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谈内容与表达方式
进行交谈最重要的当然是交谈内容的选择。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可主动涉及的交谈内容主要有:交谈双方所正式拟议的内容;有助于交往对象进一步了解本方实际情况的内容;对交谈对象所属的国家、民族、单位以及对其本人表达敬意的内容;交谈对象本人确有所长的内容;举世公认的格调高雅的内容;人人欢迎的轻松愉快的内容。
而有些内容则是应当回避或不宜涉及的:第一,不泄露国家机密与行业秘密;第二,不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或政府横加非议;第三,不对交谈对象的内部事务随意加以干涉;第四,不对自己的领导、同事、同行、同胞说三道四;第五,不涉及格调不高的话题;第六,不讨论交谈对象本人的弱点、短处或其他不足之处;第七,不触及有关交谈对象个人隐私的任何话题。上述七个不宜涉及的话题,可统称为“国际交往七不谈”。
与他人交谈,既要注意交谈的具体内容,又要注意交谈的表达方式。在一定情况下,尤其是在初次交往时,交谈的具体方式往往与交谈者的态度直接相关。根据国际交往惯例,应在语言、语态、语气、语音、语速以及具体陈述形式等方面规范自己的言语谈吐。
1.要重视语言
在国际交往中选用哪一种语言作为自己的交流工具是颇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在选择自己的语言工具时,有如下三条规则可循:第一,官方活动中,应当使用母语。出于维护国家尊严的考虑,除翻译之外,其他人员均应使用本国法定的官方语言,在必要时借助译员进行翻译。第二,在一般性活动中,可以使用外语。在一般性非官方活动中,如观光、游览、购物等活动,精通外语的人员均可使用外语,以便与外方人士进行直接沟通。第三,在多边国际交往场合使用规定语言。参加国际组织、国际会议等多边外交活动时,通常应当使用该场合所法定或约定俗成的规定语言,这一类规定语言,有时是一种,有时则是几种。在国际场合中使用规定语言,是不容争议的国际惯例。
2.要重视语态
在国际交往场合进行交谈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态。所谓语态,在此是指人们交谈时的具体神态,即此时此刻具体的神情与态度。交谈时对具体神态的基本要求是亲切友善、不卑不亢。充当发言者时,切忌指手画脚、咄咄逼人,最佳的语态应当是平等待人、热情友好、谦恭有礼;充当聆听者时,应专心致志、认真倾听,最忌三心二意、用心不专。要善于与交谈对象进行交流,学会在交谈时目视对方,用动作配合对方。
3.要重视语气
在谈话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谈话双方往往都会十分在意对方的语气,越是重要的活动,这一点表现得就越是突出。所谓语气,是指人们讲话时的口气。在国际交往活动中,须以平等、礼貌的语气对待对方,倘若语气有稍许不平等、不礼貌,就可能有碍于双方的进一步交谈。
一方面,交谈者的语气必须给人以平等之感。所谓平等,就是讲话者既不能居高临下,目中无人,也不能奴颜婢膝、随声附和、一味迁就。另一方面,交谈中的语气必须给人以礼貌之感,也就是要求在谈话时要始终尊敬对方、重视对方。为此,不仅必须使用常规的礼貌用语,而且在自己的语气上亦须知礼、讲礼,处处守礼。
4.要重视语音
在国际交往活动中,语音往往也是交谈双方的敏感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又可细分为两个不同的侧面。一方面,应是讲话者所运用的语言发音是否纯正的问题,这通常与其受教育的程度有关,而且会直接影响其业务能力。使用任何一种语言,不论是母语还是外语,均应力求发音纯正,不带乡音、土语,以免妨碍表达,令人产生误会。另一方面,语音问题还包括运用语言时音量大小的问题。国际活动中,人们对这一细节极其重视。一般认为,谈话时柔声细语、压低音量,是现代人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公共场合更须如此。反之,在交谈中粗声大嗓、高声叫喊,则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5.要重视语速
语速是指讲话时速度的快慢。在国际交往活动中,应保持语速适中,这不仅有助于译员的翻译工作,有利于交谈对象听清自己所言之事,使对方真正理解自己,而且还可以借此向对方展示自己健康而平和的心态。
具体而言,有两点注意事项:第一,语速应当正常。所谓语速正常,即要求语速不快不慢,以人们所习惯的语速为准。要力戒语速过快、过慢或忽快忽慢。语速过快,令人反应不过来;语速过慢,令人提不起精神;语速忽快忽慢,则令人难以适应。第二,语速应当均匀。保持正常语速,并非要求语速永远四平八稳、毫无变化。在一定情况下,语速可以小有改变,舒张有度。只是在总体上,应保持匀速,否则易给人以表演、夸张、做作之感。
6.要重视形式
在陈述形式方面应当重视以下三点:第一,要双向交流。在交谈中,要以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为中心,并以双方均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若发现话不投机,需及时调整话题,切莫一如既往,我行我素,这是双向交流的要旨。第二,委婉表述。在陈述己见时,应力求和缓、中听,不仅要善解人意,而且要留有余地,即使是提出建议或忠告,亦可采用设问句,而不宜采用祈使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强人所难,勉强对方。第三,礼让对方。与外方人士交谈不应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对方的感受。在正常情况下,谈话中不要随便否定、质疑对方,也要避免一人独霸“讲坛”,或一言不发、有意冷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