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帮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季静芳 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学生们的特点,为尽快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奖午睡

暑期开学第一个月,学校仍然组织学生午睡。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充满好奇的孩子们,由于兴奋,有的装模作样趴在桌上,睁大眼睛四处张望;有的低着头,偷偷地玩玩具;有的变着花样与老师“捉迷藏”,就是不肯入睡。怎样才能使学生安然入睡、保证下午精神饱满呢?我采用了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星星”的办法。

午睡铃声一响,我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吗,‘红五星’最喜欢和午睡的学生做好朋友。刚才,‘红五星’悄悄对我说,今天凡是睡着的小朋友,醒来后就会发现它悄悄地‘爬’到了你的桌上。课后我们比一比,谁得到了星星。晚上回去告诉爸爸妈妈,好吗?”天真的孩子们,很快进入了梦乡。不一会儿,鼾声四起,我在这甜蜜的鼾声中穿梭贴星。

二、做朋友

对于爱说爱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一节课40分钟实在太长了。刚开始,教室里不时传来掉东西的声音、摇动桌椅的声音、同学闹摩擦的吵闹声……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我规定学生上课时,课桌上只摆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是否放尺子视教学内容而定。上课时,我及时表扬改掉小毛病认真听讲的学生,扬起手与他们做“挥挥手”的好朋友;对自始至终都认真听讲的学生,我走过去,师生做“拉拉手”的好朋友。课后我还会给这些好朋友一个热情的拥抱,并鼓励他们明天与我继续做朋友。

这样,那些做了老师“好朋友”的学生上课更加认真了;没有成为老师好朋友的学生,会尽量改正自己的不足,努力展示自己良好的一面。班级秩序大为改观。

三、争“冠军”

每个人都有上进心,都有得到他人表扬和承认的欲望,小学生更是如此。针对学生们对冠军的崇拜,我在学生中开展了“冠军赛”。比如:“老师看出来了,孙明和张红在暗暗地比赛,张红赢了,获得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冠军。”被表扬的学生即使没有比赛的意识,由于受到了表扬,也会加倍努力地表现自己;输掉的也会及时调整自己,认真听课,努力摘取桂冠。

这样悄然进行的“冠军”争夺赛,使学生们不再浪费上课的时间。

四、学本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对老师常用的一些奖励措施开始无动于衷了。于是,我变换策略,根据孩子喜欢学新本领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了新一轮的刺激。上课时,我故意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把自己的新本领告诉大家,但你们不能悄悄地把老师的本领学走。”听到老师不让他们学本领,孩子们的执拗劲儿上来了:“我要学!”“我也要学!”“不行,谁学我的本领我就不与他做好朋友了。”我故意激他们。“不做朋友我也要学!我要把你的本领都学到手!”就这样,孩子们在学本领的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地上完了一堂又一堂课。

用儿童的眼光去寻找那些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事物,以一颗尘封已久的纯真童心,蹲下身子与孩子同行,班主任就会从熟悉的地方生出新的“风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