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长路漫漫:我的无悔选择
“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和我们“教育梦”的提法异曲同工。“乌托邦”也好,“梦想”也好,寄托的都是人类超越现实的努力和趋向真善美的理想。乌托邦和梦想是虚有的,但却是必要的,因为它们是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灵光,照亮文化教育之路的明灯。
是的,教育是一条通向未来、通向理想的道路,我很明智地选择了这条道路,也很感激教育之路选择了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仍将上下而求索。
(一)拿起一支粉笔
1986年,我第二次参加高考。高考的成绩还是不理想,因为作文成绩太低,我的语文只得了68分;还好虽然语文成绩拖了后腿,我的总分还是过了本科线。这件事情也让我在后来的学习中对加德纳多元智能的理论十分认同,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优势智能。
当时,军事院校是我的第一选择。一是因为内心的英雄情怀,再者是父亲曾经的军旅生涯让我对部队大熔炉充满期待,还有就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替父母分忧,但遗憾的是,招考飞行员和军事院校,都因为体重不够而失败了。
师范院校是我的第二选择。因为志愿没有填好,最后,我成了湖南湘潭师范学院物理系的一名专科生。
尽管如此,父母和乡亲都还是那么高兴。毕竟,乡村里走出了大学生。我们那一届常山村小学的学子们,能够考出农门的也仅有两名。记得当时爸爸妈妈兴高采烈地请来了电影队,村民们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看了一场露天电影。
就这样,我离开了家乡。
虽然只是一名专科生,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但正是在湘潭师范学院物理系系统的师范教育过程中,我模模糊糊的职业感觉开始变得清晰起来。出人头地的理想可以凌空高蹈,但职业选择必须脚踏实地,我喜欢自己的专业,慢慢地,我也开始喜欢当老师的感觉。
图1-4 在图书馆博览群书
我依然珍惜学习的机会,很踏实、很勤勉地学习,我的学业依旧出众,我的性格也依旧稳重、自信。物理系的办公室主任谭仲池老师很喜欢我,她给了我很多社会实践的机会。我很快学会了组装电视机以及各种电气设备,也很快拿起粉笔,学会在黑板上有条有理地板书我的学习心得。
1988年7月,我从湖南湘潭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我们这一届毕业生,有三个择优分配的名额,我是其中之一,被择优分配到湖南省黄金公司。公司二次分配,我到湖南沅陵金山中学(原金矿中学)任教,从此拿起了粉笔,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我知道,与其说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毋宁说它是很平凡、很琐碎的一个工种,所以俗话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一路走来,我亲眼见到,也亲身体会了像红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学子,甘于平凡而又琐碎的工作内容但却固守崇高精神境界的好些优秀教师的风范,正是因为他们的关爱、他们的点拨,我模模糊糊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才变得清晰而又坚定,我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我热爱教师工作,不管其工作的内容是如何平凡,我总能从其工作性质的伟大中品咂到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执着情怀。是的,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到什么高度,一个人的精神站在哪里,他的高度就在哪里,他的位置就在哪里,而不管是什么职业。
图1-5 走上物理课讲台
给人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为了胜任我的工作,我必须加倍努力地学习,不仅是大学三年。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我在1994—1997年通过三年函授学习,在湖南教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完成了专升本在职进修。调到广州之后,我又在2001年攻读了广州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研究生班。
为人师表,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想起在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师长们,小学的肖煌老师、初中的张德明老师、高中的戴海南老师、大学的谭仲池老师,正是他们的爱、他们的专业素养、他们的职业精神塑造了我,在我走上教师岗位之前,就建立起一个爱的精神谱系。
(二)坚守三尺讲台
自从走上教师这一职业岗位,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讲台。说实话,在我的心目中,讲台就是我的舞台,讲台总是让我有一种特别的冲动,我想要站上去,想要对孩子们说点什么。在讲台上,我就是无冕之王,是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在湖南沅陵金山中学(原金矿中学),我从1988年7月一直干到1998年3月,从班主任、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到校长办公室主任,再到1996年被提拔为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党支部委员,我在这所学校的讲台上站了10年。
沅陵金山中学是山区大型企业子弟学校,孩子们都很淳朴,师生关系特别融洽。于我而言,这是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环境,但不管在什么环境下,不管在什么位置、什么场合,严格要求自己已经成为我的本能,追求优秀已经成为我的习惯,凭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很扎实的专业功底,我也得到了大家的接纳和认同。
在沅陵金山中学的10年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发现学生各有特点,各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一个教师有足够的爱,有一定的技巧和办法,就可以赢得孩子们的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孩子接受你,喜欢你,甚至崇拜你,就会想方设法完善自己。
图1-6 送学子入读清华园
1998年3月,我调入广州市白云区第六十五中学,再一次从班主任开始干起。2000年,在生源基础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我任教的班级物理平均成绩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普通班的成绩持平,我被提拔为年级组长。
图1-7 亲如手足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时会碰到所谓问题学生,在六十五中就遇到了老师们众口一词认为难教育的一位。这个孩子不仅完全不爱学习,还根本不遵守学校纪律。不是逃学,就是在教室找同学和老师的茬儿,欺负同学,顶撞老师,好几位女教师都被他弄哭过。我大胆地接手了这个班级,琢磨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在班级让每一个孩子都自荐自己的班级管理职位。不出我的意料,这个孩子也填报了志愿,他的意向是当体育委员。我知道每个所谓坏孩子、所谓问题学生心中其实都住着一位渴望被关注、渴望被认可的好孩子。我不顾其他老师的不同意见,委任他担任这一职务。此后,他的表现大变,学习积极性也被很大地调动起来,在学习基础很薄弱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考上了大学专科。这个学生一直和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结婚、生小孩都曾请我出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其实更加重情知义,何不帮助这些孩子们充分发现自己,从自己的优势智能入手找到成长内驱力呢?如何让孩子们发现自我?自荐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甚至管理学校的过程中都经常运用这种方法。
图1-8 云山之下,欢声笑语
2003年8月,我调入广州市白云区的历史名校培英中学,担任副校长、学校党总支委员。
图1-9 和培英中学著名校友苏棉焕先生合影
2007年7月,我开始担任广州市第八十中学校长;2010年7月至今,兼任党支部书记。
新一轮的10多年来,我在完成繁重的校长行政事务之外,一直没有放下过教学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讲台。其间,有7年在高三教学,2009年至今一直带参加省会考学生。除了常规性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之外,我还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基础,推动学校的自主课堂改革,充分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发展潜能,学有所得。
我是校长,但首先是教师。正是基于自己连年担任教学工作的心得和体会,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能的思考,我才确立了学校自主课堂改革的一些主要切入点,那就是:
第一,钻研“导学案”的编写:认真钻研教材,重组教材,及时补充教学资料,深入思考“导学案”编写的要点,真正发挥“导学案”对学生学习的导向作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情况,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以便因材施教;注重探索新教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精神,加强对小组对学、群学的指导和调控,让学生能更有效地接收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二,钻研“自主课堂”的教学:认真钻研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有愉悦的心境;课堂语言简洁明了,重视及时介入,课堂提问创设新情景,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重视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一晃28年过去了,我在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已经度过了半生,我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情结就这样落实在教师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上。这一段时间正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市场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阵地,商业英雄开始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毛泽东、刘少奇对于今天的很多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历史书上的名字。其间,我不是没有其他的职业选择,不是没有其他改变自己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可能,但我从来没有过其他的想法。
有一篇文章写得好: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你童年时,我们讲英雄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要你一定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孩子,你尽管去争取,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不要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不要为某种潮流而放弃自己的信念。物质世界的外表太过复杂,你要懂得如何去拒绝虚荣的**。理想不是实惠的东西,它往往不会带给你尘世的享受。因此你必须习惯无人欣赏你,学会精神享受,学会与他人不同。
我也经常想起古希腊神话中一位著名英雄的故事,他叫阿喀琉斯,在他出生之时,神给他两条人生之路:一条是过着平淡却幸福安详的生活,一生碌碌无为却可以获得长寿,死后很快便被人遗忘;另外一条是投身战斗成为英雄,一生建功立业但却早早死去,死去后人们会永远传颂他的名字。他的母亲海洋女神忒提斯为他选择了前者,把他当成女孩在宫中抚养,这时的他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当他成年以后,阿喀琉斯却宁愿选择浴血奋战光荣死去也不愿苟且偷生,面对人生道路的两种选择,他不顾母亲的劝阻而毅然选择了后者,因而成为一个英雄。
是的,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靠自己的行动来塑造自己,正如哲学家尼采所说:“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这是诗人遇罗克的选择。而在我看来,教师这一职业看似平凡,但却通向未来、通向理想,是最接近英雄的职业。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寒暑——这就是我选择的道路,这就是我热爱的生活。
图1-10 和学生一起成长
附:学生的一封信——愿作传灯人
亲爱的校长爸爸:
您好!
近来还好吗?天气变化无常,您要注意身体,及时添加衣物,不要太劳累了,因为八十中学子需要您。
校长爸爸,我是10届的应届毕业生——马丽仪,现就读于广东白云学院。
校长爸爸,我始终记得您在高考总动员大会时,在升旗台上对我们说过的话,您说过,要我们用心,尽心去考试,去拼搏,去圆自己的梦,其他的不要去理会,倘若家里或生活上遇到麻烦,可以随时去找您,您会尽自己的力量帮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放心学习……这些话我记在心中,不会忘记。您说过,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称呼您为校长爸爸,您支持我们的想法吗,会有什么事都可以找您,这些亲切的话语,大大地影响着我们,因为我们都知道您是个好爸爸,会及时解决我们的困难。所以,校长爸爸,请允许我代表10届的应届生在此衷心地对您说一声:“爸爸,谢谢您,谢谢您对我们的照顾。”
校长爸爸,也许很多人会惊讶我去参加了支点义教的志愿者面试,但这确实是真的,我还进入了第一轮培训和第二轮面试。二轮面试以及一轮培训已于5月14日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圆满结束,结果要等到下个月末才能知晓。经过这次培训,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支教的流程和意义,更加坚定了想当一名支教志愿者的决心,无论结果如何,我无悔。因为我是一名志愿者,我还能在结果未知的情况下,为那些孩子奉献自己薄弱的力量;我无悔,因为那次培训经历已经深深注入我的脑海,成了我不可抹去的宝贵记忆,也让我深切感受到自己是多么幸福,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切勿浪费光阴;我无悔,因为我还能在这次图书募捐活动中扮演好一名支教志愿者,去号召身边的同学以及老师一起来加入这个活动,让这个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校长爸爸,为丰富山区孩子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对课外知识的渴望,我们广东白云学院志愿者团队于2011年5月30日至6月1日在校内开展了以“书起你我,爱传万方”为主题的爱心捐书活动。为了使图书馆募捐活动进行得更顺利,我们志愿者们不断策划着更好的方案。但我们支教的对象是初中生以及一些六年级的孩子,捐书的却都是大学生,所以目前募集到的书不太理想。因此,我希望校长爸爸允许我回母校去宣传和募集图书。让我们秉着“为丰富山区孩子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对课外知识的渴望”的理念,为山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校长爸爸,我知道这会给您带来不便,但为了那些留守儿童,我们对他们的奉献和关爱或许是微不足道,但传承的却是校长爸爸您一贯以来对学生的爱和关怀。校长爸爸,您能采纳我们的意见,给我们提供帮助,也给山区的孩子们提供一份帮助吗?
我会一直努力,尽我有限的力量,去爱护那些可爱的孩子,去满足他们无限的求知欲。
此致
敬礼!
第十届应届毕业生:马丽仪
201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