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整个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是教师道德生活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学校的教育任务更不可能由个别教师来完成,它必须由各门学科和发挥各种不同职能的教师来共同承担。因此,处理好各个教师之间、个别教师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过程本身的需要。
1.教师与教研组的关系
(1)有近五成教师对教研组有很强的归属感,但仍有四成多教师持负面评价
表8-3-1 “您觉得教师和教研组的关系,最常见的是以下哪一种?”(教师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调查数据显示,有45.8%的教师认为“教师对教研组有很强的归属感,教研组能促进教师的发展”,又有12.7%的教师认为“教师和教研组的关系很矛盾,教研组既有对教师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偏正向评价的比例近六成。但还有38%的教师认为“教师和教研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组织关系,对教师个人没有什么实质影响”,3.6%的教师认为“教研组对教师形成一种压制和束缚,使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受到抑制”。负面评价的教师仍有四成多。由此可以看出,一方面教研室的工作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教师集体的团结力量有待增强。
(2)教师同教研组的关系与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师德建设呈正相关
表8-3-2 “您认为学校领导重视师德建设吗?”各选项与“您觉得教师和教研组的关系?”(教师问卷)各选项的相关分析(%)
从表8-3-2来看,教师与教研组的关系与学校领导是否重视师德建设呈高度正相关。认为学校领导很重视师德建设的教师,有66.3%表示他们对教研组有很强的归属感,认为教研组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持负面评价的占33.7%。认为学校领导比较重视师德建设的教师,有39.6%表示他们对教研组有很强的归属感,认为教研组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持负面评价的占60.4%。而认为学校领导不重视师德建设的教师,有19.2%表示他们对教研组有很强的归属感,认为教研组能促进教师的发展,持负面评价的占80.8%。
2.关于同事评价
(1)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能够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同事
同事评价是开展教师团体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环。调查结果显示,有81.7%的教师认为大多数教师能够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同事,只有5.8%的教师认为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同事。认为大多数教师都不能公正评价同事的教师有11.9%,极少数教师认为所有教师的都不能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同事,比例为0.6%。从整体情况来看,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但也有关系不好、甚至恶劣的情况存在。这些情况在进行个别访谈时也得到了具体的印证。具体数据请看表8-3-3:
表8-3-3 “如果学校评选优秀教师,您觉得教师们会在这一活动中对自己的同事公正评价吗?”(教师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2)教师同教研组的关系与教师能否对同事公正评价呈正相关
表8-3-4 “如果学校评选优秀教师,您觉得教师们会在这一活动中对自己的同事公正评价吗?”各选项与“您觉得教师和教研组的关系?”(教师问卷)各选项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8-3-4,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能否对自己的同事公正评价与他同教研组的关系高度相关。表示对教研组有很强归属感的教师中有97.1%的教师认为多数教师能对同事公正评价;表示和教研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组织关系的教师中有82.1%的教师认为多数教师能对同事公正评价;表示和教研组的关系很矛盾的教师中有74.4%的教师认为多数教师能对同事公正评价;而在表示教研组对教师是一种压制和束缚的教师中则有63.6%的教师认为多数教师能对同事公正评价。由此可见,随着教师对教研组关系评价的降低,对同事评价的公正性也在逐步降低,可见,教研组的凝聚力大小对教师间的关系处理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3.教师团体与教育改革
(1)八成教师对其他教师的教改举措表示可以认同
最近几年,各式各样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时常处在改革的压力和行动之中,通过他评的方式考察教师对教师团体或个别同事进行改革的看法和态度,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教师集体的道德。下面是一道情景题,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看法作出选择。
表8-3-5 “如果同一年级组的两位数学教师,一位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而另一位没有。您认为,那位没有搞教学改革的教师通常:”(教师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41.5%的教师认为教师间能够以欣赏的姿态看待改革,并相互学习;有43.6%的教师认为对其他教师进行的改革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从一般意义上认同。持这两种态度的人为大多数教师,共占85.1%。但也有少数教师认为会存在一种嫉妒心理,占5.5%,还有9.8%的教师认为有的教师可能会在别的同事面前或在其他场合说一些讽刺或诋毁的话。总体看来,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来自教师的阻力很小,同事间也基本可以做到相互理解和支持。
(2)地区间对教改的态度没有太大差异
当涉及教育教学改革,我们预想地区间在同事互评中会存在一定差异,发达地区在接受新思想、新方法上会优于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然而,从表8-3-6来看,并没有证实我们的假设。数据表明,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在各选择项上的态度并无太大差别。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8-3-6 “如果同一年级组的两位数学教师,一位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而另一位没有。您认为,那位没有搞教学改革的教师通常:”(教师问卷)各选项与地区的相关分析(%)
4.教师的人际交往
教育生活中,教师经常会在学生面前谈及其他老师。久而久之,这些言论会让学生对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对固定的看法。通过观察教师间的评论和言行举止,学生可以了解到教师间关系的疏密。此外,家长对此也有一定的发言权。相关调查的结果如下:
(1)近六成学生认为教师的相互评价多为“一般性评价”
表8-3-7 “很多时候,当你的老师在学生面前评价别的老师时,评价一般是?”(学生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有57.0%的学生认为教师间以“一般性评价”为多,有35.8%的学生认为教师间经常在学生面前赞扬对方。由此反映出,对其他教师持中等评价和褒扬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占九成以上。不过,还有2.7%的学生认为教师会在学生面前批评其他教师,3.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教师会在学生面前讽刺其他教师。仅有0.8%的学生认为教师会在学生面前攻击其他教师。
(2)教师间的相互交往并不是很积极、很充分
表8-3-8 “你在校园里、办公室或其他公共场合可以见到老师们?”(学生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师经常在一起集体备课或探讨教学问题的占34.7%,认为教师们经常在一起吃饭或闲聊的占27.4%。这两项数据表明教师间的互动频率还是比较高的,前者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更为紧密一些,后者可以做多种理解,但至少说明教师间的关系是轻松、愉快的。同时,也有31.1%的学生认为教师间交往不多,最多地是看见教师们只是礼貌性地打打招呼。认为教师间彼此很生疏,基本上没有看到他们有什么交往的学生占5.3%。还有1.5%的学生认为教师们经常一起议论其他老师。这三项共占37.9%。整体看来,这些数据反映出教师之间的交往有值得认可的方面,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教师集体的建设有待加强!
(3)有六成学生认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关系融洽
随着班主任岗位实行津贴制,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无论是工作关系还是私人关系都较从前复杂多了。具体调查结果见表8-3-9:
表8-3-9 “你觉得你们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关系一般是?”(学生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从学生问卷的结果看来,情况比较良好。认为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关系融洽、合作的学生占到62.8%,有7.7%的学生认为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之间虽然有一些矛盾,但表面上还能维持基本的配合,只有1.0%的学生认为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之间矛盾很多,经常会把关系搞僵。但也有一个结果值得关注,有20.0%的学生选择了“我不了解老师之间的关系”,这个现象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师生关系比较疏远,学生对教师不关注;第二,学生不愿说明自己的观点,等等。
(4)有四成家长认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融洽
根据家长问卷的结果,认为教师之间关系团结、融洽的家长占42.6%,认为关系一般的占40.4%,两项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家长中,只有2名家长认为教师之间有矛盾、关系比较僵。还有15.4%的家长表示不太了解情况。
表8-3-10 “根据孩子回家所说的情况,您觉得他们与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总体而言?”(家长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