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胡斯托·乌尔基萨的上台,对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黑人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因此布宜诺斯艾利斯大部分黑人(特别是女性)选择参军,他们被招募到恩特里奥斯省的军营。但到了那里,他们又被当作奴隶被贩卖到巴西,这本身就违反了规范奴隶制度的法律,也就解释了在阿根廷,特别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黑人人口及其后代的数量为什么不断减少的原因。所剩不多的黑人则集中在圣泰莫区和蒙塞拉特区。他们居住的房子是全市最简陋的,居住和卫生条件也是最差的,与城市的民工或从农村来布宜诺斯艾利斯做买卖的农民所住的房子一样。这些市区被称为“坎东贝社区”,因为在这里的舞蹈聚会中经常可以听到这种音乐;一段时间之后它也被称为“鼓区”,因为鼓是坎东贝这种舞蹈聚会中最常用的乐器。也有人称其为“内脏社区”,动物的内脏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黑人主要的食品,在这些市区的广场上经常有小商贩贩卖内脏。有些内脏则是黑人从非洲带来的,而且还是“最有人性的”。
图1-2 19世纪中期黑人们的聚会
后来黑人的舞会逐渐公开化,或者说对白人和其他人种没有限制。因此在黑人举办的舞会中经常可以见到克里奥尔人、高乔人,甚至是前去寻找消遣娱乐的富家子弟。但是黑人之外的其他人种并不热爱跳舞,也不创作音乐,他们只是观赏。在这个时期(1850—1870)的文学作品中,黑人的欢庆是一个焦点,但大多却是负面的,不少作家对黑人的娱乐方式进行了抨击,只因黑人与白人的生活习惯相差甚远。黑人放开大嗓门高声歌唱,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音乐听起来就像在吵架。
1870年之前,在白人撰写的新闻报道或评论文章中,可以证实白人们称黑人舞蹈聚会的场所为探波斯或探戈。在1762年之后,有些文献已将黑人的舞蹈和聚会场所均命名为探波斯。这实际上是对黑人舞蹈的一无所知,不仅无法区分出黑人社团的神圣与世俗,也弄不清黑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很多黑人舞蹈被最大限度地限制,以保证其他宗教文化的主导地位。在早期的一些文献中,也将黑人从事**易的妓院称为“quilombo”。这个词的原意是指隐藏在山间的茅屋或小舍,之后也指黑人逃跑后躲藏的地方,再后来则带指黑人聚会的场所。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也用这个词来表达各种麻烦以及杂乱无序的事情。
很多历史文献对人们在这类聚会场所产生的交情给予了严厉的批判。1827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警察总局的历史档案中记载了一些在妓院里被抓捕的女子。但这些被捕甚至最后被审判的女子,被抓的理由仅仅是她们在这种场所里聚会,而非她们从事了**易。
由于黑人数量的不断减少,到1855年后,为了维持生计,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增设了不少学习跳舞的场所,并称之为“舞蹈学校”。早在1844年,罗萨斯执政时期,当时的一份官方报纸已经出现过刊登这种舞蹈学校的广告,这说明了在此之前舞蹈学校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当局已经默认了它的存在。1855年的一部立法允许了这种机构的合法化存在,但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规范。例如禁止销售酒精饮料,禁止醉汉进入,禁止**无礼的舞蹈,甚至还禁止家庭子女和佣人在没有其监护人的许可下入场。这些限制出台导致进出这些场所的人越来越少,去的主要还是上了年纪的男人。1852年之后,因为这些限制的出台,民众的抱怨声也逐渐趋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