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礼仪的形成和发展

礼仪是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和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礼仪传统。人类历史上并无“国际性”国家和民族存在,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国际礼仪”。但在国际交往的现实活动中,毕竟存在着某种“国际性”的礼仪规范指导和制约着交往各方的言行,我们就把这种在国际交往活动中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并遵循的礼仪规范和准则,称为“国际礼仪”。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经济关系非常简单,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也很不完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交际和礼仪。尽管如此,原始社会也产生了交际、产生了礼仪,虽然这种礼仪极其简单,也极其原始,但却很自然,没有约束。

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建立了阶级统治工具——国家,产生了等级制度,礼仪也就成了统治阶级实现国家统治的一种手段。随着国家的产生,出现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在古代,国家与国家之间充满着矛盾、争斗和战争,同时也有诸如谈判、议和、结盟、遣使、通商、缔约等国际行为,而且无论是战争期间的对抗,还是和平时期的友好往来,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和准则对这些国际交往加以约束,国际礼仪便应运而生。国际礼仪就是在国际交往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它较之以往一国之内的礼仪规范又发展了一步,并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而逐步为大多数国家所公认和接受。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国际交往历史,并在长期的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在国际上通行的礼仪。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小国林立,诸侯争霸,朝聘修好,会盟结信,俨然一个现代国际社会,并初步确立了以礼、信、敬、义为核心的国际交往规则,创造了诸如国家和政府的承认、朝聘、质、会盟等许多至今仍有意义的外交方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际礼仪规范。

西方礼仪是构成现代国际礼仪的主体。西方礼仪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古希腊、古罗马的诗歌中,有大量古代礼仪的描述。产生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古代史诗《伊达》,对社交场合的礼宾次序、餐桌上的用餐规矩、酒席中的持杯祝酒、交谈中的辞令修辞等,都有详尽的说明;同时,对不能遵守各种礼仪规范者,还规定了相应的处罚规则。在处理国际交往方面,古希腊有“优遇外侨”的制度和职司礼宾的“外侨官”;古罗马则有“礼待客卿法”。当然,古希腊、古罗马的这些古代礼仪绝大部分属于宫廷礼仪以及官方生活中的公认准则,是封建社会宫廷生活的产物,它以国王为中心,向社会上的高阶层人士传播。那时的礼仪,实际上是专属于贵族阶层的,一般平民百姓并不时兴这些规矩。

古希腊、古罗马的宫廷礼仪传入英国之后,由英国官方加以整合并向民间推广,使之成为平民大众所普遍接受和遵从的礼仪规范。随着英国在全球的殖民开拓,英国式的宫廷礼仪迅速传播,成为殖民地人民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五月花”号把欧洲大陆的礼仪传播到美洲新大陆,经过美国的社会化,形成了美国社会生活所遵循的基本礼仪原则。17世纪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迅速增多,欧洲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礼仪、礼节,对现代国际礼仪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其中的主要部分也成为现代国际礼仪中一些重要内容的依据。近代工业的迅速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和交通、通信事业的日益发达,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国际联系更加紧密。在现代社会,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礼仪来调节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促进国际关系的发展,国际礼仪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讲究礼节、注意礼貌、遵守一定的礼仪规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项重要标志。旧时狭隘的礼仪观念已被历史发展和现实生活所冲破,封建礼教的繁文缛节也已被现代人所抛弃,国际礼仪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此可见,现代国际礼仪是以封建时期欧洲的繁文缛节的宫廷式贵族礼仪为基础,经过英国宫廷修正再造,由务实的美国社会将其合理化、生活化之后,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行为举止范本的。随着近代西方的殖民统治和对外扩张,西方的文化、传统,包括礼仪,也传播到世界各地。

礼仪,最早起源于世界的东方,而中国古代灿烂的礼仪文化无疑是东方礼仪皇冠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但由于历史原因,东方礼仪特别是中国的传统礼仪,没能走向世界,而原本源于欧洲一隅的西方礼仪,却随着殖民统治和对外扩张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成为现代国际礼仪规范的主体。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把现代国际礼仪等同于西方礼仪。现代国际礼仪是对历史上所有具有生命力的国际交往准则和规范的继承与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对现代国际礼仪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它是全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现代国际礼仪是在长期国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以相互尊重、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是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友好关系发展到今天所形成的通行的交际准则,也就是目前在国际交往中所通行的共同礼仪。它起源于习惯和惯例,根植于许多国家丰厚的礼仪传统,包括国际交往中的日常交际礼节、典礼仪式、外交礼遇、外交特权与豁免等多方面的内容,有的已形成国际公约,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所涉及的有关内容,已具有法律效力,在国际上有约束力;而其余大部分则是国际交往中约定俗成、逐步成为国际惯例,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起着一定规范作用的。同时,现代国际礼仪是互惠、平等的,各国外交部门都设有专门的礼宾机构,掌握和执行对外交往的礼仪礼节。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扩大和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国际礼仪无论在官方还是民间涉外活动中都更加重要。各国在遵循国际礼仪规则的同时,也往往会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努力使之更具民族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礼仪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文明、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