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探询一种生命救赎的路径

这几天来,我一直在思考个人生命意义与生命救赎的问题。我知道,作为渺小的个人,我不足以关心人类,我关心自我生命的救赎,关心个人生命的意义之路。面对世俗化的浪潮,面对欲望膨胀的周遭世界,人何以显现人之为人的尊严?面对纷扰的社会,一个人何以作为一个主体的人?时光流逝,生命的路径通向何方?一个人怎样从日渐平庸化的社会潮流中,以主体的姿态站立起来,这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有一天我出差回来,坐在影视大巴车上,车上正在播放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这部片子以前看过,在车上没事做,还是饶有兴致地看起了影片。看着看着,突然想到生命救赎的问题,影片中霍元甲不正好显明了一条生命救赎的路径吗?

影片从霍元甲儿时写起,在少年好友农劲荪的帮助下,偷习武艺,立下做“津门第一”的志愿。长大后霍元甲在一次比武中将对手秦爷打死,却遭对方家人追杀,母亲和女儿均惨遭杀害,陷入绝望的霍元甲逃到农村,在月慈姑娘的帮助下,霍元甲随即隐姓埋名在此生活了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之中,他和月慈之间产生了感情,在她母性魅力的感染下、恬静平和的田园生活也让他沉下心来思考武术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民族的真正意义,并渐渐悟到了武学的真谛。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霍元甲借农劲荪之力,到上海挑战大力士成功,随后开办精武体操馆,但不久之后惨遭日本人下毒,英年早逝。

这部影片虽然明显有着中国电影的通病,即主题的过于先行,阻碍了影片故事的自然展开,使得电影叙事的人为痕迹太过明显。但作为体育人,影片对武术理念,以及对习武者的生命姿态的理解,在国内体育界,则绝对是一流的,甚至是十分少见的。

影片的前半部分乃是作为武者的霍元甲的个人自我的膨胀期,要做津门第一,要用拳头说话,期待着观者对自我英雄般的注目。正是膨胀的自我,阻碍了个人主体积极发展的路径,一直到在未明事由的条件下打死秦爷,招致报复,引发个人觉醒。对武术、对武者生命的救赎之路由此靠鲜血打开。如果说亲人与对手的鲜血是霍元甲顿悟的开始与自我救赎的原点,那么影片中霍元甲隐姓埋名的田园生活以及与月慈姑娘的相遇而至自我修复与走向新的完整,所传达的救赎路径就是两条:一是月慈姑娘所寄予的爱与美;二是月慈姑娘的淳朴以及田园生活本身所代表的自然回归。爱与美不仅敞开霍元甲锁闭的胸怀,而且勾销了长驻心头、挥之难去的霍元甲童年站在擂台上那一声“从此以后,我不让任何人把我从这里打下去”的呼告,给霍元甲的生命世界注入崭新的内涵,把为了恨的生命品质转换成为爱的生命品质。对自然的回归则使得霍元甲对体育、对人生的理解回到元初,回到本色,武术并不是为了制服他人,戕害生命,而是为了成全自我,成全生命,暴力是无力的,只有爱与精神永恒。从此霍元甲怀抱对武术和对生命的理解重新走上擂台,这一次他不是表达恨,尽管这中间也有民族大恨在其中,但作为在回归武术元初精神中获得新生的霍元甲,重新站在擂台上所要的已不再是恨,不再是以暴易暴,以恨泄恨,而是爱,是以武德报怨,以爱来包容一切,勾销人与人的阻隔,向世界传递中华武术的精神,传达武术本身的内在灵魂。霍元甲虽然倒下,但他的精神与人格却庄严地重新站立起来。

2005年10月13日下午4点,李连杰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进行一场以“关爱生活,珍惜生命”为主题的演讲。这实际上是他对体育与人生理解的进一步阐释,也是他自我人生经历的证实。李连杰其实只是借霍元甲来浇自己心中的块垒,传达自我的心声。他的这段表白就是《霍元甲》的基本主题:“我其实有点自闭,因为太早出名了,有很大包袱,就很保护自己,生怕说错了,说错了会影响别人,直到最近几年,因为佛教的关系,给我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社会,再也不再为自己做事。四十岁前为家庭、太太,接下来就是回馈社会,我不希望有一个立足点,有一个立足点就开始有痛苦,我把自己干掉,消灭自我,消灭李连杰。”

“我看到很多所谓自由的人里,心并没有释放出来,为什么?因为心已经变成物质、名和利的奴隶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一旦需要什么,没有这个我就会痛苦,有了这个我希望有更好的,我还是做它的奴隶,别人说我好我开心,别人说我不好我就难受,你是不是活在别人的语言里,你是不是活在传媒里?别人写我不好我就痛苦,别人写我好我就开心。这还是变相的生活在别人的阴影底下,怎么样才能够释放心灵,把最好的东西释放出来。我觉得人类,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全世界的人,作为人共同的追求目标就是幸福、快乐,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但另外一个东西是大家共同认同的。人是生活在人群里,人群里就需要关心、爱和付出。”

从执着于小我,实现小我的功名,到走出小我,走向他人与世界,用爱来包容周遭的一切,真正把自我与他人和世界合一,实现个人生命的救赎。在那里,个人生命得以紧紧地贴近大地,生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厚实。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生命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生命原本就是一个过程,无论多么辉煌都将随着时光飘逝,真正留得下的只有爱。武力可能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一定不是唯一的方法,暴力能够征服别人的肉体,但永远征服不了别人的心。只有爱,才可以包容一切,可以征服整个人类的心灵。

学会去包容各种文化,包容不同的政见,不同的信仰,把爱的信息传递出去,而不只是打架,获得成功,赢得名誉,这是我们尚待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灵品质。李连杰用一部并不精彩的电影在阐释一种武术的精神,在传达一种体育的文化,也在阐释一条自我生命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