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一)企业家精神需要制度环境创新

企业家精神产生于特定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中。就经济体制而言,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家精神的产生和发扬必然受到极大的约束和限制。一则企业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二则没有能够进行竞争的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竞争随时考验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企业家精神的缺乏必然导致企业的迅速衰败。对于政治体制而言,只有做到政企分开,企业家精神才能得以最充分地发扬。

罗伯特·蒙代尔认为,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领导力、创造力、冒险精神等这些来自企业家自身的内功,成长环境同样非常重要。企业家所处的环境自由度对于塑造企业家精神非常重要,国家应该为企业家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

在一个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的时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的价值在不断提升。于是,企业寻求合理的制度创新,使其人力资本收益内在化的动力也越来越强。事实上,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能的发现过程就是一个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越是能提供保护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制度创新,就越能激发整个社会中的企业家供给量,而企业家也就越愿意对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不断增强自身的企业家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企业家精神需要培育和弘扬创业文化

企业家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培植大树,得先培育适合大树生长的土壤。中国缺乏的不是企业家精神,而是其所需要的坚实强大的制度环境支撑和对创新、宽容、合作的创业文化的哺育。要培育企业家精神,构建新的创业文化,首先要破除官本位意识,打破以官为本、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要通过创业教育和培训引导德才兼备的机关干部、大学生走出官场、走向市场,使其成为全民创业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弘扬一种重商的社会文化。其次,要破除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只有摒弃等、靠、要等陋习,发扬创业精神,像浙江人一样敢于白手起家,争当老板,吃苦耐劳,不怕冒险,人人参与,合作拼搏,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竞争合作的创业文化。最后,要冲破小农意识的束缚。小农意识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本质上是安贫守旧,懒散求稳,墨守成规,小富即安。只有激发民众摆脱贫穷、求富创新的强烈欲望,树立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理念,引导人们永不停止、不懈进取,才能形成人人追求上进,处处推崇创业的创业文化。

(三)企业家精神来自创业创新实践

企业家的成长经历和以前的工作经历、行业经历及管理实践都对企业家精神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例如,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与他受教育的程度所引发出来的求知欲强弱有很大关系;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则可能是在他坎坷不平、艰难曲折的成长道路中逐渐形成的。正因为如此,企业家受过的教育以及他们的成长过程和工作实践等,直接影响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许多专家认为,创业者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个性特征,比如成就欲强、愿意承担风险、高度自信等。但也有许多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应当从动态的创业过程中去把握。创业者所具有的成就欲强等个性特征不仅是先天具有的禀赋,也可以是在后天的创业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的。从实践上看,由创业意识到变为实实在在的商品(或服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是有规律可循的,创业者可以通过学习模仿使自己具有某些创新的品质。

(四)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教育培育和强化

学者们曾考查过创业者的各种人文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收入、受教育程度、技术专长、经验等,从这些方面考查企业家精神,发现基本上属于正态分布,即与从事其他工作人群的分部并没有什么明显差异。这同时也说明,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企业家精神所具备的一些特征,如创新、冒险等。美国的企业家精神教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许多专家坚持不但要在工商管理专业进行企业家精神教育,而且要在理工院校开展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不但要在大学开设,而且要把企业家精神延伸到中学、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教育中。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在2002年的相关报告中就建议,早期的创业意识能够在年轻人心中扎根,使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

案例启示

“农创客”王志成和他的创业选择

重庆市铜梁区水口镇青年创业者王志成拥有一个令人向往的农场——石佛山生态观光园。

石佛山生态观光园位于水口镇,距离铜梁区30分钟的车程,海拔接近1000米。王志成与人合伙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当地100亩田地开辟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并结合电商平台销售生态特色农产品,依托“线下+线上”的模式带动旅游业发展和当地村民致富。

从工程预算员到“农民”

2003年,从学校毕业的王志成跟随亲戚到成都从事工程预算工作,几年时间下来,王志成觉得“打工不仅辛苦,也没有自由,而且发挥不了自己的能力”。

不甘心为别人打工的王志成辞掉了工作回到家乡,他看好前景良好的乡村旅游市场,决定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有那么多项目,你为什么选择生态观光农业?”

王志成透露,某年的一天,财经频道报道了一位都市白领辞掉高薪工作,回家发展生态农业并创业成功的新闻,这个故事一下击中了他的内心。想到自己家乡水口镇气候条件优越,环境优美,距离云阳新县城很近,近几年,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焕发出蓬勃生机,目前家乡从事生态观光农业的人很少,有较大的市场空白。

发现这一商机后,王志成马不停蹄地到各地考察,成都的乡村旅游发展成熟,他便四处参观别人的生态农业项目,学习他们的经验,重庆乡村旅游有名声的区县,他都走遍了。通过考察学习,王志成和人合伙承包了佛安村的100亩土地,之后正式启动乡村旅游项目,建立源峰电子商务平台。

明知是坑也要往下跳

“创业确实需要勇气,当初说要搞生态农业,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王志成说起当初的选择,很感慨。“我老丈人听说我辞了职要回来发展农业,都跟我急了,三天两头的打电话来或是跑家里劝说。”王志成说。

“没听过谁搞农业赚钱的,家里负担不轻,不能是坑也要往下跳啊。”老丈人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王志成的孩子才一岁多,一家三口一个月生活费要四五千元,自己的辞职创业意味着家里不仅没有收入来源,还要投入巨额资金,而发展农业的效益谁都不能预期。

最终,合伙人的不断鼓励和妻子的信任让王志成坚持了下来,他坚信自己对未来的判断。“如果我放弃了,而别人却干成功了这件事,那我肯定是要后悔的。”王志成说,“我相信乡村旅游有很好的前景。”

自创业以来,王志成勤勤恳恳,每天很早就往山上、项目部跑,经常凌晨才回家。对于没干过农业的他来说,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规划项目、设计图纸、建立网站等都需要他亲自参与,不懂的,他便跑去问行家、查资料。他还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致富带头人”等相关培训,学习创业知识。

“创业时,很多你不曾设想的问题都会接踵而至。”王志成说,他承包了佛安村农民的田地,为了便于对园区的管理,他们打算修建围栏和公路,而此举遭到了村民的反对,一是认为围栏挡路了,二是在园区修路,被认为破坏了土地。

“和村民打交道要设身处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最大限度地方便村民。”王志成和合伙人主动上门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把计划告诉村民,他们还请政府工作人员帮忙沟通说服村民。王志成还聘请了村民在园区打工,打理蔬菜基地或是果园,让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土地。

“创业过程虽然很艰苦,但要有大无畏的精神。很多事情看起来不切实际,但只要一步一步做,把每件事做好了,那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东西就都能成为现实。”王志成说。

跳出农业做农业

“传统的农业模式经济效益较低,所以我就想跳出农业做农业,通过互联网给农业打开不一样的窗子。”如今,王志成和合伙人建立了石佛山生态农业观光园实体项目和源峰电子商务平台,依托“线下+线上”两个平台发展农业。

线下,即集有机蔬菜、生态养殖、农业观光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场实体经济;线上,则通过互联网整合销售当地农户的农特产品、推广乡村旅游。

目前,石佛山生态观光园已经初具规模。在观光园内,一排整齐的木制避暑房掩映在一片小花丛中,湖水相伴左右,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风味。

“在我们这里,游客一整天都有耍头。”王志成介绍,观光园内设置了开心农场、瓜果区、赏花区、垂钓区、露营区等,可同时接纳上千名游客。

源峰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线上平台,将观光园自产的蔬菜、水果、肉类及合作农户的农产品搬到网上进行销售。“现在园内种植的李子等瓜果快成熟了,随时放到网上销售,有很多在外打工的云阳人喜欢通过网站购买家乡的农产品。”王志成说,通过“互联网+”发展农业,当地农产品销量大大提高,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对于未来的规划,王志成希望能将观光园打造成一个乡村迪士尼乐园,游客们在观光园内能实现吃喝玩乐游等多维一体的体验,既能享受乡村的宁静,又不会孤独无聊。

资料来源:

“农创客”王志成和他的创业选择[EB/OL].(2017-05-27)[2018-10-15]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0432316864888426&wfr=spider&for=pc.

思考与讨论:

“农创客”王志成身上具备什么样的创业精神?他创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拓展活动

创业者素质自评

你想具备创业者的素质吗?要想知道自己是否具备成为创业者的素质,请对以下问题加以了解。如果你确实具备创业者素质的话,对以下每个题目你都应该能够轻易地理解。

1.郁闷时,你能够处理问题,并回到积极的状态中吗?

2.你时常喜欢引人注目,推销自己和你的卓识吗?

3.你比较擅长经营组织工作吗?

4.你会运用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做到自律吗?

5.你敢于承担风险吗?

6.你的思维想象力丰富吗?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理念吗?

7.你能够把“危”的事情转化为“机”吗?

8.你有耐力和耐心吗?

9.当你开始创业时,你能够处理你的不自由状态吗?

10.你知道如何为自己的信念做出抉择吗?

11.你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吗?

12.你有过什么样的管理经验吗?

13.你厌烦日常工作吗?

14.你详细地了解自己吗?对自己有信心吗?

15.当你真正相信人、物、事时,你能够和别人的判断融合吗?

16.你具有影响他人的能力吗?

17.他人认为你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人,而你却非常高兴吗?

18.你喜欢单独时间单独工作吗?

19.你愿意在电话中和陌生人交谈吗?

20.每天早晨你都怀着积极的态度醒来吗?

21.你的资金情况稳定吗?(在创业前,你有足够自己过一年的储蓄吗?)

22.你做完手上准备的工作,是否还要研究与所要创建公司相关的资料?

23.你知道如何自我发泄吗?

24.你能轻易地控制自己的脾气吗?

25.你很快就会厌倦某一件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