设。

如果,有人愿意捐助书院,哪怕只是出一个进士,他任满之时,玫绩考评上,也能多一个“甲”字!

但,自古商人重利轻义,韩影真的肯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捐助书院吗?

“韩影,如你所说,肥皂的利润丰厚,你承诺的三成可不是个小数目,到时你不会反悔吧?”

上钩了。

韩影脸上笑意加深。

“这桩生意若没有大人的支持,材料便是一个大问题,赚银子从何谈起。”

这话县令并不全信。

这样赚银子的生意,时县做不得,还可以去其他县做。

或者规模小一点,总之,韩影提出与自己合作,分明是故意给自己送银子。

此举反而令县令更觉不安,好好的没人会把银子送给别人,韩影定然有更大所图。

“韩影,你到底想从本官这里得到什么,你实说了吧。”

韩影苦笑叹了口气。

“学生说句不怕您生气的话,您有什么值得学生大费周折算计的?”

这话说的实在不入耳,县令不由愣了。

韩影却像没看到县令难堪的样子,继续说道。

“这桩生意稳赚不赔,学生若另有所图,大可找更有可能达成心愿之人合作。”

“不说远的,府衙的大人们,想必也不会拒绝送上门的银子吧。”

实话难听,却是实话。

县令沉默良久,长长叹了口气。

“是本官误会你了,你的确是位忠心爱国的有识之士。”

韩影没有故作谦虚说客气话,算是默认了县令的评价,继续说正事。

“大人有没有想过,三年后,时县会变成什么样子?”

“农户家家于农事之外,养猪、种花,收入有所增加,手头宽裕,自是吃穿都比之前好一些,如此便又让商家多赚了一份银钱。”

“百姓日子安稳,身体康健,还怕没人愿意生娃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