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演讲礼仪
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是当众所进行的一种正规而庄重的讲话,旨在就某一事件或问题向听众发表个人见解或论证某种观点。与一般交谈或闲谈不同,演讲实际上就是当众正式发言,它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发表形式,受到时间的限制、听众需要的制约和现场气氛的感染。
1.克服怯场
有过公众演讲经历的人都知道,很少有人能心情平静、信心十足地登上演讲台。绝大部分演讲人都会随着演讲日期的临近而忐忑不安:我是否已准备充分?听众会喜欢听吗?我会不会一上台便会把演讲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造成怯场心理的原因多种多样,也因人而异,下面几点原因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第一,评价忧虑。这是造成怯场心理的最主要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在任何存在评价的场合,人们一般很难发挥自己原有的水平。在演讲中,由于评价是单向的,也就是说听众在“评判”演讲人,所以演讲者的忧虑更多,心理负担更重。
第二,听众的地位。如果面对的听众比自身的地位高,或者认为他们比自己重要,自己在讲话时便会感到特别紧张。比如,求职者在评估小组面前往往表现得很不自然,一方面是因为评价忧虑;另一方面无疑也是因为评估小组“大权在握”。
第三,听众人数。一般人都愿意在小范围内讲话。如果听众人数很多,演讲者便会倍加谨慎,而过分小心谨慎则会加大怯场的可能性和程度。
第四,对听众的熟悉程度。大多数人在熟人面前讲话比较自然,而面对陌生听众则会比较紧张,这是因为演讲者对听众几乎一无所知,而听众在几十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内便会对演讲者做出评价。
第五,听众的观点。如果你知道听众或大多数听众所持观点和你的观点一致,那你便会信心十足;反之,你则会有很多担心。
第六,准备是否充分。若演讲者自己心里觉得自己对演讲准备得不充分,觉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很可能出卖他。
针对以上造成怯场的主要心理原因,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有效克服演讲怯场现象。
第一,充分准备。对付怯场心理最有力的武器是,相信自己对本次演讲已经准备得十分充分:选题不仅对自己而且对听众很有吸引力;自己对该题目已深思熟虑而且收集到了所需的资料;演讲稿紧扣主题,安排有序;经过反复演练,已能恰到好处地把握演讲时间;对自己的仪表和临场表现有充分信心;有能力很好地对付讲演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第二,适应变化。如果原计划是给二三十人作演讲,到场后发现听众有两三百人,你会怎么办?准备了一份非常正式的演讲稿,走上演讲台却发现大家都穿着牛仔服和T恤衫之类的便服,演讲将如何进行?准备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内容,可上场前主持人告知只有十五分钟的演讲时间,那又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情况在演讲中绝非偶然。所以,如果被邀请去做演讲,不要忘记事先收集如下信息:一是演讲有无固定论题?论题范围是什么?二是听众成分,包括人数、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工作性质以及前来听讲的原因等。三是演讲地点,包括地理位置、场地大小、有无话筒等内部设施。如果有可能,最好亲自去演讲地点看一看,做到心中有数。四是演讲时间。五是有无听众提问。
第三,练习放松。演讲前,如果你仍感到紧张,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放松。
一是深呼吸。做深呼吸的目的是提供充分的氧气,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声音。这里所讲的“呼吸”当然指的是腹呼吸而不是肺呼吸,歌唱家和演员们都知道腹呼吸在控制声音方面的重要性。
二是肌力均衡运动。肌力均衡运动是指有意识地让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有规律地紧张和放松。比如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松开;也可以固定脚掌,压腿,然后放松。做肌力均衡运动的目的在于让某部分肌肉紧张一段时间,然后再更好地放松那部分肌肉,从而更好地放松整个身心。
三是转移注意力。演讲前要积极听取主办人和听众意见,这样便可以暂时转移注意力,更好地放松身体和思想。
第四,带点幽默感。幽默是演讲中的食盐,优秀的演讲人和有吸引力的演讲内容只有加上恰到好处的幽默才能创造出成功的演讲。当有怯场心理时,不妨将之“幽默”而去,在听众轻松的笑声中解脱自己。
演讲是冒险,冒险家的事业中总是存在各种恐惧,但成功的冒险家都有对付恐惧的方法。作为演讲者应时刻铭记这一点。
2.演讲礼仪八步曲
与一般的交谈或闲聊不同,演讲实际上就是当众进行的正式发言。在演讲过程中,演讲人处在大庭广众之中、众目睽睽之下,一言一行都关乎礼仪,一举一动也都应当合乎规范。
(1)进入会场
几位演讲者同时进入会场,不可在门口推托谦让,而应以原有的顺序进入会场。就座前若有人陪同,应等陪同人员指示座位,并与其他演讲者同时落座,先于他人坐下来则有失礼节。如果先进入会场,被主持人发现后给调换座位时,应马上服从,按指定座位坐好,并表示谢意。
(2)介绍
演讲前主持人常常要向听众介绍演讲者。主持人提到名字时,演讲者应主动站起来,立直身体、面向听众并微笑致意。
(3)走上讲台
演讲者走路时上身要挺直,不弯腰、不腆肚,步伐紧慢有序。目视前方,虚光看路。头要正,不偏不摇,双手自然摆动。走上讲台后要慢步自然转弯,面向听众站好,正面扫视全场,仿佛与听众进行目光交流,然后以诚恳、恭敬的态度向听众敬礼,稍稍稳定一下之后再开始演讲。
(4)站位和目光
站位不但要考虑演讲时活动是否方便,更要考虑听众观察演讲者时是否方便。演讲者要讲究站立的姿势,站姿得当,会显得英俊干练、生气勃勃,给人以美感。目光要扫到全场,落到每位听众的脸上,使其感觉到你的目光已经注意到他。演讲者上场时务必要大方自然、得体亮相,环视全场之后就可以进入开场白。
(5)开场白
演讲的开场白没有固定模式,演讲者可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并向听众致意;也可以采用提纲式开场白、提问式开场白、即兴发挥式开场白、引起听众好奇式开场白等多种形式。
(6)保持形象
演讲者在演讲时要保持充沛的精力。演讲之前,一定要充分休息,养精蓄锐;演讲时要器宇轩昂、洒脱大方,表现出应有的气度;站立稳定,切勿前后摇摆,若频繁地左右移动重心,会让人觉得演讲者心神不定;目光注视听众,左躲右闪会给人一种鬼鬼祟祟的感觉。而在讲话时抬头望天,似乎目空一切、思想不集中,或低头看稿、看地板,不注意与听众交流的举动都会直接影响演讲效果。
演讲者的声音要响亮,音量大小可根据会场的大小和人员的多少而定,既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易失去自然亲切感,过低则会使会场出现不应有的紊乱。在音调上应当抑扬顿挫、有所变化,借以突出重点、表达感情,调动听众的情绪。
演讲语言应当力求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可以多举例证、多打比方,多使用名言警句,但不能乱开玩笑,尤其不能讲脏话、下流话。演讲内容应当言之有物,力戒陈词滥调、无的放矢,要把重点放在演讲正题上。
在表情与动作方面,演讲者要当喜则喜、当悲则悲,不要面沉似水或表情呆板。双手的姿势相当重要,使用得当能增强演讲的感染力,但双手尽量不要胡乱挥动,可以双手相握放在身前或身后,或者放松垂在两侧,尽量避免重复同一动作,更不要摇头晃脑、指手画脚。
演讲者的服饰应以整洁、朴实、大方为原则。男士的服装一般以西装、中山装为宜;女士则不宜穿戴过于奇异精细、光彩夺目的服饰,服装过于艳丽,容易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7)走下讲台
演讲完毕,演讲者要向听众敬礼,向主持人致意。如果听到掌声,应再次上台表示谢意,然后下台回原位就座。
(8)走出会场
演讲全部结束后,演讲者可能由主持人陪同先行退场。听众出于礼貌,或站起身来,或热情鼓掌,这时演讲者要热情回报,不时向听众招手致意,直至走出会场。如果听众先退出会场,演讲者应起立,面向听众,目送听众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