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爸爸去哪儿?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门叫“社会课”的学科,当时还没历史课,于是秦始皇这个震铄古今的称号委屈地挤进了社会课本里。社会老师简单粗糙地把秦始皇横扫六国的故事,用读课文的方式一句话讲完了,然后概括说:“他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号皇帝的人,因此被称为‘始皇帝’。”

说完,全班哄堂大笑。一个粗俗的问题就此困扰了我很久,难道秦朝的时候,“屎”这个词不存在吗?如果存在,秦始皇为啥要给自己上这么个一听就有歧义的称呼?莫不是古人并不这么称呼排泄物?等我爱上历史后,遍查了书籍,发现原来我们礼仪之邦的华夏民族对这个词是有雅称的——“燥矢”。矢本来是箭的意思,变成代指排泄物,其实是古人为了避讳而写的通假字。由此可知,矢、屎在古代是一个发音。

那么,问题会不会出在“始”的读音上?这个字在古代和我们现在的读法一样吗?幸好,古代字的读法也留了证据。古人对字音其实也有注音,只是不像现在由字母表示,那会儿的注音,就是拿两个字来注解,称为“反切”。反切其实很简单,取被拿来“切”的两个字中前一个的声母音,再取第二个字的韵母加音调,就是该字的正确读法。比如《广韵》《正韵》对始的反切是“诗止切”,诗的声母是sh,止的韵母是i,三声,所以,shǐ音也就出来了。

闹了半天,始和屎就是同音。前两年,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行业都喜欢给自己取一个霸道的名称,比如买水果店的叫“果郡王”,卖粥的叫“粥(周)天子”,结果,网友们脑洞大开,那么挑大粪的老农岂不是要给自己取外号“屎皇帝”?也不知道始皇帝知道后心态有没有崩。

好了,始不始的读音梗先放一放,还是回归始皇帝本身。由于始字所代表的开创之义,后人提到秦始皇都忍不住竖大拇指,称他“千古一帝”。这样一个驰名中外的人物,可想而知古往今来的吃瓜群众对他的研究将是如何从广度到深度,如何刨根究底,细至三围、脚趾,针织屁股上有没有痣估计都能摸个底掉儿,然而,让人诧异的是,2000多年了,无论哪一届吃瓜群众都很惭愧,我们甚至连都他的基本情况都没摸清,特别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身世之谜。

秦始皇的亲生爸爸到底是谁?

怎么,这都有疑问?难道秦始皇还能同时拥有两个真爸爸?

这都要怪司马迁同志。

《史记·秦始皇本纪》本来写得很清楚:“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说秦始皇就是秦庄襄王的儿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正月出生,白纸黑字铁板钉钉。

然而,同样是在《史记》里,《吕不韦列传》却说:“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悦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

秦始皇的亲妈是邯郸舞林高手赵姬,大商人吕不韦的小老婆,吕不韦为了勾搭上困在浅滩的贵族子楚,故意把已经怀了孕的赵姬送上,结果不知道是赵姬会憋还是秦始皇会憋,到了该出生的日子,秦始皇愣是没有破壳而出,一直到两个月后才生。秦始皇“名义上”的爸爸子楚算算时间,12个月前,正是赵姬和自己在一块的日子,也就根本没怀疑,还把赵姬扶正当了夫人。

这两段内容虽然矛盾,但很像是一种互补的写法,前面说是子楚的孩子,后面说其实子楚是被骗了,仿佛在这里才揭开真相。可这样一来又有很多人存在疑虑,这么重大的事,历史上如此著名的伟人秦始皇,真的就这么“来历不明”?

好在,这道千古难题,终究只是二选一: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秦庄襄王子楚,还是秦丞相吕不韦呢?司马迁在《史记》里随手给了个马赛克处理,导致后来的无数瓜众打了几千年的架。

《秦始皇本纪》续补汉明帝的诏书说“秦直其位,吕政残虐”,跟秦朝相对比较接近的汉人也投了吕不韦一票。到《资治通鉴》里,司马光直接照此发了条+1的弹幕。因为这种记载传奇性更强,所以后世小说、戏剧、影视也都喜欢采用这条。

但也有人不同意。明人汤聘尹的《史稗》、王世贞的《读书后辨》、清人梁玉绳的《史记志疑》都否认《吕不韦列传》的真实性。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也详细指出《吕不韦列传》的漏洞:“第一,仅见《史记》而为《国策》所不载,没有其他的旁证。第二,和春申君与女环的故事,如像一个刻板印出的文章,情节大类小说。第三,《史记》的本文即互相矛盾而无法说通”。马非百在《秦集史》也转发并+1。

那么,我们不妨循着郭沫若说的,翻翻比《史记》更早的这本《战国策》。

吕不韦与子楚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年。记录战国时期的史料,最重要的一部就是《战国策》,这也是“战国”得名的由来。当然,《战国策》本身不是为记录历史书写的著作,而是战国纵横家的教科书,为了体现纵横家一张让天下活见鬼的巧嘴,其中杜撰、夸张的记载颇多,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些真实材料的,也因此太史公在写《史记》的时候也曾把它列为了参考书。

那么,将《战国策》与《史记》比较一下,大致就能知道战国末年的版本,和西汉初年流传的版本到底出入在哪里。

根据《战国策》记载,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人,在赵国做生意认识了在这里做人质的异人(子楚开一始的大名),吕不韦觉得,异人是个“奇货”,如果能把他扶持回国当秦王,那就不是赚钱,而是赚了个天下啦。跟爹表达了想法,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后,吕不韦回到赵国就跟子楚谋定计划,子楚以为天中大奖,愉快地答应了。

接下来,吕不韦花大价钱开始运作这件事,亲自去秦国忽悠秦王后的弟弟阳泉君:“秦王年纪这么大,王后又没生孩子,我能给你们变一个儿子出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妈妈不得宠的异人。他现在在赵国做人质,如果你姐姐收他做义子,立为太子,等将来你姐夫咯嘣一下没了,异人即位当秦王,你姐姐不就能顺利升级成太后,并且还老有所养嘛。”阳泉君一听,好主意,马上跑去跟姐姐秦王后谈妥了。之后吕不韦又快马加鞭跑回赵国,忽悠赵王遣返异人。异人回国后努力讨好王后,因为王后是楚国人,所以异人自此改名叫子楚。

注意,《战国策》这段与《吕不韦列传》记载的情节大致相同,但细节则多有不同。比如,《战国策》说吕不韦是卫国濮阳人,而《吕不韦列传》说是韩国阳翟人;《战国策》中吕不韦入秦的时间是秦孝文王即位后,而《吕不韦列传》中秦孝文王还是太子安国君;《战国策》中吕不韦先游说孝文王后的弟弟阳泉君,而《吕不韦列传》游说的是安国君华阳夫人的姐姐。最重要的是,《战国策》里没有吕不韦将怀孕的赵姬献给子楚的记载。

通读《史记》还能发现,《吕不韦列传》这段记载与《春申君列传》里春申君的操作如出一辙,很大概率是如有雷同,纯属抄袭。《春申君列传》中说,楚考烈王无子,所以春申君将怀孕的小老婆李氏送给楚考烈王,之后生下楚幽王,等于说,春申君给楚国王位来了次DNA大变动。其实,这个故事是有漏洞的,因为《楚世家》说得很清楚,楚考烈王有三个儿子先后即位(详细故事在春申君篇)。唐朝瓜众司马贞在《史记索隐》就提出质疑:“楚捍(幽王)有母弟犹(哀王),犹有庶兄负刍及昌平君,是楚君完(考烈王)非无子,而上文云考烈王无子,误也。”

日本学者鹤间和幸在《始皇帝:秦始皇和他生活的年代》对此给出一个合理猜想:楚倒数NO.1的负刍杀哀王篡位后,“为了贬损幽王、整垮春申君,散布了春申君是幽王父亲的流言”,他还认为,这个故事的套路正是解答秦始皇出生之谜的线索。因为《春申君列传》这段故事是虚构,那么同逻辑可得,雷同的《吕不韦列传》,很可能也是在抹黑什么人。

现代人推测事情有一项重要原则,叫“受益者”原则,所谓“受益者就是可疑者”,所以,根据春申君的故事,后人模拟出这样一套关系:刘邦建立汉朝后,子孙后代开始拼命想证明推翻秦朝的正确性和汉帝国的正统性,防止其他人觊觎刘家的江山。否则,按陈胜吴广喊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家都可以随便造反,人人都能过皇帝瘾了。所以,为了证明刘邦不是为了享受,汉朝得天下不是成了最大既得利益者,汉朝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否定前朝,把他们说的一文不值,自己只是吊民伐罪、替天行道。秦朝的残暴,汉人已经宣传得铁板钉钉了,那么,怎么还能从根本上动摇一下秦始皇的地位呢?说秦始皇来路不正,就是其中最釜底抽薪的一招——我们不是无缘无故闹革命,只是看秦朝的后代血统都乱了,搞出个这么残暴的变种,我们的行为算为秦朝祖先报仇哦。

所以,汉朝人是最希望秦始皇血统混乱的,而且,这也很可能就是汉人在搞王朝正统论时候编出来的。毕竟,前面的《战国策》中,吕不韦就没这样的记录。

另外,《吕不韦列传》本身也存在矛盾。前面说赵姬是“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那应当只是个出身低微的歌姬;而后面却说“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这是说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跟秦国结了血仇,曾几一度决定杀光在赵国的秦国人质,子楚抛妻弃子,二话不说一个人溜回秦国,幸亏赵姬是权贵家族,秦始皇母子才幸免。这么说,赵姬则完全是个白富美。那么所谓“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明显是为贬低赵姬出身编的,更加印证关于秦始皇身世的虚构性。

东京大学文学博士李开元在《秦谜:重新解读秦始皇》中对这件事考证最为详细,他还从当事人的主观动机考察,认为吕不韦没有作案动机,华阳夫人和芈氏家族也不允许任何人在这个问题上作假;子楚迎娶赵姬涉及血统继承问题,还需要妇科医生和保姆进行检查。李先生直接认为,这个故事是汉武帝时期移植自楚王负刍抹黑楚幽王与春申君的传说,目的是“宣称秦国在秦始皇的时候已经失去了正统性,汉王朝取代秦王朝是继承了周王朝以来的真正天命”。

也就是说,很可能秦始皇死后几十年,他才发现自己的爸爸不知道去哪儿了,而且,还莫名其妙多了个爹。

说到这里,在没办法给秦始皇和真假两个爸爸做亲子鉴定的情况下,我们虽然咱不能言之凿凿,秦始皇100%就和吕不韦毫无关系,但秦始皇的出生证,大抵可以算在秦庄襄王名下了。

《史记》原文: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子政。子楚遂立姬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