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我想从教学过程的普遍规律来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学过程有三大任务,这就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观点。这三项任务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第一个任务是传授知识。这就是大纲里讲的,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初步培养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通常说起来,就是以识字为重点,进行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关于识字教学,现在已有两个学派,一是集中识字,二是分散识字。两个学派都有长处,都应该继续试验,同时也可以取各派之长,创造新的学派。
在识字教学中有一个汉语拼音的教学阶段。通常把汉语拼音只作为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拐棍。我认为这是不够的。中国汉字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必须走拉丁化的道路。当然,拉丁化的道路是漫长的,绝不是一年二年、十年八年就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促进这个改革的早日到来。有的同志反对汉字的改革,把它看作中国的“国粹”,以至于引用日本朋友的话“你们要废除汉字,我们还要保存它”,说明中国的“国粹”有被日本人抢去的危险。这种顾虑是完全多余的。日本的文字早已改革,早已是拼音化,汉字不过是作为辅助在文字中运用。中国文字拉丁化以后,汉字可以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绝不会被别人抢了去。这些当然都是以后的事情。目前,我认为应把汉语拼音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来抓,要经常使用它,使它促进普通话的普及,为将来汉语拉丁化铺平道路。
传授知识的任务中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叶老(叶圣陶)曾讲到语文有两个方面,一是语,二是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听、说、读、写就是培养这两个方面的能力。这四种能力同样重要,并且是互相促进的。但是,在小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读和写,对听和说重视不够。有的学校四年级的学生还不会说一句比较完整的句子。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不会说话,不能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就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文字是从语言发展起来的,有了口头语言才有书面文字。不会说话,就不可能会写作。因此,训练学生的听和说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就要从写话开始,逐步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纲中的教学目的只讲到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是不够全面的,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语文教学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通常说:“加强双基,发展能力。”双基就是前面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发展能力实际上指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个能力不是指的一般的技能。现在大家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已经谈得很多了。但是能力指的是什么,应该发展学生哪些能力则众说纷纭。我认为,发展能力应该是指发展学生的脑力和体力。也就是马克思讲的要使人的脑力和体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不是一门课能做到的,要通过各科教学,通过学校的整个工作来充分发展学生的脑力和体力。就语文教学来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察。
(1)感受知识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等。
(2)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能力,包括思维、记忆等。思维又包括比较、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能力。
(3)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实际操作的能力。
以上列举得不一定很全面,但语文教学要从这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智力。过去语文教学中往往只注意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是说,只注意了培养理解力和记忆力,对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注意得很不够。不会观察就不能对课文有深刻的理解,也不可能写出生动的作文。因此,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是学好语文很重要的能力。最近一个时期,人们对观察力的培养较为重视了,但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还注意得不够。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学生重要的心理品质,不仅对语文教学很重要,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很重要。很难设想,一个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将来在工作中会有很大的成就。而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好的活动。
语文教学的第三个任务是使学生形成观点,即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一段时期受“左”的思想的影响,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教材的选择不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而是根据当时政治形势需要。这是完全错误的。语文教学有思想教育的任务,但这个任务的完成不是附加的,而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的。所谓“文以载道”,思想内容是寓于课文之中的,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例如,北京市第八册《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就可以进行“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教育;又如统编教材第五册上《周总理的睡衣》一文告诉学生,革命领袖是如何坚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的,培养学生热爱领袖和向领袖学习的决心。通过课文进行思想教育,又自然,又生动活泼。
语文教学这三个任务是互相促进的,而传授知识是基础。没有语文的知识,发展智力也好,进行思想教育也好,都是空谈。但是传授知识又不能代替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教师还是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采取措施来促进学生的智力的发展和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学生的智力不发展,他对课文就不能理解透彻,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