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斗争日趋尖锐的情况下,学校和教育成为教育学中进步倾向与反动倾向剧烈矛盾冲突的阵地。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成就,对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等一切进步力量为争取教育的民主化、争取所有社会阶层和民族获得教育机会的真正平等所做的斗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其力量的增长,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向。资本主义竭尽全力企图抗拒进步趋势。

在当代世界中,年青一代的教育和教养,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作为决定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因素,其作用正在日益增长。因此教育思想领域中的意识形态斗争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力图使教育观点的形成有利于保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使它们与社会主义教育学相对抗。

资产阶级比较教育学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派别,在教育思想的斗争中起了不小的作用。比较教育学的目的是研究和分析当代世界上的教育现象,对它们进行比较,判明年青一代教育中的主要倾向并确定其今后发展的道路。事实上,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教育研究还有更进一步的目的,即开展“教育攻势”,批判和歪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社会主义的敌人依靠群众性宣传工具不断地和系统地宣传自己的社会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企图开展思想攻势并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青年的思想意识。他们力图把资产阶级教育观点和教育制度模式强加给全世界,宣称它们是最完美的。

但是,深入地比较分析当代世界教育的发展,令人信服的是,马列主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学校的实践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进步教育思想的形成发挥着主导的影响。

这本比较教育学教学参考书主要是为师范学院高年级学生而写的。教育学科的教师在讲授公共课以及进行比较教育学和外国教育学的课堂讨论、专题课和专题讨论时,也可使用。

本书作者希望,这本教学参考书将有助于从马列主义的立场出发,用比较分析教育现象的知识武装学生,扩大未来教师的教育视野,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世界中日益增长的影响的主要方面以及社会主义学校和教育学的根本优越性,成为与异己的意识形态和道德做斗争的坚强战士。

从这个目的出发,作者对自己提出了下列任务。

用简短的历史概要说明比较教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确定它的对象和任务。

阐明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前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

阐述这三类国家教育政策的主要方向和国民教育制度的组织原则。

揭示当代最主要的教育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内容,并指出它们对世界各国教育过程的影响。

揭露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阶级反人民的学校政策和教育理论的反动性。

显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优越性。

阐明教育制度的阶级性,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以及进步力量为当代学校的民主化和现代化所做的斗争。

本书不要求详细分析某个国家的学校和教育的情况。本书只是就学校和教育的主要问题按三类国家,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研究的,同时强调这三类国家解决国民教育问题依赖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这一特点。

作者在说明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基本问题时,仅限于分析同时(1944—1945年)进入社会经济和文化改革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状况和主要趋势。

本书所阐述的材料具有概括的性质。同时,为了解释书中所表达的基本论点,列举了个别国家的具体例子,例子里解决学校和教育的任务具有“传统”性并对每个地区来说最为典型。

作者感谢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教育学教研室比较教育学实验室的同事耶·雅·别佳叶娃、阿·格·鲍勃罗弗斯基、格·阿·瓦西列弗斯卡娅、德·斯·斯克洛弗斯基、耶·克·塔尔希斯,本书参考了他们的一些著作。

本书第一、第三章系副教授姆·阿·索科洛娃所写,第二、第四章系副教授姆·阿·索科洛娃和耶·恩·库兹米娜合写,第五章系副教授耶·恩·库兹米娜所写,第六、第七章系副教授姆·勒·罗季奥诺夫[1]所写。

[1] 本卷出现的各国人名很多,不能一一查对原文,故各国人名均按俄文原文出现的俄文名音译,人名的缩写部分按俄文字母音译。—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