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并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创建特色学校”等。要让校长成为教育家,让教育家来管理学校、培养祖国的下一代,使学校成为优质、特色学校,是中国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诉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

为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及相关原则,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的重要依据。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以德为先。该《标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公正廉洁、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第二,育人为本。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扶持困难群体,推动平等接受教育;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有质量的义务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第三,引领发展。校长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带头人,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重任;将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秉承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实施科学、民主管理,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四,能力为重。将教育管理理论与学校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学校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与完善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和调适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强化专业能力提升。

第五,终身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作为改进工作的不竭动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家园。

该《标准》的基本内容分为六大领域,即: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每一领域又提出了相应的专业要求,包括:专业理解与认识、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三个具体方面。比如在“优化内部管理”方面,其“专业理解与认识”的内容主要有:“坚持依法治校,自觉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崇尚以德立校,处事公正、严格律己、廉洁奉献。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专业知识与方法”的内容主要有:“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对校长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求。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学校管理的变化趋势。熟悉学校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安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管理实务。”“专业能力与行为”的内容主要有:“形成学校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听取党组织对学校重大决策的意见。尊重和支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定期向教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提高学校管理规范化水平,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努力打造平安校园,建立和完善学校各种应急管理机制,定期实施安全演练,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置学校突发事件。”

在实施要求方面,该《标准》指出:第一,本《标准》适用于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的正、副校长。各地可据此制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实施意见,并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完善。第二,各地应将该《标准》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建设和校长管理的重要依据,发挥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制订校长队伍建设规划、严格任职资格标准、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行校长职级制、建立校长培养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校长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有关培训机构要将该《标准》作为校长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校长的职业特点,加强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根据校长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校长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校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将该《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制订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学校管理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校长培训和自主研修,不断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努力成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专家。

为更好地帮助校长在多、杂、碎、烦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扮演好学校管理者的角色,结合几年来我们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教育部和有关省市基础教育发展项目的经验,特别是与不同类型学校的校长深度接触、感受其角色、分析其工作、深知校长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本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共同编写了这套丛书。本套丛书共分六册,分别是《校长如何规划学校发展》《校长如何营造育人文化》《校长如何提升课程领导力》《校长如何引领教师成长》《校长如何优化内部管理》《校长如何调适外部环境》。

在该丛书的编写原则、基本要求上,我们注重:第一,切合中小学校长的阅读口味,让校长喜欢看,具有可读性;第二,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相关理论、模式、策略等,避免理论性过强;第三,注重选择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第四,清楚阐明某项事情的具体做法、技术要求等;第五,解决校长的现实困惑,提出明确的注意事项。

该丛书在编写思路上强调:第一,从各种相关资料(文献、校长微博或QQ等)中呈现校长遇到的某一领域的问题,发现其价值或意义;第二,清楚呈现该领域的核心概念、历史演变、相关理论等;第三,如何有效开展该领域的工作?解读中外经典理论、阐释重要理念,并结合中国实际,说明实施步骤、评价方法等;第四,介绍涉及的技术、模式、策略、方法等,会增加经典案例分析说明;第五,展现不同群体的评价与反思;第六,有关结论及对校长做好该领域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真诚祝愿每位校长都能从该丛书中受益,祝大家成为中国的优秀校长。

楚江亭

于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

201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