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己在大学行政岗位已经服务了25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十年,自己的工作可谓是“听领导的”——“按令办事”、“按章办事”;中间的小十年,“看别人的”——“模仿国内的”“学习国外的”;最后的小十年,“反思自己的”——“自己的工作价值所在?”“大学管理的特殊性所在?”前十年,立足于“办事正确”;后十年开始逐步关注“办正确的事”。本书就是自己近十年的所思、所想、所悟的一些体会,战战兢兢地呈现给大家,不求在理论上有多大建树,但求对关心、关注大学发展,特别是在一线从事大学行政工作的同仁们,从中有些启发。
“管理出效益”,这一点在企业界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科学管理是企业驱动的三驾马车之一:资金、技术、管理。在大学又将如何?争议颇大:一方认为,知名大学是管理出来的吗?古典大学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人员,大学也健康地发展了近千年;另一方则认为,大学从倒塌的“象牙塔”步入了社会生产生活的中心,时过境迁,大学需要科学经营与管理,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越发地说明了这一点:各国政府都加紧了对大学的控制和管理。香港科技大学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经典大学几百年的发展路程,这些成功经验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支持第二种观点,大学管理同样也是大学健康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管理的价值就在于创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实现“价值”与“效率”的统一。
在大学,学者们对“管理”一词尤为反感。其一,大学是推崇“自由”的地方;其二,教授就是大学,谁管理谁?谁是管理者?谁又是被管理者?为此,为了避免误解,“大学管理”一词在学界用得比较慎重,相比之下,“大学治理”一词出现的频率大大超过了“管理”一词,当然,二者在内涵上确有一定差异:一般意义上,“治理”主要指结构上的改造,“管理”则更倾向于组织的“经营”“运行”方面,在此不作具体的深究。本书内容涉及比较广泛,除了有治理结构的内容之外,更多关注的是大学内部的“经营”与“运行”问题,更多关注大学运行的特殊性问题,故冒天下之大不韪,起了一个《大学管理的理性》的书名。
毋庸置疑,对大学管理的认识才刚刚起步,还处于研究探索的朦胧时期,很多问题还没搞清楚,例如学科归属问题,“大学管理”属教育学科,管理学科,还是应用学科、实践学科?不管怎样,“大学管理”离不开探究大学的本质,离不开剖析管理的价值,更离不开实践的迫切需求。本书就围绕这条主线展开,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四句话:“理解大学”“认识管理”“理性思考”“实践体验”。
我不是专门搞研究理论的,连管理学具体有多少种理论都不太清晰,但我努力坚守一个原则:从问题出发、从实际出发、从需求出发。本书主要聚焦两个理性问题:
第一,认识理性。大学管理、大学行政,同其他类型的组织机构相比较,有何特殊性?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特殊性?
第二,实践理性。在大学,管理起何作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适应这个特殊的学术组织?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大学的本质特征——大学的“学术”追求,探讨了大学的“三性”——复杂性、发展性、独特性;第二章重点阐述了管理的价值取向——“效率”追求,探讨了管理的“三性”——有效性、规律性、目标性。这两章是本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探讨了大学管理的核心内容——学术管理;大学管理的本质追求“价值”与“效率”的统一。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大学管理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的区别:大学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学术组织,存在着“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二元结构”,由此决定了大学管理的民主性、文化性、多元性、人本性等特征。第五章探讨大学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存在“理想化”与“世俗化”两种不同倾向,诸如,理论脱离实际、行政化、市场化等问题。第六章讨论问题治理的思路:既要避免“理想化”,又要防止“世俗化”;大学既要有自己的“独立性”,又要“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既要“理想”又要“现实”,这就是“适度”原则。第七章是实践经验部分,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校长职业化、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文化、大学质量、行政管理、沟通文化等方面的经验与见解。
整体上,本书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包括第一章理解“大学”与第二章由认识“管理”,这部分内容是研究大学管理问题的基础与前提;第二部分是理性分析,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包括第三章的“大学管理的内涵与追求”、第四章的“大学管理的特殊性”、第五章的“大学管理中的问题”及第六章的“问题治理的思路”;第三部分是实践体验,是对大学管理的一些核心内容,在实践基础上的总结与提炼,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一些名校、名家的实践经验与理论见解,供大家共享。本书体系与逻辑关系如下:
最后,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也为了更好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体会,作者的基本观点概括如下,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相信有很多不妥之处,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大学管理的追求——“价值”与“效率”的统一
●大学管理的原则——“坚守价值,提高效率”
●大学管理的难点——“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统一”
●大学管理的宗旨——“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大学管理的作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准方向,提高效益”
●大学管理的意境——“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大学管理的重心——“激励师生”“营造氛围”“制度建设”
●大学管理的特征——“文化”大于“制度”;“沟通”大于“命令”;“激励”大于“监督”
●大学管理的主要任务——“决策”方向、“控制”过程、“协调”矛盾
●大学管理的任务——对人进行“激励”;对环境进行“营造”;对制度进行“优化”;对矛盾进行“协调”;对过程进行“控制”;对问题进行“治理”;对发展进行“决策”
●大学管理的内涵——大学管理是以“大学文化”建设为重点内容,以“激励”为主要管理手段,以“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为主要目的,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标志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