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该发生的事再也不发生[1]

3月1日首都各报都发表了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这是一篇十分重要的谈话,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全面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号召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够全面发展。

江泽民提到前不久发生的一些不该发生的事。这些事使人感到很痛心,也值得大家反思。虽然是偶发事件,但是却有深刻的根源。教育本来是培养人才的活动,但如果教育方向不正确,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对头,就不仅不能培养人才,而且会摧残人才。当前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升学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实质上是教育供求的矛盾。学生负担过重,主要来自升学压力。如今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社会是由各种人才组成的,同时每个儿童差异性很大,不一定人人都适合上大学,也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不能只是升学一条出路。全社会都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行行都能出状元。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学习社会,学习的机会多得很,没有哪一种学校能够保证一个人一辈子的职业,最重要的是要打好素质教育的基础。

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出以后,今年学生过了一个轻松的寒假。但是许多家长和老师心里却不踏实,总是不放心。这说明思想上还没有扭过来。因此,要想彻底落实《通知》,除了不折不扣地落实《通知》中的各项要求外,还要认真学习江泽民这次谈话,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要使每一个老师认识到,素质教育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健康成长,我们的国家民族能否兴旺发达。使每个家长都认识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仅不会降低质量,而且会学得更好;学习只有靠学生的兴趣和自觉,强迫和压服只会适得其反。

老师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要热爱学生。老师和家长要明白一个道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老师和家长要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纪律法制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然、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也即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了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德,又有文化知识,将来一定能成才。

老师和家长都要研究教育方法。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就批评过两种极端的教育方法。一种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另一种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父母还以为是“听话”,以为是教育的成功,等到放他到外面去,“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这种教育方法至今不是依然存在吗?而且更多了一种溺爱的方法。父母什么也不让孩子做,以致走到外面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能自理,遇到挫折还会走向绝路。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严格要求而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自觉,尊重学生正当的选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后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能做出成绩。

[1] 写于2000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