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智慧的爱
智慧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它由感悟人生的深刻头脑、洞晓事理的聪慧心灵、触摸脉搏的人文关系、飞扬跳**的**热血所构成;它表现为对真理的探索,对意义的追问,对思想的寻觅,对价值的追求。教师智慧的增长是教师发展标志,教育智慧的水平是教师专业素养的试金石。
巧用兴趣转移法
还记得多年前有幸聆听了北京第四中学的优秀班主任丁蓉老师的精彩讲座。在丁老师的讲座中有一个案例深深地吸引了我。丁老师经任教的一个班中有一个同学有偷窃的毛病。对这位同学,丁老师没有简单的说教与批评,而是先了解分析该学生,当发现该生胆大心细的特点时丁老师采用了兴趣转移的方法,让这名学生参加全国生物标本制作比赛。没想到这位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非常认真,最后取得了全国第一的好成绩,由于他把精力全集中在了生物标本的制作上,所以不再偷别人的东西。这个例子充分表现了丁老师的教育艺术与水平。俄国教育家乌什斯基曾经这样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首先要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正是因为老师深入地了解学生,并采取了科学的教育方法才使学生改掉了不良行为,达到了教育目的。
说来也巧,就在我的工作中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有机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清晨,我刚到学校就有学生向我反映班里的几名学生课间经常追跑打闹。听到这话我一下子就来了气,这个月我们班里正在开展安全自查活动,我在班里不止一次教育学生不许追跑打闹,现在竟然还有人违反要求。要是在以往我可能会马上对这几名学生进行批评,可我突然想起丁老师在讲座中的兴趣转移法,我何不尝试一下呢?
我来到班里,利用周末总结的时间对大家说:“近来我们班的课间纪律怎么样?还有没有追跑打闹的现象呢?如果有我希望他自己主动站出来。”过了半分钟,陆陆续续站起了几名学生,我看了看这几名学生发现他们平时都活泼好动,精力旺盛。我对其他同学说:“首先我要表扬他们敢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下课爱追跑呢?”听了这话,学生们小声议论起来,中队长第一个发言:“我觉得是因为他们平时就爱动,所以总闲不住。”我说:“中队长分析得好,看来这与性格有关,我想这几位同学绝不是有意破坏纪律,只是他们生性好动。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把他们的注意力从追跑打闹转移到其他的活动中呢?”问题一经提出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一个女同学说:“小彭会跳皮筋,可以让他和我们一起跳皮筋。”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小彭也红着脸笑了起来,我说:“谁说男同学不能跳皮筋!我看这倒是一个好主意。”同学们笑着点点头。“还谁有好办法?”我又进一步启发说。班里的“小能人”小阮说:“课间可以让爱动爱跑的同学和那些不爱运动的同学一起做游戏,这样就可以互补了。”大家听了都表示赞同。“我有一个办法!”擅长围棋的小许大声说:“我们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下棋。”这下班里可热闹起来,有的说下象棋,有的说下围棋,还有的说下五子棋。爱追跑的小陈说:“我会下国际象棋。”小阮听了马上说:“我正愁没有对手呢!”同学们听了又开心地笑了起来。我对大家说:“看来同学们的主意还真不少,学校即将开展课间活动的评比,我们就借这件事把课间活动开展起来,你们说好不好?”“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于是我让同学从家里拿来各种棋准备开展有意义的课间活动。同时我也表示愿意参加他们的课间活动,同学们更是喜出望外。
试想,如果采用以往的教育方法,不问原因地乱批一通,是否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呢?学生真的能接受吗?事实告诉我们,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先进行分析,了解真正的原因,再因人而异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当我们真正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与需求就有了教育的方向。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灵活地采用兴趣转移的方法。以往那些爱动的学生把精力与注意力都集中在追跑与打闹上,当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真正需求与喜好时就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其感兴趣的方面。这样,使得这类学生在兴趣中改正了缺点,发挥了长处,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老师·错误·掌声
在学生眼里,教师就是权威,但我们也有犯错误的时候。面对自己的错误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敢于向学生说“我错了。”
一天中午,听到上课铃声,我准备到教室上班会课。这时,图书管理员小欧走进办公室。她拿着一本书,一边翻开一边小心地对我说:“赵老师,小刘捐的图书不知道被谁剪去了一页,您看。”一听这话,我马上拿过书。只见,精美的图书中,有一页纸被剪去了一大块,残缺不全的书页在我手中无精打采地耷拉着。看到这些,我顿时头脑发涨,心想这种事我在报纸上看到过,没想到今天竟然发生在我们班,想着想着我再也无法平息自己的怒气,气呼呼地来到班上。
我走进教室,学生们早已安静地等着我。我生气地把事情对同学们说了,最后我用极严厉的语气说:“我真没想到,我们班会发生这样的事,太让我失望了!”学生们各个脸上一片茫然,我接着说:“我希望剪书的那个同学能主动承认错误,晚上给我打个电话,把事情说清楚。”这时,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就这样,我慷慨激昂地说了一节课,自以为这件事处理得很好,就等晚上有人向我承认错误。
但是,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晚上正在我焦急地等待电话的时候,“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我大步走到电话前,抓起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娇嫩的声音:“赵老师,我是小刘,真对不起,我那本书是去年自己剪下来的,我把它贴在了摘抄本上,我给忘了。”一听这话,我的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高兴的是因为在这个集体里没有人做这样的事,高兴之余我马上意识到自己在处理这件事上犯了错误。于是,我静下心来思考,如果在事发后,我认真做调查,而不是急于处理,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我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负责,我决定在第二天向全班同学承认错误。
第二天晨检时,我来到教室,看了看学生们。只见学生们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等待老师的结果。我叫起了小刘,让她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看得出,大家听了小刘的话,都感到非常惊讶,但马上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想这笑容说明了一切,此时学生们都为集体而骄傲。一阵议论后,我站到讲台前,严肃地对学生说:“昨天老师没有经过调查就凭主观来处理这件事,错误地估计了咱们班的同学,其实我们的集体有着良好的班风,我不应该怀疑同学们,今天赵老师向全班同学承认错误,我一定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掌声是学生最真挚的情感,是对我最大的宽容。我接着说:“老师想让大家知道,犯了错误一定要勇于承担。在我们五(4)班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同学们纷纷点头。事后有的学生在日记里谈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为集体良好的班风而骄傲,有的表示以后有了错误一定要像老师一样勇于承认。
对于这件事,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客观世界中,完美的事物是没有的,完美的人也是不存在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但越是这样,教师越不能欺骗学生的情感。要告诉学生,教师也有出现错误的时候。要教育学生从小学习客观地认识世界,客观地认识所有的人,其中包括客观地认识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能够正确、客观认识自己,如果有了错误,就要敢于对学生说:“我错了,请原谅。”今天我向学生承认错误,明天会有更多的学生敢于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这种榜样教育更具说服力,也使得整个班级形成了人人敢于承担责任的良好班风。
事实上,教师的错误往往不敢在学生面前承认,恐怕影响自己的威信。然而,只有实事求是的教师才能真正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重。在这件事中,学生的掌声既是对老师的原谅,又是对老师的尊重与赞赏,同时还受到一次最真实的教育。在学生面前勇于承认错误,这是教师的一种美德。敢于这样做的教师,正是勇于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现。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我要坚持多做调查研究,减少盲目性。既要做到及时处理问题,又要善于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使头脑更加理智,把工作做好。
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尊重生命。当你将自己温度散发时,每个学生都会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