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精确性

(一)计划“精、准、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理念,由汪中求先生首次在国内提出。精细化管理要求在工作当中落实责任制,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对工作尽职尽责,将工作做“精”、做“细”,并要求持续改进工作,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确性是对某系统完成其工作性能的衡量。系统精确性管理的理念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幼儿教育的时代要求。系统精确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二)计划“精、准、细”的意义

在幼儿园管理中,我们把精细化管理具体化为“精、准、细”三个层面。幼儿园后勤是一个人员少但任务事项庞大的组织系统。自从后勤融入教育化以来,就要求其在兼顾服务的同时,考虑到后勤部门的运行效率问题,以及和前勤一线教学配合的问题。同时,面临着后勤工作人员有限、资源有限与师幼、家长要求越来越高的矛盾,后勤需要引进精细化管理理论,这样可为早日迈向科学化管理奠定基础。

首先,幼儿园后勤实施精、准、细管理,有助于提高后勤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效力,对有限资源进行精细管理,为打造优质服务后勤奠定基础。

其次,精、准、细管理倡导的全员管理,有助于增强后勤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对于增强员工的自身学习意愿、提高员工素质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幼儿园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就是提供保障性服务,而保障性服务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基础与保障。由于幼儿园后勤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只有精、准、细的管理计划才能够使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幼儿的安全和利益得到保障,教职工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最后,精、准、细管理要求落实责任制,要求每一个员工对工作尽职尽责,而对工作尽职尽责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应该具有的姿态。同时,精、准、细管理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打造优质、高效幼儿园后勤创造条件。

(三)计划“精、准、细”的实施

在园所中,后勤工作要做到管理精确性,保证制度上墙,规范上墙。这其中包括后勤各项工作规范、食堂卫生制度、出勤制度、保安制度、餐具清洁消毒制度、安全检查制度、食堂仪器设备使用制度、安全保卫制度、健康检查制度、幼儿园绿植管理制度、幼儿园新风系统使用制度……保证操作上墙,要明确进行各项工作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操作步骤。通过这些做法做到明确制度,让每个人做到制度心知肚明,以达到系统精确性。其实,只是单单做到上墙是远远不够的,那只是外显的形式,重要的还是要做到制度上心、规范上心。

首先,重新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幼儿园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认同理解制度,组织相关后勤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讨论,明确每一环节、每一流程的规范要点,再把每一个要求具体地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最后,加强后勤工作人员师德规范教育,培养“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精神。

细化后勤内部管理,加强后勤各岗位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可为幼儿园后勤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为后勤服务工作提供操作标准与工作规范,使后勤管理有章可循,后勤工作人员有标准可依。只有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使后勤服务工作处处以人为本,才能为幼儿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后勤保障的创新之路。

案例 幼儿园的“新朋友”

最近,正是北京雾霾较为严重的时期,幼儿园也因为天气问题为每个班配备了新风系统。安装新风系统的师傅认真、仔细地在每个班级进行安装和检修,但装完后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班里的刘老师很疑惑,心想:“这东西我都没见过,是干什么使的?怎么用呢?”她带着这个疑问找到了园中的一个后勤工作人员,询问她:“你知道咱们新安装的新风系统什么时候开?怎么开吗?”

后勤工作人员详细告诉了刘老师使用的方法、时间以及注意事项。例如,雾霾天的时候可以打开新风系统,这时室内的窗户要关严实,刚开始开的时候要增大风速,一个小时之后,让风速变为自动或者静音,当活动室没有人的时候必须要关闭,等等。正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隔壁班级的老师也来了。两位老师认真听后勤工作人员讲述,并用笔记录下来。

一线老师由于没有见过新风系统,所以对其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等都不了解。可见,园所的设备虽然已经更新了,但具体使用人员对新系统、新操作还不熟悉。老师们对设备的使用情况不熟悉,也使得班级的孩子们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后勤设备设施与使用之间出现了脱节。如何以更好的方式让所有使用的老师明白此新风统如何操作,同时爱护和维护新风系统呢?

可以将使用方法具体化,落实到纸张上,粘贴于设备的显眼位置,保证班级中每一位使用者都明白。

在此案例中,幼儿园发现问题后,能够迅速地找好相应对策,并进行整改,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让管理更加精确化,让幼儿园的工作能进展得更加顺利。