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了解全新的自己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用心、用情、用理去做。对起始年级班主任而言,就更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明确起始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工作职责,掌握起始年级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思考领会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心理、法制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通过培训、学习、进修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目标:

1.做好充足的专业、物质、心理、形象等方面的准备。

2.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

3.将其视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契机。

(一)做好专业准备

班主任的专业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和掌握新接班学生年龄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第二,有针对性地阅读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哲学等相关书籍,了解基本教育理念,提升个人教育理论水平;第三,反思个人以往教育案例,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第四,学习同行相关经验和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吸收好的经验和方法。

切记:

1.总结以往带班经验。

2.带着问题去思考。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与同行进行交流。

[案例2-12]

李老师最近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很多学校都想请他去做报告。李老师是个认真的人,觉得人家请自己,一定不能辜负人家,一定要总结出自己的工作经验心得。但是,他又很为难:自己所做的都是一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我在做,大家都在做,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实,李老师遇到了经验提升的困难。一些优秀班主任在经历了丰富的德育实践之后,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对经验的提升却缺乏思路和方法。这反映出这些班主任的所谓经验还只是零散的信息,其内在逻辑和因果关系并不是很清晰。因此,即便说出来介绍给别人,也只是现象的罗列,不能把真正隐藏在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艺术揭示出来,别人也就无法从中习得其常规性行为背后所隐含的规律性知识,也就难有大的收获。

现实中,许多班主任非常优秀,但是却缺乏理论总结,不能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使成果不能扩大,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进行这样的总结和提炼,除了要有丰富而深入的教育实践外,还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深入学习德育理论,了解教育的本质与规律,这样可以很好地解释自己的教育行为,解释其内在的教育艺术与规律;二是常反思,进行归纳、概括,厘清关系,思考得失。长期坚持,一定能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普遍性的教育规律,供人们学习和实践。

一线教育者的实践经验是最宝贵的教育智慧和资源,最适合广大教育实践者们学习、借鉴和推广。因此,及时总结教育经验是每一位优秀班主任的崇高使命,也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学校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并帮助班主任总结提升,成就教师,成就学校。

案例来源:罗刚淮.拨开成长的迷雾——班主任专业成长各阶段的关键问题与对策[J].班主任,2012(4)

班主任做好专业准备既需要通过自我读书、进修,也需要通过与人交流、请教,更主要的是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专业准备的途径很多,但需要综合运用才能发挥实效。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因此需要班主任具有一定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不断思考与实践中提升自己。

(二)做好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室内的硬件设施设备,另一方面是班主任为迎接新生准备的材料,这些都是带好新班级的基础条件。

切记:

1.物质准备要体现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2.注意节约不浪费。

3.通过物质的精心准备营造适合学生生活成长的班级氛围。

[案例2-13]

如何记住学生的名字

办法1:建立学生名字信息库

真正细心的教师会制作每个学生的名字信息库,在每个学生的信息中,不但写上姓名、年龄、生日,还写上个性特征等,为以后的教育服务。如学生的生日到了,全班一起共同送个祝福,或者送个笔记本等纪念品给学生,他们会很高兴。还可以在纪念品上写几句有意义的话,学生将终生难忘。成人如此,学生也如此。给学生的惊喜就在这些平常的举动之中。

办法2:学生“名字”随身走

“名字”随身走,就是将记有学生姓名的卡片或者小本子等随身带,可以随时查阅、记忆。就像记英语单词一样,非常方便。

办法3:建立学生姓名电子档案

现在科技发展了,好多单位都用电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在学校,办公室都有电脑供教师使用。我们何不利用电脑来帮助我们记学生名字呢?如可以用电子表格软件或者数据库对学生的姓名进行管理,电子文档中不但可以保存好多与学生姓名相关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插入相片等。有一年,我还专门用相机摄下学生的相片,然后把相片保存在学生姓名电子文档中。后来,保存有学生相片信息的电子文档成为其他科任教师争抢的对象。学生毕业后有空拿出来看看,会回味无穷。

案例来源:金显安.记住学生名字的12个小办法[J].班主任,2011(10)

上述案例都是接班之前班主任为记住学生姓名所做的物质准备,有纸质的也有电子的。办法虽简单,却能帮助教师快速记住全班学生的姓名及特征,在育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案例2-14]

黑板的布置要体现班级教育理念和教师个性

1.在黑板上书写“欢迎你,某某班的主人”,体现“学生做主人”的班级教育理念。

2.在黑板上写下“家”这个字。在“家”的周围画上许多颗“心”,并为每颗“心”画上一对翅膀,然后班主任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个“心”中。当学生做完自我介绍后,在一个个“心”中写上自己的名字,以营造温馨的大家庭氛围。

3.准备体现教师特长的“见面礼”。书法好的班主任可以等学生到齐后,大笔一挥,写上一行遒劲的欢迎词,于不动声色之中让学生感受教师书法的魅力;善于写诗的老师可以先写一首欢迎新生的诗,用投影打在前面,使进入教室的学生很快便沉浸在教师的情感之中;幽默的老师可以准备一段适合迎接新生的小段子作为开场白……

4.提前做好投影,注明报到的整个流程。

案例来源:周同丽.职业学校入学教育“三准备”[J].班主任.2010(9)

[案例2-15]

班级设施设备的准备

一、班级图书馆

(一)图书来源

1.图书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1)班主任捐赠;(2)学生捐赠;(3)班级购置。

2.图书必须符合学生的特点,不能让格调低俗、语言文字或内容不适合学生、盗版的图书流入图书馆。对捐赠的图书要先进行筛选,剔除不合适的图书。

3.名为捐赠,其实图书的所有权依然属于捐书者本人,捐赠的图书仅仅作为交流分享使用。一旦学生毕业或离开班级,图书归还捐书者。

4.班主任应以身作则,带头向班级图书馆捐书。

5.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获得家长的支持。

6.班级经费有限,集体购买的图书数量非常有限,不能作为图书的主要来源。

7.可以把图书作为奖励或处罚学生的手段之一。比如,图书可以作为奖品,学生如果愿意,可以放在图书架上供全班同学分享;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比如对班级利益造成损害的),可以把捐赠一本(或几本)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处罚方式,图书所有权依然归其本人,毕业后可以拿回去,平时放在班级里共享。

(二)选择合适的书架

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放置图书要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而定。图书数量较少,一个箱子即可(可以用硬纸箱改装);如果书籍较多,则需要至少一个书架。

书架的来源有以下途径:

1.班主任捐赠。新书架根据材料做工不同,价格不等,如一个四层可以放一百多册图书的竹制书架一般要一两百元,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购置,如果能买到二手书架则更好。班级公用的书架要结实一些。班主任自己购置书架(或书柜)的好处是可以多届学生循环使用。

2.学生捐赠。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问一下,学生家里如果有多余的书架可以捐赠给班级,但注意不要给学生家庭增加负担。

3.班级购置。学生终会毕业,一般不提倡用班级经费购置书架。如果大家(包括征求家长意见)一致同意,也可以。一个班级用完后可以留下来供下一届学生使用,作为学长留给学弟学妹们的纪念。

4.自己动手制作。用硬板箱、木板等材料可以制作简易的书架,详细的做法在网上可以查询到。班主任可以发动、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既节约开支,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制作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故事和乐趣。

案例来源:陈宇.把班级营造成一个家[J].班主任,2014(7)

班级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场所,也是师生共同生活的地方。班级的硬件设施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班主任应该花一些时间精力用于改善班级的生活条件,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舒适宜人的教室,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做好心理准备

对起始年级班主任来说,除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在许多方面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比如碰到学生不适应新学校新班级、个别学生与教师难以沟通、部分家长不配合班主任工作等问题时,一方面需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进行自我疏导,另一方面通过自我学习和与他人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切记:

1.相信自己。

2.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3.面对突发事件时要冷静处理。

[案例2-16]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班主任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当学生不配合您的工作,当学生故意让您生气时,您首先要提醒自己:“我是教师,我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成长;成长中的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教学相长,这是我锻炼成长的好机会,我要冷静地想办法。”如果这样的自我暗示不能使您平息怒气,您就再提醒自己:“我是成年人,受过高等教育;他只是一个孩子。孩子不理智,我不能不理智;孩子不懂事,我不能不懂事。”

如果您仍就一筹莫展,无计可施。那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都很激动,这种情绪不利于解决问题;我们先上课,明天再谈。”师生冲突,往往因为搁置而冷却,因冷却而自然化解。第二天,心平气和地沟通,问题很容易解决。

如果学生拒不认错怎么办?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教师要学会放下,不要抓住一个问题纠缠不休,否则,就会把“急症”拖成“慢性病”,使问题复杂化。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认错,而是让学生改错;不是把学生制服,而是让学生成长。学生一时想不通没有关系,暂时搁置,再寻良机就可以了。拿得起是聪明,放得下是智慧;拿得起需要能力,放得下需要魄力。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和学生生气,更不要和学生赌气,千万不要和学生斗气,绝对不能拿学生撒气,永远不要对学生泄气。

案例来源:田丽霞.幸福生活从这里开始——写给新入职的班主任老师[J].班主任, 2010(9)

班主任新接手一个班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关系的建立尚在起步阶段,相互之间并不了解,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发展的眼光面对问题,以等待的心态看待变化,在发展中以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各种挑战。此外,由于班主任工作面对的往往是琐碎小事,这就需要班主任每天心里有个谱,提前思考每天的重点工作,当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要全面考虑,冷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