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调查报告
前言 关于师德现状与师德建设调查的说明
一、师德现状与师德建设调查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思路
伴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相对滞后性。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目前我国的教师专业道德的研究严重滞后于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为了开展针对性的研究,需要对师德及其建设的现状有真切的了解。为此我们开展了这一面向中学教师师德状况及师德建设问题的调查。之所以将调查的重点放在中学阶段,除经费限制、规模不宜太大等原因之外,主要是因为中学阶段有承上启下的特点,在“应试教育”等方面承担的压力较大,具有相对的典型性。
本调查一方面旨在摸清我国中学教师的师德现状;另一方面重在通过调查了解我国中学目前在师德建设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和需求,掌握中学教师师德需要的类型、内容等等。调查分师德现状和师德建设两个部分,师德现状部分的调查集中围绕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对待学生的道德、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和对待自己的道德四个方面展开,师德建设方面的调查集中围绕师德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师德规范研究、师德评价与导向、师德建设的制度与途径和教师发展与师德建设五个方面展开。基于调查结果,描述师德以及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其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二)调查内容
本调查面向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群体,调查内容紧紧围绕以上两大部分九个方面展开,内容分配的比例主要根据教师、学生、家长三者社会角色特点的不同在调查中进行具体把握和调整。具体内容主要有:
1.师德现状
(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
①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②教师从教原因分析
③教师的工作状态
④学生对教师工作的评价
⑤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评价
(2)对待学生的道德
①对教师品质进行排序
②教师的公正品质
③关于惩罚的话题
④教师的关心品质
⑤教师对学生的理解
⑥关于教师角色的考察
⑦教师的道歉
(3)对待教师集体的道德
①教师与教研组的关系
②关于同事评价
③教师团体与教育改革
④教师的人际交往
(4)对待自己的道德
①教师的道德学习
②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的关系
③教师的道德反思
2.师德建设
(1)师德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①市场经济的挑战
②社会诸多宏观影响因素的比较
③学校内外诸多微观因素的比较
(2)师德规范研究
①师德规范的运作情况
②师德规范的内容
③师德规范的作用
④师德规范的定位
⑤师德规范的语言表述
⑥制定师德规范的必要性
(3)师德评价与导向
①师德与教师业务水平的关系
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的比较
③对学校师德工作的评价
④关于师德评价
⑤媒体对师德的导向
⑥高尚师德的奖励形式
⑦师德考评方式
(4)师德建设的制度与途径
①对各项师德建设制度的评价
②各项师德建设制度与地区的相关分析
③各项师德建设制度与学校类别的相关分析
④对各项师德培训方式的评价
⑤各项师德培训方式与地区的相关分析
⑥关于师德培训的内容
⑦师德培训内容与地区的相关分析
(5)教师发展与师德建设
①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②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道德
③教师对职业道德的看法
(三)调查方法
本研究在调查设计阶段运用了文献法,查阅了有关文献,重点收集师德规范研究和师德建设工作的相关文献。具体调查过程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文本分析法等。调查分析阶段主要采用理论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