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戈艺术变化稳中求进

胡里奥·罗卡担任阿根廷总统的第一个任期内(1880—1886),阿根廷社会、经济和政治各方面相对稳定,从而推动了一些音乐素材在全国各地的音乐场所繁荣起来。欧洲移民,特别是具有音乐文化修养的意大利人,到达阿根廷之后为了获得维持生计的职业创办了很多音乐学院,他们教授理论知识、钢琴以及其他的乐器的演奏。这里的学生都来自有钱有势的家庭以及经济状况良好的中产阶级。这种音乐学习在当时对青少年已经形成了社会吸引力。此外,一批成名的音乐家从国外回到阿根廷之后,开始在五线谱上进行创作。

印刷作品的存在引起了贸易的出现,这些音乐人将大量的有价值的作品进行销售。最初一些不识谱的创作者请那些懂五线谱的人将他们哼唱的曲子记录下来。像这类的作曲家有我们熟悉的爱德华多·阿罗拉斯(Eduardo Arolas)、维森特·格雷科(Vicente Greco)等。这种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进行买卖,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一种盗版行为,因为这些作品不断地被非法印刷,或者说根本没有向作者支付版权费。由于那个时代立法的不完善,很少有创作者在寻求司法保护后能够获得如愿的赔偿。这些非法版本的数量是合法版本数量的十倍,而且印刷品更容易进行二重奏、三重奏和四重奏的演奏,他们传播更加便利,不受空间的限制,让探戈更容易进入百姓家庭。

图2-4 探戈乐队在录音

19世纪80年代,需求量最大的作品平均印刷量达到了1.8万册,而需求小的作品可能只有这其中的10%。

大众戏剧也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最初是小戏剧,慢慢地出现了克里奥尔人的轻喜剧,随后加入高乔和探戈元素。经过不同观众的欣赏之后,探戈音乐成为最为普及的乐种。[3]那时在剧院里演奏的探戈音乐几乎都是用吉他、小提琴和长笛演奏的。而六角手风琴、巴扬手风琴、竖琴和口琴等乐器则在其他的场所演奏。由于演奏者们不可能每天都在一个固定的场所工作,所以他们得经常带着乐器四处游**,直到找到工作为止。一些小剧场为了每日都有演出,便给演奏者们提供固定的岗位,在一段不算长的时间内,根据观众的数量和需求进行演出。但无论是固定的还是临时的,剧院比较接受和推广的还是二重奏(吉他和小提琴)以及三重奏(吉他、小提琴和长笛)。

剧院之外,一些小剧场也会和一些演奏者签约,让他们在这里固定演出,但会跟演奏者签固定合同的小剧场还是少数。但这样能保证顾客的稳定性。小剧场召集的演奏者大多在观众眼里都有一定名望。

同样在那个时期,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歌这种艺术形式在拉普拉塔河流域也达到了顶峰。对歌艺术家们每年都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聚集很长一段时间,而放弃了前往内地或境外危险的巡游。这些对歌艺术家们在阿根廷一些内陆省份非常受欢迎。内梅西奥·特雷霍[4]证实,1884年,对歌艺术家加比诺·埃塞萨[5]将米隆加的节奏引入对歌中。

那个时候,对歌歌手们都是独唱歌手,只有吉他伴奏,没有其他同伴给自己的音乐添彩。所以对歌歌手们已经习惯了独自面对挑战。在对歌表演中,每个对歌手都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并且能使出浑身解数打断对方战胜对手。但是,对歌作品很少涉及舞会、妓院、监狱或其他负面生活的主题。而更多的则是乡村主题,歌词语言高尚文雅,富有很强的哲学性,歌颂生活,赞美上帝。有的对歌曲目也有歌颂祖国,赞扬战场上的英雄。这些都是对歌艺术的特点,总体来说是积极向上的,它的艺术高峰期处在1895年至1915年之间。

1899年,阿根廷参加了巴黎世界博览会,并且由前总统、时任国家参议员的卡洛斯·佩列格里尼作为国家代表带队出席。在博览会上的阿根廷展区,展现了不少探戈作品,还有乐队在现场演奏。探戈音乐的旋律,它的异国情调,以及舞者之间性感的舞步,很快被巴黎的民众所接受。那时候的巴黎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探戈在那里被疯狂地追捧,它是新事物,新的娱乐方式。由于“萨米恩托”号护卫舰的远航,一大批印刷的探戈音乐作品被运送到法国,并在巴黎大卖。这里需要提到戈比[6]夫妇,他们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派到巴黎,对探戈进行录制和推广,他们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大众音乐在巴黎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那个时期,社会上层人士依然会光顾大剧院,继续欣赏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古典音乐。在这些有钱人常去的剧院里还经常举办舞会,但舞者们跳的都是比较精致、高雅的舞蹈,而且通常有现场乐队伴奏。舞会中的曲目都是舞者们熟悉的,如维也纳的华尔兹、波尔卡和玛祖卡等。1898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约有30个团体专门为中产阶级组织舞会。大部分舞会集中在圣尼可拉斯区,其中科联特斯大街集中了一批重要的舞厅。舞会的活动时间通常是在20时到24时,如果是在狂欢节期间,从20时到第二天凌晨3时。狂欢节的舞会允许乔装打扮,但不能打扮成牧师、修女、军人,也不能**,或者穿着不雅且不整洁的服装。舞会禁止17岁以下的青少年、吸毒者、醉鬼以及试图在舞会上**易的女性性工作者进入。在这些舞会门口会有一两名持枪警察对进入者进行检查。在这些场所里禁止酗酒也禁止售酒,但在舞厅的隔壁通常会设有酒吧。

有一个名为普罗家族的连锁集团,除了每周举行固定的舞会外,还会临时举办一些增进友谊的活动。在他们的舞会和活动上提供的音乐通常是华尔兹、方阵舞、玛祖卡、波尔卡、哈巴涅拉等,一些年长的舞者也会要求组织者提供小步舞曲。

社区的咖啡馆则处在社会阶层的另一个极端。咖啡馆的老板们并不是都愿意花钱请上一支二重奏或三重奏的乐队。为了避免这笔开支,同时又能提供音乐节目以招揽客人,老板们会招揽一些不会向咖啡馆收取费用的街头手风琴演奏者,老板会给他们一些小费作为酬劳。这类咖啡馆中比较著名的有卡布雷(El Caburé)。1910年,自动演奏钢琴[7]在阿根廷出现,街头手风琴演奏家进一步提高了音乐的演奏质量,并且更加多样化。这个时候也开始允许在咖啡馆举办舞会,阿特纳斯咖啡馆、鸽子咖啡馆和其他分部在各个市区的咖啡馆开始兴起舞会,探戈音乐的传播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之前确定的单一模式逐渐衰落。当咖啡馆被挤满时,成群的客人则聚集在门口听音乐,但却无法跳舞。

图2-5 罗贝尔托·菲尔伯组建的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