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少主的未雨绸缪

现在徐府上下所有人都很紧张,就怕混世魔王朱高煦无端生事,带兵卒前来闹腾。

要知道,他现在是大明五军都督府左提督,逼格满满的军队总司令。

他要是成了东宫太子,报复徐氏家族起来,一点都不难。

而且,还绝对不用他亲自出面,拍马屁的人多如牛毛。

徐妙云身在后宫,宫外之事锦衣卫有意识对她封锁,也是轻而易举之事。

等事情出来她知道了,随便找个替罪羊,对于锦衣卫纪纲而言,这也不叫个事。

管家徐福现在很苦闷,老爷嘱咐他要暗中帮着少主。

毕竟少主今年只有十六岁,江湖经验欠缺。

对于管家的询问,徐钦略思片刻,沉声道:

“依本少爷看,二王子这次应该不会得逞,他充其量封为亲王。”

“另外,这次他暗中搞串联、上奏疏,要求众人推他为太子,这犯了姑父和姑母的忌讳。”

“加之姑母和姚大师都偏向世子,所以,我姑父这次一定会狠狠教训二王子一通。”

“别的不说,至少在明年夏日之前,二王子应该会老实些的。”

徐福听罢点头认同。

“那少主,府里现在的戒备等级,是否可以降低一些,尤其是夜间。”

“可以的福叔,降低一个等级,但不能放松警惕,在府里数百号人中,应该还有锦衣卫的暗影,你最好是不露声色地暗中排查。”

“倘若有了怀疑对象,先不要惊动,待时机成熟时,再一并处置。”

“另外,大家除了正常的农庄活计,府兵平时要加强训练,练武。”

徐钦想了想回复道。

“明白了少主。”

徐福点头允诺。

依据史料记载,在永乐起初的几年间,也就是徐皇后在世期间,朱高煦在争储方面,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当然,小动作肯定不断。

包括贪腐揽财,拉帮结伙,豢养死士等。

而在永乐五六年,特别是徐皇后去世之后,他就没有了任何羁绊,开始明里暗里地跟朱大胖较上了劲。

而这时候的朱棣,不知是脑袋哪根弦断了,对朱高炽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越来越不满意。

他经常萌生废黜太子,另立朱高煦为太子的念头。

当然,自己穿越搅局,原有的历史发展轨迹,是会发生一些改变。

难保朱高煦不会提前冒头?

徐钦实际是巴不得朱高煦跳出来,及时暴露他的狼子野心,也好让朱棣及时认清。

朱大胖呢,也早点断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稚弱想法。

想到这里,徐钦对着徐福笑言道:

“福叔请放心,只要朱家老二不再添乱,徐家近两年内会安然无恙,大伙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对了,姑母先前在正堂里说起过,让我等太子下月来到南京,让我在东宫入职,辅佐太子做事,福叔看可否?”

徐福笑着沉声道:

“少主,咱们徐氏一脉可是响当当的大明勋贵,都是领兵打仗,在战场上争得军功。”

“让你现在去统军打仗,那是不现实,可以考虑先从文官做起。”

“我估摸着大姑奶奶也是类似安排,让少主在朝中做出点成绩,好尽早承袭爵位。”

“但军功最重要,少主有机会还是往军中武官上靠。”

徐钦耐心听完,算是心里有了个数。

徐福现在是个管家,可年轻时随军神徐达东征西讨,后来又随徐辉祖北战燕军。

以他的见识,当然觉得武将好。

打江山靠武将,治理江山靠文官。

接下来朱棣顺利登基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休生养息,大搞经济。

各州府县各衙门的官吏系统组建,民间能工巧匠,经商能手等,都十分重要。

至于武官,历史上是朱棣穷兵黩武,才让他们有了用武之地。

治理北疆西域,徐钦绝不赞同朱棣的‘五次御驾亲征’。

对付塞外游牧部落,应该是军事和经济并重,武力威慑,经济搭桥。

将来可以发展海外,拓展海疆。

另外,永乐朝的重臣也得文武双全。

在徐钦的认知里,大明朝早期的诸多勋贵,可不是什么摆设。

他们个个都是文武双全。

统兵作战,练兵剿匪,朝会礼典,赈济灾民,大型工程,修河治水,整饬海防。

总而言之,什么都能参与,敢做敢为。

时世造英雄,乱世出枭雄。

朱元璋土老冒,他培养人才就一句话,‘下去操练’。

这叫赶鸭子上架。

开始不会,多练就熟能生巧。

军神徐达就是一个典型。

他被朱元璋逼着出任太傅,中书右丞,参与治国理政。

真正的出将入相,上马治军,下马治民。

在北疆坚守十四载,建立起以大明长城为核心,城、堡、墩的三级联防体系。

在水运上,还整修了大运河,加强南粮北调。

就连治军能力一般的汤和,也在闽浙整顿过海防。

他修建的海岸线堡垒,在一百多年以后,戚继光抵抗倭寇的时候,还能发挥出重大作用。

总之,洪武年间这批功勋卓著的大将,个个名不虚传。

可传到第二代的勋贵就差了太多。

贪图安逸。

到了眼下的第三代勋贵,估计绝大多数也就是个摆设,纨绔子弟。

纵观明史,朱元璋之后的朱棣还成,第三代是朱高炽朱曕基父子,就差老远。

不妨数一数,又有哪些名将横空出世?

富(强)不过三代。

一点不假。

这是人们对历史的观察和总结。

徐钦想明白了,文治武功,未来自己不但要进入文官系统,而且还必须能上战场,荣立军功。

真正意义上的文武双全,才能在大明建立丰功伟绩,威名远播,流传后世。

想想自己这具躯体,武功内劲等已得徐氏真传,就是兵法方面欠缺不少。

对啊,听说军神徐达著有许多军事书稿,还都是孤本。

“福叔,咱府上的兵书孤本,尤其是我祖父的兵法著作,都放在那儿,你可知道?”

见徐钦忽地问到兵法兵书,徐福颇感惊讶,忙拱手道:

“禀少主,所有兵书均在府上的藏书阁里,太老爷,老爷的兵法读物,著书等都是老奴收集保管,怎么,少主也想…想学兵法?”

“怎么,我不行吗?”

徐钦抬起头抿嘴笑道。

「请读者大大们收藏,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