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成果
1978—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发挥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作用,详见表1-38。
表1-38 1978—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数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去向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直接就业。据统计,2009—2014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从85.2%不断上升至91.5%(见图1-38)。2008—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从1647元上升至3200元,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待遇不断改善;受调查的2008—2011届毕业生毕业3年后月收入平均可以翻一番(见图1-39)。在受调查的2009届毕业生中,有56%的毕业生3年内获得过职位晋升,略高于本科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的比例(52%),有28%的高职毕业生3年内晋升一次,有28%的晋升两次及以上。69%的2011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3年内职位有晋升。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3年后的工资增长和职位晋升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如图1-40、图1-41所示,约10.5%的毕业生在建筑业就业,在所有行业中居第一;约13.6%的毕业生从事销售工作;约10.5%的毕业生从事财务类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后就业的行业和从事的职业相对比较集中。
图1-38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二是创业。据统计,2009—2014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创业率从1.6%上升至3.8%,创业率增长了1倍多。而且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3年后的创业率远高于毕业半年后的创业率,2011届毕业生毕业3年后自主创业率为7.7%,是毕业半年后创业率的3.5倍。调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时自主创业的主要动机是抓住机遇,而不是因为就业困难,其中机会型创业占毕业生创业的85%,生存型创业的比例只有7%,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较高。
三是专转本,2009届、2010届和2011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专转本的比例分别为2.6%、2.6%和3.7%,专转本的毕业生比例略有提高。
图1-39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月收入情况
图1-40 2011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半年后就业行业占比前10位
综上所述,从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升学,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不仅有多种去向选择,而且就业情况、就业质量以及创业和升学情况均日益改善。
图1-41 2011届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半年后从事职业占比前10位
图1-42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创业情况
图1-43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专转本比例
在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地区方面,如图1-44所示,超过一半的2009—2011届毕业生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图1-44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半年后在地级城市及以下就业的比例
2009—2011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不超过20%(见图1-45),对比2009—2011届毕业生来自西部高中的比例与毕业半年后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在来自西部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中存在向东部流动的趋势,且这一流动是单向的。同样,来自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也有向非贫困地区和非少数民族地区流动的趋势(见图1-46、图1-47)。
图1-45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
图1-46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就业的比例
图1-47 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在贫困地区就业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