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绝世佳作震惊京都所有人!

红衣的字体标明此次的大赛得主。

排名第一的是三皇子李凡。

排名第二的是二皇子李玉。

接下来是甲乙丙名次。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你们快看,本次的魁首竟是三皇子?”

这一嗓子,仿佛有魔力。

不一会,皇榜前便聚集了上百号人。

“你们看,魁首是三皇子。”

“什么?你是说曾经在京都大街上横冲直撞,得理不饶人的三皇子吗?”

“除了他,还有谁?”

“就他?还能成为魁首?怕不是耍了什么阴谋诡计!”

“那不能,皇榜还有假?”

“谁知道呢?”

“听说,这次桃李杯是为了解决江南水患,想必,这小子提供了什么有用的计策。”

“……”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

一个小摊贩背着书篓,在大街上吆喝。

“走过的,路过的,快来看一看。”

“新鲜出炉的绝世诗词,桃李杯上的绝唱!”

“一首《静夜思》,一首《出塞》,不仅辞藻朴实,感情深厚,还意义深远。”

“陛下已经下令,供天下所有的人共赏。”

“不管老人孩童,学子还是富商,一份一两。”

大家一听,立刻来了兴趣。

绝唱?

大夏朝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闻名的诗词绝唱!

纷纷上前,抢着买。

不一会,小摊贩书篓中的书籍就被一抢而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个穿着粗布短衣的青年男子眼睛发亮,轻笑道:“我竟然读懂了!”

“这诗词有什么厉害……”另一个穿着一身白衣,羽扇纶巾的男子反复咀嚼着。

刚开始,他以为这只是泛泛之词。

但细细品读下,却别有一番风味。

这首诗,不仅短小精干,而且朗朗上口。

短短几句话,将诗人当时的情感表达的一清二楚。

可谓绝唱!

“好诗!好诗!”白衣男连连点头。

黑衣男子脸上也一脸兴味:“用词简单,用意极深,真不愧是绝唱!”

“是啊,就连一向自诩为天下第一学府的翰林院也没有此般佳作现世。”

“三皇子果真是个妙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个身穿花色布料,头戴玉观的男子砸了咂嘴。

“老板,这个拓本,哪里还卖?我要多买几份,拿去给同窗拜读。”

白衣男问小摊贩。

“临安街头,檀香书社,你赶紧去吧!”

“好!”

白衣男人脸色一喜,点点头,转身离开。

……

夜晚。

费府。

一处低调奢华的院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正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一动不动的木质工具。

老头是户部尚书费仲子的父亲,费由。

费家祖祖代代都在从事工匠制作,为百姓的造福,更是为大夏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大夏国的地位极高!

他们为皇家提供武器的制作。

比如弓箭,新型的马蹄铁,以及设计各式各样的费氏机关。

费由还被炎帝特许,是唯一一个能带兵器自由进出皇宫的人!

为了解决水患,费由经过千辛万苦,制作出一架小型的水车。

水车是圆形的,通过中轴的控制,让其转动,进而使水流活动起来,起到引水的作用。

但水车只能从小范围解决缺水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干旱。

费由年轻的时候,就立志制作一个多功能,应用范围广阔的水车,可他如今步入中年,虽制作了水车,但水车的范围窄,功能弱,作用不大。

“唉!”

费由眉头紧皱,脸上一片忧愁,忍不住叹息。

“父亲,有好消息。”

费仲子兴冲冲的走过来,扯着嗓子大喊。

“何事?”

费由抬头,看向这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儿子,颇感意外。

儿子是个严谨的人,从不会将情绪放在脸上,今日为何?

“父亲,你听我说,水患有救了。”

费仲子衣袖一甩,毫不客气地坐在距离老爷子不远处的一块光亮的石头上。

这块石头经过岁月的洗礼,布满了斑驳的灰尘。

见平时一向爱干净的儿子竟不拘小节的坐在一块脏兮兮的石头上,费由的兴趣立刻被勾起来。

急忙问:“什么?难道你小子做出了更好的水车?”

费仲子摇摇头,小声道:“父亲,不是儿子,儿子哪有这样的本事,另有其人!”

“是谁?”

“三皇子李凡!”

轰!

这个消息就像一道惊雷在老爷子的头脑中炸响。

三皇子李凡?

那个纨绔皇子?!

三皇子的大名,在京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缺乏文韬武略,胸无大志,横行霸道。

有一次,他去拜见陛下,路过花园的时候,偶然看见三皇子李凡正让侍卫教训一个下人。

几个侍卫对小太监拳打脚踢,好一番折腾。

小太监衣裳半褪,趴在地上,身上血迹斑斑。

时不时还发出一声声哀求。

而李凡则是坐在不远处,冷冷的看着一幕,眼神里没有一丝温情。

据说,因为小太监不小心将滚烫的热水泼到三皇子身上,所以才会遭此厄运。

由此可见,李凡的人品可见一斑。

帝都城,没有一个人对李凡有好感,甚至没有臣子愿意支持。

而他同大多数人一样,对李凡没有一丝好感。

怒斥费仲子:“胡说八道,你可知李凡是什么人?”

“一个纨绔皇子而已,这样的人会提出治理水患的良策?开玩笑!”

费由起身,瞪了一眼自己的儿子。

费仲子笑笑。

父亲的反应在情理之中。

若今日,他没见到三皇子的表现,定是这么想的。

可是,三皇子今日的那个提议,让他觉得可操作性极高,甚至绝妙。

水泥若是能成,将会改变江南多少百姓的生活。

水患若是能解决,算是解了父亲多年的夙愿。

“父亲,今天的桃李杯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三皇子得了魁首!”

“什么?!”费由瞪大了眼睛,整个人呆住了,半晌,小声道:“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今日,三皇子在桃李杯上连作两首千古绝唱,策论考试的时候,甚至提出水泥这等神物来解决水患,因而获得桃李杯的魁首。”

“你看,这就是三皇子今日的佳作,陛下已经让人拓印,在街头小巷分发,让天下人共同学习。”

费仲子神神秘秘的从袖口中两张白色的宣纸。

宣纸上赫然写着《静夜思》和《边塞》。

“这是什么?我看不懂!”

“我只对怎么解决水患感兴趣。”

费由挑了挑眉,一脸无语。

他一个工匠,这些文绉绉的东西对他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

“儿子已经将三皇子的水泥之术法编辑成书,父亲请赏阅。”

见父亲不感兴趣,费仲子又拿出一张崭新的白纸。

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