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存技能:绝境求生,一无所有亦能从头再来!
一、什么是生存技能
请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孩子们必须生存一周,利用自然环境,自己挖坑洞当临时厕所,自己找柴生火做饭,自己动手找食物,连盐也要自己熬制。总之,让孩子离开大人,断绝与外界一切通讯联系,一切生活问题由他们自行解决。如果你的孩子身在其中,你觉得他会怎样?他能适应吗?他能熬过来吗?
事实上,通过一周的艰难生活,不少孩子开始习惯动手劳动,自己管理自己,学会关心他人、与人合作,并变得勤快、聪明,许多孩子认为这是“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周”。这是日本的“无人岛”训练。
你可能还听说过“童军”这个词。1907年,英国陆军中将罗伯特·贝登堡在英国的白浪岛举办了第一次“童军”露营,从此拉开了全球“童军”运动的帷幕。贝登堡以他早期的军事著作为基础,在他的著作《童军警探》中写下了“童军”运动的原则。“童军”运动强调以实际的户外活动作为非正式的教育训练方式,内容包括露营、森林知识、水上活动、徒步旅行等。我把这些统称为“野外生存”训练。
人类首先是自然人,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孩子。寻找水源、辨别食物、取火生火、躲避危险、找到容身之所,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过河蹚水,我们的祖先,生来就知道如何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但今天,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自身却一直在退化。比如,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及其以前的人,基本上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用火柴生火,但今天,很多孩子连火柴的样子都没机会看到了。
与野外生存相对应的,是社会生存。检验社会生存能力的标准很简单,即把孩子扔在陌生的大街,没有钱没有手机甚至没有基本生活物资,他是否能够生存下来?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孩子需要学会在陌生的社会中寻求帮助、交换互利、把自己可以提供的劳动付出转化为物质或者金钱回报、利用已有的资源赚取更大的财富,否则只有饥寒交迫,等待死亡的降临。
在我看来,野外生存和社会生存,是孩子一生中必须掌握的两大生存技能,也是他们一生中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这些经历,能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规则意识与纪律性,磨砺他们的耐力和心智,锻炼他们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让孩子们像“战狼”般勇往直前、坚忍顽强、敢作敢当。有了这些宝贵经历的孩子,将来就算碰到再大的风雨和磨难,就算一无所有,也能用他的勇敢和智慧绝境求生、从头再来。
二、如何锻炼孩子的生存技能
锻炼孩子的生存技能,主要途径无非两种,一是父母亲自陪伴和带领孩子,二是把孩子交给专业机构。专业机构的选择我不做过多展开,最重要的莫过于教练和老师们一定要发自内心爱孩子,其次是他们要拥有正规职业资质与实践经验,至于具体的项目,就看孩子的兴趣了。孩子6岁之后,可以逐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专业机构的项目。
我想多谈谈第一种途径,即父母通过亲自陪伴和带领孩子,锻炼孩子的生存技能。这几年媒体经常曝出个别父母的非常规育儿模式,无论其外表多么风光甚至“有效”,都需要我们全面分析、谨慎借鉴。要知道,同样一个教育目标,用不同的手段去实现,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
如何确保既能适度挑战孩子的极限,又不会过度超出孩子的身心承受范围,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基本原则。每个孩子的特质都不同,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功课是首先要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身心极限在哪里,并且,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一定是循序渐进的。比如雪地裸跑,没有前期的耐寒适应训练,突然把孩子脱光扔进雪地,孩子身体肯定是承受不了的。
女儿登上的人生第一座高山是武当山,那时她还不到3岁,冬天的天气非常阴冷,山里积雪不少,坐缆车上到一定高度后,剩下的路她自己爬了一半,爸爸背了一半。3岁半时,她登上了人生第二座高山——恒山。这次,她从头到尾没有让我们背和抱,只是偶尔在陡峭危险处牵下手。我们午饭后才去登山,孩子毕竟年龄小,走走歇歇,一路攀爬下来,到冲刺主峰天峰岭最后一段长长的缓坡时,已经下午4点多了,深秋山顶的风吹得有点大也挺凉,那段缓坡目测看着挺远,先生当时劝我说算了,怕傍晚气温再降下去孩子会感冒,也担心孩子体力透支爬不动。
考虑到女儿之前已经跟着我们出过好几趟远门,基本上每次都是她自己跟着我们慢慢走,很少让我们抱她,所以我对她这次自己爬上去还是很有信心的。我看她的气色和情绪状态还不错,于是告诉她我们很快就到山顶了,到了山顶她就是冠军,女儿果然“小宇宙”大爆发,在我们的鼓励下一直坚持自己爬到了终点。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面我们再带女儿出去游玩时,走上几千米,或者碰上个小山坡之类的,都已经不在话下。等到女儿满4岁,再去爬山,她就已经能自己一路冲在前面,不带喘气和休息地一口气爬出一大截了,时不时地还自夸一句:“我很擅长爬山!我是爬山专家!”还不忘回头冲落在后面喘气休息的我大喊:“妈妈加油!”爸爸则跟在她背后一边给她录视频一边肯定她:“是的,你很擅长爬山!你是我们家的爬山小专家!”
我的建议是,父母如果想以亲自陪伴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生存技能,在野外生存方面,可以先从户外徒步开始,逐步增加难度,等孩子体力增强和心理适应之后,过渡到露营,再到野外生活几天;社会生存的锻炼,可以先从零花钱的管理起步,建立孩子的财商意识,再通过跳蚤小市场之类,让孩子初试身手,再到街头销售、独自回家、不带钱街头半日或一日生活,等孩子到了青春期,节假日打零工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社会生存体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