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教育活动是教师职业的主要活动,是教师为人类和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因此,对待教育活动的态度也是反映教师对待作为“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的态度。教师的职业道德对于取得卓越的教育效果有着很大的调节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1.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1)多数教师的职业信念不够坚定

考察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是了解教师对教育事业之态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具体的调查结果见表8-1-1:

表8-1-1 “假如让您再选择一次,您还会选择教师职业吗?”(教师问卷)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中,选择“不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和“很难说”的教师分别为36.4%和43.2%,共计79.6%,高达八成。而选择“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的教师只有20.5%,仅占二成。根据与之相关的一些题目的统计结果和一些访谈内容分析,我们认为造成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认同度不高的原因很复杂,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水平不高。尽管如此,暂时搁置各种原因,八成与二成的鲜明对比还是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现实评价和职业倾向的。目前,教师的职业理想不够远大,职业信念不够坚定,职业期望也在逐步降低。

(2)男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比女教师低

从下表可以看出,男教师和女教师对此问题的回答有差异。有45.5%的男教师表示不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而只有27%的女教师作此回答。表示肯定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的男教师只有11.7%,而女教师则有29.6%做出了肯定回答。表示“很难说”的男女教师比例持平。由此看出,教师职业对于女教师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男教师。如果说教师职业面临着全面挑战的话,那么,在职业生活中,男教师是更为不稳定的因素。具体情况请见表8-1-2:

表8-1-2 “假如让您再选择一次,您还会选择教师职业吗?”(教师问卷)各选项与性别的相关分析(%)

(3)欠发达地区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最低

表8-1-3 “假如让您再选择一次,您还会选择教师职业吗?”(教师问卷)各选项与地区间的相关分析(%)

从表8-1-3中可以看到,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的教师选择会再次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比例基本持平,分别为24.4%和25%。相比之下,在欠发达地区,只有9.4%的教师表示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可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的职业倾向性比较一致,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热情高一些,而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对教师职业存有很多疑虑和不满,这种情绪在随后的个别访谈中表现得十分突出。还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在发达地区,表示不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占35%,而在中等发达地区只有24%的教师表示不会再选择教师职业,在欠发达地区有高达52.9%的教师明确表示不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这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教师职业信念相对偏低的情况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发达地区有很多高收入的行业,教师的心理因此经常受到干扰和冲击。而欠发达地区则面临着教师收入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这是导致许多教师希望跳槽或再就业的重要原因。相比较而言,中等发达地区的教师职业与职业的社会期望、地位、收入等各种指标基本能够达到平衡,因此,教师的职业信念较为坚定一些。

2.教师从教原因分析

通过考察教师从教原因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而职业理想和职业态度是衡量教师教育事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维度。这里主要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教师从业原因,具体结果如下:

(1)近四成的教师表示自己的兴趣是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

表8-1-4 “您出于什么原因从事了教师职业?”(教师问卷)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职业的占35.9%,选择其他原因的占32.9%,由父母做主的占22.9%,考虑到教师职业声望而选择教师职业的占8.3%。从选择的比例来看,积极认可教师职业的人有近半数(选择“自己的兴趣”与“教师职业声望”),这部分教师一般在从教之初会对教师职业有着积极的评价和坚定的信念。有二成多的教师在入职前是由父母代替或者帮助自己做出职业选择的,但这并不能说明这部分教师对教师职业没有积极的认同,也不表示这部分教师在入职后的工作中对教师职业没有新的认识,这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和认同度。有些选择“其他原因”选项的教师做出了具体说明,大多数是考虑到身体原因、工作稳定、家庭等原因,极个别教师谈到自己是受到求学经历中某一个教师的深刻影响。

(2)女教师更多地是出于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教育职业

从表8-1-5可以观察到,教师的从业原因有着性别差异。女教师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师职业的,占42.6%,而只有29.8%的男教师是根据兴趣选择教师职业的。教师职业声望对男女教师的影响也有显著不同。当然教师职业声望包括很多方面,但造成男女观念差异的重要方面恐怕在于当前的教师职业更多地被描绘成女性职业,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这对教师的择业有很大导向作用。数据表明,有10.8%的女教师因为教师的职业声望选择了教师职业,而只有6%的男教师是因为教师的职业声望而选择了教师职业。

表8-1-5 “您出于什么原因从事了教师职业?”(教师问卷)各选项与性别的相关分析(%)

(3)不同地区教师的从教原因存在较大差异

表8-1-6 “您出于什么原因从事了教师职业?”(教师问卷)各选项与地区间的相关分析(%)

根据表8-1-6所示,不同地区的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原因存在较大差异。在欠发达地区,有32.9%的教师当初是由于父母做主才选择教师职业的,根据自己兴趣择业的只占21.2%,根据教师职业声望择业的更少,只有2.4%。在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由父母做主的分别占18.6%和19.4%,由自己兴趣决定的分别占41.5%和41.8%,人数比例基本持平,且在自己兴趣这个选项上数量要远远多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但发达地区与中等发达地区在“教师职业声望”这一从业原因上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在发达地区,有5.9%的教师是由于教师的职业声望而选择教师职业的,而在中等发达地区有高达16.3%的教师是由于教师的职业声望而选择教师职业的。从三个地区对这一原因的不同选择来看,同样印证了经济因素在教师职业声望中的决定作用,并造成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教师职业声望偏低的现状。

3.教师的工作状态

(1)当前教师的工作状态较为积极

这个题目主要想通过“评价他人”的方式让教师直接对整个教师队伍作出整体评价,也试图间接反映教师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现实态度。具体结果见表8-1-7。

表8-1-7 “您认为当前教师普遍的工作状态?”(教师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从结果来看,当前教师普遍的工作状态尚可,评价为“非常积极”与“比较积极”的比例接近八成,占78.7%。评价为“被动应付”的占21.3%。但访谈的结果也反映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是有待提高。

(2)地区间教师的工作状态不存在明显差异

从上一个问题“您出于什么原因从事了教师职业”的多频分析结果看来,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于是,我们设想,教师的从业原因存在的差异是否会影响到他们在职期间的工作态度,因此,我们又作了工作态度与地区的相关分析。然而分析结果显示,地区间基本不存在差异。“非常积极”+“比较积极”的人数比例均维持在80%左右,被动应付的教师也均在20%左右。具体数据见表8-1-8。

表8-1-8 “您认为当前教师普遍的工作状态?”(教师问卷)各选项与地区间的相关分析(%)

4.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评价

从学生角度考察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更能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因为学生接触的是完整的教师集体,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对教师群体形成整体性的、稳定的、客观的评价。在个别访谈过程中,也有很多教师表示,学生评价是最为公正和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对教师工作评价的具体结果如下:

(1)有六成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充满**

表8-1-9 “总体而言,你认为你的教师在课堂上?”(学生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马克思说:**、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充满**的占60.1%。这表明在学生眼中,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认真对待课堂教学,并流露出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但不容忽视的是,有26.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热情不足,又有3.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精神萎靡。这表明尚有部分教师未能对其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未能激发应有的热情。

(2)教师是否重视自我提高与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呈高度正相关

从表8-1-10中可以看到我们预期中的结果。在68.4%的学生看来,平时在教学生活和品德修养上重视自我提高的教师在课堂上通常充满**,但也有21.1%的学生指出重视自我提高的教师在课堂上热情不足,认为他们会萎靡不振的学生只有1.5%。与此成鲜明对比的是,有49.4%的学生认为平时不重视自我提高的教师在课堂上通常热情不足,还有13.4%的学生认为这些教师精神萎靡,认为他们会充满**的学生也只有24.7%。可见,教师是不是重视自我提高与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呈高度正相关。

表8-1-10 “总体而言,你认为你的教师在课堂上?”各选项与“总体来说,你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生活和品德修养上重视自我提高吗?”各选项的相关分析(%)

(3)九成以上家长认为教师批改作业认真

学生作业的批改情况可以反映出教师工作的态度和质量,下面是一项关于学生作业批改情况的具体调查。

表8-1-11 “总体来看,您认为教师批改孩子各科作业的态度是?”(家长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教师批改孩子作业很认真的家长占36.8%,较认真的占57.4%,共计94.2%,表明整体状况良好。但也有5.9%的家长认为教师批改孩子作业不认真。

5.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评价

通过家长对目前中学教师工作态度的评价也能够十分有效地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具体结果见表8-1-12:

表8-1-12 “您感觉目前教师工作认真吗?”(家长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家长中,认为教师工作非常认真的占17.6%,认真的占73.5%,共计91.1%。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教师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做到了尽职尽责,另一方面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家长与教师之间联系较为密切,家长能够体察到教师的工作态度。但也有少数家长认为教师工作不认真,占8.8%。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4月~8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