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一、文献检索工具和检索途径

(一)文献检索工具

文献检索工具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不同的功用等,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检索方式,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机器检索工具;按载体形式,可分为印刷检索工具和计算机阅读型检索工具;按出版形式,可以分为期刊式检索工具、书本式检索工具、附录式检索工具、卡片式检索工具、胶卷式检索工具、活页式检索工具、机读式检索工具等。还有一些其他分类方式,就不一一列举了。现在,因为大型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检索使用机读型检索工具。印刷型文献因为其文献数量的巨大,仍然是检索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1.检索工具书

检索工具书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整理编制而成的。它通常不能给予读者确切的答案,却能指示找出答案的线索。目录、索引、文摘是文献检索的三大工具。

目录 目录是从特定需要出发,按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记录、揭示、报道文献的工具。它所提供的信息,一是文献外部的特征,如书(篇)名、著者、译者、出版者、出版日期、版本等;二是相关文献的内容特征,如内容梗概、中心思想、作者简况、文献价值等。由于目录最初所收录和揭示的主要是图书,所以目录又称为书目。

目录的种类很多。按文种分,有中文目录和外文目录;按文献的学科范围分,有综合行目录和专题目录;按目录所收录的出版物形式分,有书籍目录、报刊目录、特种文献目录等。

索引 索引是将一种或多种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如书名、篇名、人名、地名、主题、语词等分别摘录出来,按一定方式加以编排并逐一注明出处,以供查检的一种检索工具。索引的基本组织单位是条目,每个条目由序号、标识或索引词、注释、出处等环节构成。但是索引的种类多样,编排方法各异,索引条目的结构形式也各有不同。

索引的类型多样。从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来分,可以分为论著索引和内容索引两大类。论著索引包括论文索引(又称篇目索引)、著作索引(又称图书索引、书目索引);内容索引包括字词索引、句子索引、主题索引和专名索引等。

文摘 文摘是指对原始文献的主要内容(主要论点、方法、数据、条件、结果等)做简明扼要的准确摘述,不包含对原文的补充、解释或评论。文摘性检索工具报道最新文献,深入揭示文献内容,节约阅读时间,吸引读者阅读原文。此外,文摘还可以帮助读者确定原文内容与查找课题的相关程度,决定取舍。文摘性检索工具收录的文摘形式不完全相同,主要有报道性文摘、指示性文摘和评论性文摘。

目录、索引、文摘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记录和提示文献的各种特征,为检索者提供文献信息和检索途径。三者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使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同一种目录、索引或文摘可以隶属于不同的类型。目录、索引和文摘三者之间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在检索过程中需要相互参照、交替使用。

2.参考工具书

参考工具书是指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资料,并按一定方式加以编排,可直接为读者提供所需答案的工具书。参考工具书对具体知识做了精要的说明,属三次文献范畴。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参考工具书有以下几种。

字典、辞典 如《辞海》《教育大辞典》《特殊教育辞典》等。字典和辞典两者之间相互区别,有密切联系,现在多合称为“辞书”。根据收录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语文类辞书和知识性辞书两大类。语文类辞书可以解决字、词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帮助人们学会准确使用语言,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方式;知识性辞书多是对有关学科的专有名词及学科知识的编制,可以为从事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做一些必要的材料准备。

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或某一学科全部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它收集各个学科或某一学科范围内的各种名词、术语等,具有知识总汇性质。百科全书收录学科门类广泛齐全,内容丰富,叙述全面客观,检索系统完备,编纂科学权威,具有很高的阅读和检索价值。百科全书不仅总结、概括了人类科学和文化方面的一切成就,而且对当代各种新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也都及时反映、兼收并蓄,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强烈的时代感。但是百科全书规模大,编辑、改版不易,一般都会以出版补充本或百科全书年鉴的方式补充新资料,反映最新动态。所以,研究者进行查阅时应当同时参阅补充本或相关年鉴。

年鉴 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内主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及各项统计资料,以供人们查阅的工具书。年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信息密集,读者利用它可以全面地了解一年内国内外重大事件,各种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趋势,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等。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年鉴主要有《中国教育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学校教育年鉴》等。

3.机读型检索工具

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按一定方式存储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就是机读型检索工具,按照数据库所含信息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文献书目数据库 存储某个领域原始文献的书目,即二次文献数据库。记录内容包括文献的题名、著者、原文出处、文摘、主题词等,大多是印刷本检索工具的机读版。

全文数据库 存储文献内容全文或其中主要部分的数据。它将期刊全文、学位论文、会议文献、法律法规、新闻报道,以及百科全书、年鉴等的全部文字和非文字内容转换成计算机可读形式。全文数据库可以向用户提供一步到位的查找原始文献的信息服务。

多媒体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将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数据结构结合为一体,统一存取、管理和应用,检索时可以获得图文并茂的效果。

(二)文献检索途径

检索相关文献是最常见的检索问题。围绕研究主题,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和一定的检索方式进行文献的检索。选用不同的检索工具,就会有相应的检索途径。不同的检索工具揭示文献的角度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检索途径。

1.题名途径

题名途径就是根据文献的名称(图书书名、报刊刊名、文章标题等)查找文献。在已知文献题名的情况下,通过这一途径进行检索,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文献。

2.著者途径

著者途径就是以文献著者、译者、编者的姓名或机关团体名称作为检索标识进行检索。通过这一途径,研究者可以将著者分散在不同学科、不同主题范围的著述全部检索出来,获得的文献有利于系统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某一作者的作品或某一学者的学术思想。

3.序号途径

序号途径就是按照已知文献资料特有的号码特征,如书的国际标准书号、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书目数据库中的文献记录登录号来查找文献。

4.分类途径

分类途径按照学科分类体系和事物性质编排、检索文献。这是较常用的检索途径之一。它能够把学科内容、性质相同的文献集中在同一类目下,体现出学科的系统性和事物的关联性,满足人们对文献的族性检索的要求。

5.主题途径

主题途径是指以代表文献内容实质的主题词作为检索标识。它同分类途径都是以文献内容特征为检索线索,从而打破传统的一学科分类的构架,把不同学科中的有关课题的文献集中到一起,直接表达,直接检索。主题途径易于查找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文献,利于满足特性检索需要。

6.关键词途径

按照文献题目或内容中具有实际意义并能表述文献的主要内容、起关键作用的词或词组,从关键词的字顺检索系统中检索的途径。

除了上述检索途径之外,还有引文途径、时序途径及利用非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途径。实际检索中,究竟使用哪种途径,需要根据特定课题的实际情况、对检索要求的分析、所选用检索工具的特点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