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创业者职业生涯管理的步骤

(一)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是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认识。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对自己清楚的定位,因为最了解你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知道你想干什么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个人是不是适合创业,以及创业能否成功,影响因素很多,但关键是如何了解或者说获知这些因素,而不是盲目地猜测。创业者的职业生涯必须是理想与实际相结合,而其中,创业者的职业生涯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并且进一步详估内外环境的优势、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创业生涯发展方向。只有把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做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现实中趋利避害,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具实际意义。

1.自我剖析内容

(1)我想做什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实践证明:在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众多主观因素中,兴趣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所起的作用最大。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者说,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例如,你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一个人如果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职业生涯,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能想尽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甚至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十几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丝毫不以为苦,“我一生中从未间断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难怪他会成功。

兴趣可分为物质兴趣、精神兴趣和社会兴趣。物质兴趣与你的需要相关联,表现为对物质的迷恋和追求,如收藏的兴趣;精神兴趣主要是指对文化、科学和艺术的迷恋和追求,如旅游、写作、绘画、书法、摄影、发明创造等兴趣;社会兴趣主要是指对社会工作等活动的兴趣。

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有趣、乐趣、志趣。①兴趣是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依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②兴趣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你才能——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有兴趣时,枯燥的工作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③兴趣是保证职业稳定、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对某一职业有浓厚的兴趣,是智力开发的“孵化器”。兴趣是工作动力的主要源泉之一。

兴趣对人生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兴趣自然是职业选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选择长期、稳定的职业生涯时,不仅需要知道自己有能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需要知道自己对哪类工作感兴趣。只有将能力和兴趣结合起来考虑,才更有可能规划好职业生涯并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

(2)我能干什么

每个人都需要选择职业,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许多人并不知道什么职业最适合自己,怎样设计才容易事业有成。比如“经商热”时,一些并无商业才能的人也纷纷“下海”去办公司;研究生、大学生毕业时,大多首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单位,然后才考虑专业及个人所长。这种“随大流”“随热门”的职业选择方式,由于缺乏对自身特点和环境的认识,往往难以在事业中有所发展。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作为有意做老板创业的人来说,首先要了解创业者与就业者的不同压力与乐趣,评估自己是否能够承受创业的压力,且追求的是创业的乐趣。在确定是创业还是就业的大方向后,再进一步考虑行业的选择。

创业者在生活、工作和心理上面临着无法避免的压力:只能成功的压力;独立决策的压力;长时间工作的压力;家庭亲情的压力;一定时期得不偿失的压力;非程序事务压力;企业内外充满了利益斗争;高原现象的压力(对于自身的极限有闯不过去的时候,如果这时不主动下台,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

创业对人生所得是多方面的,不只是金钱。①创业使一个人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②创业使人生更加丰满,创业者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忘我奋斗,无论成败,所得的收益是金钱不能衡量的。③创业为社会做出奉献。④一旦创业成功,创业者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就业是到创业者的企事业单位去工作,没有创业者的压力和快乐,却有另一种压力和快乐。

就业者的压力:人事矛盾的压力;不公正待遇的压力;就业竞争的压力;经济收支的压力;人格与生存的压力;生活安全感的压力;受制于人的压力;自我成就感的压力。

就业的快乐:就业投入的是时间、智力和体力,没有投入物质资本,因此回旋余地比创业者大得多;就业的价值选择比较多,比较灵活;有充分的业余时间与家人团聚;就业有时比创业稳当和富足。

2.自我剖析要点

创业者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从自我认识开始,然后才能建立可实现的目标,并确定怎样达到这些目标,以及考察目标是否实现。这种认识自己的过程称为自我剖析。其中,所有可能影响一个人未来工作业绩的事情都应充分考虑,包括创业者的自我特性及创业者自我特性对潜在工作的适应度。因此,自我剖析还涉及对相关职业特性信息的收集和分析。符合实际的自我剖析,可以帮助人们挖掘更多的潜在机会,避免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错误。所以在自我剖析中,应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剖析要客观。心理学认为,人在进行自我剖析过程中,存在刻意回避自我不足以及不利于自身发展客观条件的潜意识。因此,创业者职业规划中的自我剖析,应有意识地避免这种情况。另外,这种客观还应体现在观念的随时更新上,对自我素质的评价应以不断更新的时代标准为参照,而不是那些过时的传统的行业标准和观念。

二是机会成本。在工作中,创业者必须学习与专业工作、管理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这势必影响到个人的私人生活,形成职业升华或职业成功的机会成本。在每一职业阶段,人们必须认真考虑这种成本,权衡为了私人或家庭生活,他们能够放弃哪些晋升的机会;或者为了职业上的发展,他们能够放弃哪些个人生活。

三是工作和家庭的协调。虽然许多创业者希望“工作和家庭互不相干”,但现实是:工作和家庭总是难以分割。人们有时拒绝承认上班和下班后做出的决策相互影响,特别是创业者,他们希望上班和下班完全分离开来,获得某种“自由”的轻松。可是,他们马上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他们的生存空间已经是一个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整体,而且这种联系在不断增多而不是减少。那些不能理解或者不能接受这一事实的人,将会无所适从。

四是对职业途径的把握。在做出创业的决定之前,创业者有必要知道:每一个职业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以后的职业选择机会。因此,在做出创业选择时,不能仅仅考虑眼前,还应该考虑当前的决定对将来选择机会可能造成的影响。这需要建立在对自我“职业辅导”的客观分析上。稳定但压力小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多但压力大的工作之间的选择;技术/业务能力上发展和管理层次上发展之间的选择;在某一职业领域发展和在多个职业领域发展之间的选择等都需要人们在选择职业之前进行权衡。

五是对机遇的充分准备。毫无疑问,机遇在创业者职业生涯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机遇靠人们自己把握,他们可以创造机遇,也可能使机遇从身边溜走。更多的社会交往,积极地参与民间和行业组织能扩展创业者的社会关系网,给他带来潜在的机遇。过于封闭则会使一个人的社交圈越来越窄。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并努力地争取一些特别的工作任务能使一个人得到更多的机会,而消极等待和隐藏愿望及抱负则刚好相反。因此,如果说一些瞬间的机遇给人带来了机会,那么,有计划地创造机遇则是创业者自身的责任,也是创业者自身所能做到的。

(二)职业生涯机会评估

职业生涯机会评估指分析内外环境给自己职业生涯带来的机遇和阻碍,即“什么可以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存一般有两条道路选择,即就业与创业。选择哪条路,既取决于主观条件又取决于客观条件。

(三)职业生涯策略

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即“我怎么干”。职业生涯策略一般较具体,有很强的可行性,如构建人际关系网、参加组织培训计划、跳槽等。职业生涯策略还包含一些前瞻性的准备,包括参加进修班学习,掌握一些额外的技能(如获得律师证)或专业知识(攻读工商管理学位等)。

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少应该准备创业规划,具体地说,包括以下一些主要方面的内容。

1.确立创业目标和方案

一个人要把一个创业理想变成为现实,首先要确立一个创业目标并制订一个总体计划。

2.制订创业原则和步骤

创业原则常常是在创业理念的指导下确立的,它会产生有效的创业实践构想,并使创业活动赢得新的资源。创业步骤把整个创业过程和有关阶段加以具体划分,但是,它在深层上仍然是创业目标、创业原则的一种体现。

3.创造创业的基本条件

要创业,从来不是等到条件成熟了之后才开始的。创造创业的基本条件,这本身就是创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条件既包括创业领域的内在条件,也包括创业领域的外在条件。

4.确定创业的期限

有必要制订一个关于创业成功的时间表,有的专家认为,创业期限以两年为最佳,换言之,创业者应尽量在两年以内把创业的产品做成功。但是,创业环境和市场是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的,人的主观努力应尽量与环境的客观条件相符合。

5.提出好的创意

一个独到新颖的创业创意,能够较大可能地把市场的需求与产品的生产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项新事业的生长点和扩展基础。

6.组织创业团队

要创业成功,常常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在组建一个创业团队时,应该把团队精神或合作意识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7.选择风险投资者

首先,要选择能够同甘共苦的风险投资者,以便在创业不顺利的时候,还能够继续得到支持;其次,要寻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风险投资者,他的经验和力量本身就是一种重要资源。

(四)实施计划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应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五)反馈与修正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职业生涯规划不等于人生理想,和人生期望也有不同,人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理想实现和空想破灭的过程。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人生的发展阶段,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使现实与原来制订的职业生涯目标与规划有所偏差。这时,创业者需要对职业生涯目标与规划进行评估和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更好地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过程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断认识过程,也是对社会的不断认识过程,是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有效的有力手段。

每过一段时间,创业者要审视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己既定的生涯规划。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案例启示

对话张泉灵:人生不断变化 试着理解变化

“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其实,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距离张泉灵在微博上发出这段话,已经过去了一千零七个日夜,在这段日子里,张泉灵摘去了央视主持人的标签,以投资人的身份活跃在创投圈。她曾经自嘲“投资人活得像狗”,却依然喜欢这次转身。

转身后的张泉灵,总是在不断接受变化中。她是投资人,是《奇葩说》的导师,是《吐槽大会》的嘉宾,还会去看《创造101》,研究王菊爆火的原理。2018年6月12日,小饭桌记者见到了张泉灵,交谈中,“变化”是她一直提及的一个词。她说,人生原本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试图去理解变化,让她走上了投资人的道路。

不华丽的转身

2015年7月,张泉灵选择离开央视,带着大众的猜疑,领导的挽留,同事和家人的忧虑。同月,她以顾问形式加盟傅盛战队,进入了投资圈。对张泉灵而言,这是真正的归零,毕竟在此之前,她还是“只会在银行买理财的人”。

42岁,从零开始,日新月异的创投领域,听起来就很不容易。

人生原本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张泉灵告诉小饭桌记者,对她而言,当时离开(央视)是一件很明确的事。

彼时,张泉灵正处在焦虑中。“当你已经站到比较高的位置上时,其实是蛮恐慌的,因为到头就意味着下坡。”

在演讲《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中,张泉灵开过一个玩笑。在央视,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人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后来有人说:泉灵姐,我妈特别喜欢你。再后来有人说:泉灵姐,我奶奶特别喜欢你。“我特别担心很快就没有人喜欢我了,我就离开了。”张泉灵说。

外部环境不断发生着巨大变化,通过传统媒体已经无法理解这些变化,这让张泉灵感到恐惧和焦虑。这时候,她遇见了傅盛,傅盛对她说,这(投资)可能是最快理解变化的地方。

这场义无反顾的跨界,外界喜欢用“华丽的转身”来形容。但对于张泉灵而言,一点也不华丽。她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用“第一批从海洋走向陆地的动物”类比这次转身。

张泉灵好奇心太强。即便痛苦,她还是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带着“更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从紫牛基金的“顾问”做起,后担任创始管理合伙人,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管理紫牛的两期基金,投出了年糕妈妈、编程猫、UFACTORY、张怡筠情商教育等在内的明星项目。张泉灵坦言:“这是一个不断被迫学习的过程。”

在央视工作了18年,采访、组稿、直播,这些早已经得心应手,即使偶感焦虑,也能快速找到应对方案。转身进入投资圈后,“备感压力”成了常态。在媒体只需要专心做好内容,但是成为投资人管理一个基金,要个人承担成本,要不断去想怎么维持品牌,怎么让合伙人始终信任,怎么投出明星企业。张泉灵告诉小饭桌记者,她不是刚进入这个圈子的时候有压力,压力一直存在。

在被逼得不行的时候,张泉灵会回到办公室偷偷哭,悄悄哭过的时间,比前十年加起来还多。即便如此,张泉灵并没有后悔这次转身,在有限的人生里,可以体验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并不是谁都有机会,她愿意为此而冒险。“做出一种选择,就要接受相应的代价。”她说。

用户思维押中宝

2018年5月25日,编程猫完成金额3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这是张泉灵刚跨入投资圈不到半年,就相中的项目。2015年年底,创始人李天驰参加《你就是奇迹》,张泉灵为编程猫全力背书;2016年4月,编程猫完成天使轮投资,紫牛基金毫无悬念地成为投资方。

谈及对编程猫的果断注资,张泉灵提到了“用户思维”。投资人经常会扮演很多角色,其中一个角色就是用户。“当你本人是他们的用户,比较过同类产品,就能判断出哪一个比较好。”张泉灵的儿子正在使用编程猫学习,成为用户的过程中,她看到了编程猫的未来市场。“如果说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那么与机器交流就成了面对未来的一种技能。”

张泉灵的判断是正确的。虽然国内这种概念尚未普及,但在国际上,编程教育早就从娃娃抓起了。在法国,编程被列入初等教育选修范围;英国规定5岁以上学龄儿童必须学习编程;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懂编程的总统,并呼吁所有人学习编程。曾经编程是科班人士的专利,在未来可能会像英语一样,成为一种交流的基本能力,编程猫的稳步发展似乎也在印证着这种可能性。

张泉灵与傅盛

同样的“用户思维”让张泉灵选择了张怡筠情商教育。“从我做记者的经验来看,情商是一个人获取成就和幸福的基本能力。”张泉灵认为,情商教育不能扔给学校,尤其在低幼阶段,家庭才是教育的主体。

在投资这两个项目时,张泉灵并没有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来讨论问题,而是作为一个用户来讨论问题。“我会反思,这对我来说是不是特别有用,再继续反问我是不是个例。”张泉灵是一名投资人,同时也是一位母亲。从年糕妈妈到编程猫、张怡筠情商教育,张泉灵的早期投资项目都和孩子有关。

“教育是刚刚受惠于互联网红利的一个领域。”许多人都说互联网红利结束了,但张泉灵认为这要“分领域”。青少年教育,仍会是未来她投资的“偏爱”。

二期投资轮次后延

紫牛基金是一支名副其实的“明星”基金。除了张泉灵、傅盛坐镇,逻辑思维的罗振宇、经纬的张颖、多玩游戏的李学凌、58同城的姚劲波、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时尚集团的苏芒均是紫牛基金合伙人,各行业大佬齐聚,为创业者带来了资源、人脉和花钱买不到的视野,张泉灵常说这是“更聪明的钱”。

一入行,张泉灵便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2017年,她被评为“2017中国新锐投资人”。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她说,感谢所有第一批搭台的合伙人们,你们太有公益心了。

开始,可以抱着学习的心态,但最后终究还是要以业绩说话。

如今,紫牛的二期基金已经募集完毕,在市场收紧的前提下,张泉灵在不断思考如何管理好二期基金。

今年的投资市场不好找钱,张泉灵庆幸紫牛的二期已经募集完毕。“可能接下去一两年,日子都不是特别好过,投资机构会更加头部化。”张泉灵说,“市场不会影响紫牛的大方向,但在节奏上会有把控。也不会仅局限在早期项目,轮次会相对后延。”

成立以来,紫牛基金投资偏好初创期和扩张期,投资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截至目前,已经投资了22个项目。小饭桌记者调查发现,2017年以前,紫牛基金投资的17个项目,均在A轮以前,其中12个为天使轮。2017年以后,紫牛基金的投资轮次已经开始涉及A+和B轮。

在投后管理上,紫牛也与传统风险投资略有不同。传统的风险投资有专门的团队帮助创业公司承担一部分管理和行政职能,如财务,税务等。紫牛基金投后管理则更集中在业务层面,帮助公司业务连接或品牌管理。张泉灵还喜欢帮助创业者“跳出来看一看”,将行业新趋势持续输送给被投公司。

好奇流行文化

采访张泉灵,略显匆忙,抓住了她开会前的碎片化时间,因为错过这个机会就不知何时再能约到。在这之前,小饭桌记者了解到,她一直处于出差中。

成为投资人后的生活很忙碌,张泉灵依旧拿出时间,去了解新兴文化。

离开央视以后,她参加了《奇葩说》第四季、《吐槽大会》等新兴综艺节目。上一次,张泉灵密集地出现在屏幕前,还是央视的主持人,而现在已经成了“多面女神”,尤其在《奇葩说》中的表现,让年轻人重新认识了张泉灵。很多年轻的创业者都认识了张泉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她和创业者首次接触的门槛。

采访中,张泉灵和记者聊到了《创造101》、谈到了王菊现象。张泉灵说,她正在看《创造101》,她好奇于现在爆火的流行文化,认为值得看一看。

在社交媒体爆发的时代,社团化运营或者共同的价值观链接,能迅速地捧红一个人或者网剧,这样的方式也许同时适应于商业中的产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会参加一些比较先锋的综艺节目,本质上是在对最流行端用户的理解。”

张泉灵对新潮流始终持有开放的心态,她认为,如果不去理解这种改变,就可能沦落为上一个时代的人。“这个时代扔掉你的时候,都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

资料来源:

对话张泉灵:人生不断变化 试着理解变化[EB/OL].(2018-06-21)[2018-10-16]http://www.sohu.com/a/236987993_649045.

思考与讨论:

张泉灵的成功自然不仅仅是幸运,她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从现在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

拓展活动

假如你去创业,画出你在2025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