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价值

首先,信仰源自人类的意志力的需求,有意志力作为基础,信仰在价值的体现方面也显得既丰富又具有决定性。我们将从个体的角度来阐释这三种同时并存的信仰的价值。

○ 理性的狂热

人类总是会使自己在未知的世界面前却步,因为我们的天性里充满了胆怯。不过,一旦有人敢于打破这层心理束缚,大众不是对他另眼相看,就是将他奉若神明。也就是说,在理性的基础上,凡是能赋予自己的行为某种狂热的信仰色彩的人,总能突出平庸的重围,站到整个群体的高度之上。

静默和冷酷是我们的理性一贯的需要。感性和热爱只有转换成强烈的、严谨的理性,才能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感性。每一个人的梦想从现实来看都是绝对感性的,然而恰恰因为你要实现它,才倾向于热爱它,百般呵护它,不允许任何人玷污它,哪怕它事实上对他人而言是一种灾难,你依然希望它给别人带来快乐。可是,这种快乐并不是你宣扬给他人的,而是必须让他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才可以。

当你把自己喜爱的东西推荐给别人之后,其实已经担负着某种无形的责任了。梦想和现实必须保持一致。否则,灾难将无可避免地到来。

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须努力将自己的梦想、理念、价值观等——对内,推行给自己的员工;对外,以合适的手段传播给广大的消费者。如果企业家无法完成这种强势的推进,那么企业就会内无强大凝聚力,外无引导潮流的企业理想。一个卓越的企业家,尤其是领导型的企业家,必须完成引导潮流的重任。如果你不够强势,就难免受到干扰;而如果你不够理性,你的狂热就成了一种“疯子”的冒险。

○ 献身精神

你在开始启动自己的员工献身精神的培养计划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信念,同时要弄清楚帮助自己的高层管理者们的信念。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具备魅力的管理者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我的员工是我的团队中最重要的一笔资产,无可替代。他们应该被信任,被尊重,被允许参与企业相关的决策,他们也期待自己爆发最大的潜力,希望受到鼓励而不断地成长。

等到你弄清楚这些观念之后,就需要将这种价值观付诸文字,并遵循这一价值观去聘请和晋升那些秉持“人高于一切”理念的人到相应的职位上来,并且不断地将“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

长期与员工进行交流,你就会发现,实现自己的梦想、发挥潜力并获得成功是员工本人最强烈的需要,没有其他任何需要比这种需要更重要。员工扪心自问:根据我的技能、天分以及梦想,我是否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就会开始痛恨企业阻碍了自己达成个人目标。生命中一个紧要关头已经到来了,不是团队抛弃员工,就是员工抛弃自己的“领导”。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其他需求比实现自己的梦想、充分发挥才能、取得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成就更加强烈。

马斯洛曾经说,越来越接近自己希望的那种样子是人的最终需要。这也就是说,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那种人是每个人的终极梦想。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满足的愿望,即变成他具有潜在能力去成为的那种人。调查表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完全献身于自己的事业。

对此,仅仅需要更多一点儿耐心就可以了,就像伟大的巴菲特和乔布斯一样。献身于某种价值观并始终坚持它,无疑是痛苦的。正因如此,具备这种品质的人才显得那么出类拔萃,让人敬仰。

○ 内涵与境界

信仰的好坏和类型、能量释放的方向以及为自己搭建的信仰模式,决定一个人在一生中最终能够达到的人生高度。

信仰的本质是相信某种信念的正确,而不在乎它本身是否真实,甚至宁愿歪曲事实也相信它的正确性。当然,最好的状态是我们无须回避事实,给自己树立一种接近真理的理想,使得意志力与潜能的释放具备正当的理由。

同时,信仰这一精神体系的建立,起源于敬畏。人们通过敬畏建立某种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并通过心灵的对象显现出来,便形成了信仰。在信仰建立的过程中,人的理性工具心理系统与情感精神心理系统其实一直发生着变化。当人的物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时,理性工具系统作用逐渐变大,一旦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情感价值作用将不断增大,整个过程充满动态变化。信仰,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人们情感精神心理系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