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眼中的我

家长抱怨小学数学太难 广东名师有“幸福数学”独特方法

《广州日报》记者 李立志

“现在的小学数学好难呀,我们都对付不了!”只要孩子上了学,不少家长都会发出这样的抱怨。昨天我们闻悉采访了广东省特级教师小北路小学校长彭娅,彭校长一说起她教了20多年的数学教学就滔滔不绝,她的感受可是一个接一个,就她看来,其实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数学家。作为首批广东省名师工作室——小北路小学彭娅工作室的主持人,彭老师有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上课时倡导“互动、探究、创新”的方法,主张“经验数学”的学习,对于目前广受关注的奥数学习,她几年前就开始了“大众奥数”的实践,深受学生的喜欢。

“再一般的学生都可成为数学家”

“数学哪有那么难,其实人人都可以成为陈景润!”昨日下午,在小北路小学广东省特级教师彭娅名师工作室,彭老师表示,家长过于担心了,只要弄点“小花样”,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就能大大提高。彭老师教数学20多年,对小学数学颇有心得,“小花样”之一,就是用孩子自己的名字给他发现的数学方法命名:人人都当“陈景润”。

“我发明的叫江伯谦法,其实就是用三角板画定高定半径的圆锥体,老师说要做得又快又准确。但其他同学没有发现。”一说起彭老师,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上彭老师的课最轻松了。”彭老师告诉记者,她最喜欢采用学生的名字对学生发现的数学方法进行命名,除了“江伯谦法”,还有“蔡立葳法”等。这些当了“陈景润”的学生,有的成绩并不太好,不过通过这种颇有成就感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发明创造原来就在他们身边,数学原来并不那么神秘,我们也可以做“数学家”。“很多学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数学,被数学本身的学科魅力所吸引,成绩也一直挺好。”

奥数其实在课堂就可以学

让孩子喜欢数学,彭老师的秘密武器之二是“经验”。“其实奥数不能一棒子就打死,奥数的思维方法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是很有启发作用的。”针对目前社会对奥数铺天盖地的批判,彭老师对奥数有她自己独特的看法:彭老师自己就编过奥数培训的教材,不过她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大众奥数”的思想,不专门上奥数课,只是在课本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奥数的思维方法,虽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但就是在课堂教出来的学生,都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成绩非常优秀,真正达到了轻负高质的效果。升入初高中之后大多数学生还担任了数学科代表。

家长看法:佩服,没什么作业照样行

“数学其实是最简单的学科了。”记者采访时,不少学生得意扬扬地对记者说,“其实我并没花多少时间来做题,都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对于学生如此的回答,彭老师还告诉记者一个小小的插曲:“就是蔡立葳他们那班学生,有一次我问他们数学难不难学,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不屑地回答说不难。我当时看到他们脸上那对我毫不在乎的表情,心里还很不服气:哼,你们这帮家伙!要不是我精心研究教材,将难学的知识转化为你们的生活经验,把复杂的思考过程整合后简单化再教给你们,看看你会觉得怎么样?不过我的心里很满足:这不正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吗?”家长们也对彭老师的教法非常佩服,每周至少有一两天不用做家庭作业,作为行政的她也从来不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不过孩子们对数学很感兴趣,数学学得最好”。

彭娅认为,学生获取一种数学结果,远远比不上让他经历这个过程更重要。“要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怎样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就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否有思考,是否经过自己本身积极的研究而发现了数学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是这样,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是幸福而自信的,学习自然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