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山——墨尔本

才凌晨两点半,我们就被叫早的铃声惊醒。这一夜,满打满算只睡了两个小时,我们收拾好行装,将行李装到大巴车后面的小拖车,直奔机场飞往下一站——墨尔本。

澳大利亚游艇俱乐部一角

游艇内钢琴漆木质楼梯

世界上最小的水上教堂

墨尔本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是个港口城市,总面积8831平方公里。1835年之前,墨尔本基本上是没有人居住的。1840年,墨尔本的人口是1万人。1851年,墨尔本发现了金矿,大量的人(主要为美国人)从世界各地前来墨尔本淘金,包括大量的华工。由于淘金热潮,墨尔本的人口迅速增长,并逐渐成为一个富有的大城市。

根据历史记载,在1836年,墨尔本的人口只有177人;到了1851年,人口已有2.9万人;到1854年,已经达到12.3万人,使藏金极富的美国旧金山(三藩市)黯然失色,故墨尔本又被华人称为“新金山”,至今当地还有很多华人办的学校、商店、公司名称等是带有“新金山”这个名号的。清朝末年的外交官李圭在《东行日记》中,就提到了在中国以外的两个海外华人聚居城市,也就是“两个金山”(美国的旧金山和澳大利亚新金山),“新金山”这个称谓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墨尔本这个城市曾经有好几个名字,1842年,墨尔本正式被确定为一个镇。1847年,当时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发表制诰,宣告墨尔本市成立,其后成为刚设立的维多利亚州的首府。墨尔本这个名称,是用来纪念英国首相威廉·兰姆——第二代墨尔本子爵。

到了1880年,墨尔本成为高度发达的城市,曾被报道为当时全世界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英联邦内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在澳大利亚联邦初立的1901~1927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首都。1927年,澳大利亚首都迁往堪培拉。

关于澳大利亚的首都,有这样一段历史:

联邦成立的时候,澳大利亚尚未确定首都的地点,在1901~1927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临时首都,联邦议会在墨尔本举行会议,很多的政府机构均设在墨尔本,在长达26年的时间里,墨尔本实际上担当着澳大利亚首都的角色。

早在澳大利亚政府讨论成立一个统一的联邦的时候,墨尔本和悉尼都各自积极争取成为首都。19世纪中叶,墨尔本是一个比悉尼还要繁荣的大都市,后来,随着悉尼的日益繁荣,悉尼市民十分希望悉尼成为澳大利亚的首都。

1908年,即联邦成立后的第七年,鉴于悉尼与墨尔本两座城市为争夺首都互不相让,澳大利亚政府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哪一方都无法抗拒的决定,即在悉尼和墨尔本之间建造一个新的城市堪培拉,作为新首都。新首都不能位于任何一个州,而必须在联邦领地内。因堪培拉的建造需要时间,其间墨尔本继续担任临时首都的角色。1927年5月,随着堪培拉临时议会大厦的启用,澳大利亚政府的办公地点从墨尔本迁往堪培拉。有趣的是,新首都并非位于悉尼和墨尔本的正中央,它距离悉尼约4小时车程,距离墨尔本约7小时车程。

由于堪培拉是一个全新的可以从容通盘设计的新城市,所以规划得非常好。堪培拉的都市设计通过一个公开的国际比赛而采集方案,其间收到137个设计方案,结果美国建筑师格里芬胜出,这位设计师最初描绘的堪培拉街道图是他和他的妻子(也是一位建筑师)共同画在一块棉布上的,这份珍贵的原作至今还保留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

墨尔本的导游兼司机姓刘,是个上海小伙子,高高的个头儿,看上去很年轻,很像运动员。我们一聊,果然,他在国内时曾经是北京军区体工队的篮球运动员,他说,他已经年近50了,是从北京过来的,我们之间立刻多了好多话题。

我们在墨尔本观光的第一站是舒芬金矿。到舒芬金矿的车程大约一个半小时,一路上导游边开车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自己眼中的墨尔本。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城市,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亚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之一。正像人们比喻的那样,如果说悉尼是南太平洋的纽约,那墨尔本就是南太平洋的伦敦。

墨尔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澳大利亚的文化首都”。在澳大利亚人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虽然繁华,但它是一个商业城市,总觉得缺少点韵味,而墨尔本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墨尔本拥有全澳大利亚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有辉煌的人文历史,也是常年举办多个著名国际体育盛事的城市。从文化艺术层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及人文风光之美,墨尔本应有尽有。在满足感官娱乐方面,墨尔本更可以说是澳大利亚之冠,无论是艺术、文化、娱乐、美食、购物,样样都有自己的特色。墨尔本成功地融合了人文与自然的优势,从1990年至今,先后10次被总部设于华盛顿的国际人口行动组织评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由于墨尔本曾经是澳大利亚的首都,所以这里有很多有意义的历史建筑,如昔日的国会大厦,昔日的最高法院等。

墨尔本属于亚热带与温带交叉型气候,由于受地理位置因素和洋流影响,墨尔本日夜温差较大,在夏天,即使白天气温高达30多度,一到晚上就会凉下来12度左右,因此墨尔本的气温有“一天四季”的说法。

亚拉河,是流经墨尔本市区的主要大河流,全长242公里,整个城市最初就是沿着亚拉河两岸建设的,亚拉河上跨越两岸的桥梁有25座之多。

墨尔本是移民中心之一,澳大利亚的移民大部分都住在墨尔本和悉尼。移民们在这儿开始了新生活,但同时还保留着自己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墨尔本的唐人街不仅有中国饭馆,还有马来西亚饭馆、泰国饭馆、日本饭馆,等等。所以,那儿不仅是了解中国人的窗口,也是了解东亚和东南亚人的地方。

我们问刘导:“上海过得好,还是墨尔本过得好?墨尔本和悉尼,哪个城市更好?”刘导风趣地说:“有人形容墨尔本是英式风格,讲究规则注重传统。而悉尼是美式风格,追求自由和开放。其实,无论在墨尔本还是在悉尼,人们的幸福指数都很高。首先这里的空气非常好,环境无污染,生存没有竞争压力。日常消费比较便宜,1千克猪肉才3澳元多点,1升牛奶只要1.17澳元,比纯净水还便宜。大樱桃不到5澳元1斤,饮料和国内价格差不多。汽油是每升1澳元多点,而二手车几百澳元就能买1台。与中国国内不同的是,澳大利亚鼓励生育,每个小孩每月给1000澳元的奶粉费,要是一家多生几个孩子,生活就很富裕了,而且补贴都是免税的。”

难怪澳大利亚这块土地这么有吸引力,福利政策是个大磁场呀!

不过刘导忽略了对上海的评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今天晚上,我带你们到中国餐厅去涮火锅,让你们尝尝墨尔本的羊蝎子,好不好?”刘导话音未落就赢得一阵热烈的掌声。离开祖国才6天的光景,每个人却早已思念起家乡的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